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4,(4):79-80
部际联席会议五项工作制度颁布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迈向“五化” 近日,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和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签发《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等五项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2.
《天津航海》2015,(1):9
<正>2014年2月12日,全国推进海上搜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何建中要求,全国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和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精神,着力推进海上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着力提升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和装备水平,着力完善海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和协调  相似文献   

3.
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建设“海洋强国”、“美丽中国”,这为新时期海上应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艳玲  米伟  侯丽娜 《中国海事》2014,(9):F0003-F0003
8月26日,“2014年天津市海上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演习”成功举行。该演习是天津市开展的规模最太的一次海上搜救演习,由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东疆海上搜救分中心承办,参演单位达14家。演习包括客船应急疏散、海空联合搜救、伤员转运和应急医疗救助、船舶消防、溢油应急处置和应急堵漏6个科目。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18日,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召集人、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主任徐祖远作工作报告,来自国务院应急办、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26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代表出席该会议。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国海事》2014,(10):71-73
《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课题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9月12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课题专家评审会,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和来自环境保护部、中海石油环保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审阅了课题研究报告及预案送审稿。专家组认为课题报告内容全面,研究成果达到了科研项目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我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水平意义重大,将是我国完善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科学化、指挥专业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应急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9年12月18日,2019年钦州市海上搜救、消防及溢油应急处置综合演习在钦州港进行。  相似文献   

8.
汤旭东  王磊 《中国海事》2013,(1):81-F0003
2012年12月20日,山东海事局海上巡查执法支队在青岛前海水域举行2012年度船艇综合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主要设置了伤员转移、海上搜救、海上消防、海上溢油处置、编队检阅等5个科目。包括“海巡1111轮和北方海区第一艘溢油应急回收特种船“海特071”轮在内的6艘海事巡航执法船艇、近90人参加了演练。  相似文献   

9.
赵晨 《中国海事》2014,(3):13-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实施海洋战略以来,原有的海上搜救机制与日益增长的海洋活动已不相适应。2004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交通工作时指示:完善海上搜救体制改革。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原交通部(现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工作,并明确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重大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行动,指导地方搜救工作;形成了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协调、指挥的“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海上搜救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共接报、处置水上险情2177起,组织、协调船艇8600艘次、飞机402架次参加海上搜救行动,成功搜救海上遇险船舶1721艘、人员18712人,搜救成功率达96.7%。”在2012年1月10日举行的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爱平说,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切实履行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职责,实现了海上搜救工作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1.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0):13-14
9月26日上午,代号为"海救一号"的联合搜救演习在青岛附近黄海海面成功举行.由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和交通部山东海事局担纲承办的海上搜救演习,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是对我国海上联合搜救的应急反应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救援清污能力等的一次实战考验,是对中国海域内遇险船员和失事船只实施海空营救的新探索;标志着我国军地海上搜救迈出了新的一步,为完善海上军地联合搜救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搜救协调值班员的角度出发,根据海上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的思想体会,粗浅地分析探讨搜救协调值班员最初在信息收集、评估、传递及应对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个人的工作建议,目的在于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快速、有序、正确地对海上突发险情采取行动,为海上搜救争取非常宝贵的一分一秒,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水域污染,提高搜救值班员的海上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完成海上搜救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5,(10):31-39
从发达国家海上搜救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在一个成熟的海上搜救体系中,民间海上搜救力量是不可替代的。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是民间海上搜救力量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对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主体性质、内部体系与外部关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借鉴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的优势,对完善中国海上搜救志愿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飞速发展,海上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为提高海事部门海上应急处置实战水平,进一步检验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能力,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6月25日,"2015年河北省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演习"在河北省北戴河海域举行。多方参与海空共筑安全防线9时,随着演习总指挥、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河北海事局局长翟久刚的一声令下,"2015年河北省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演习"正式开始。"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海巡04306’报告,‘海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20,(3):6-6
海上搜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海上救助女神“妈祖”的传说到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上搜寻,再到如今“马航MH370”“桑吉”轮搜救,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1989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30余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秉承“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搜救精神,在海上搜救过程中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以最满意的搜救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本刊将从海上应急体系建设、搜救文化理念塑造、搜救成功案例盘点、国际搜救合作交流等多种角度,展现中国海上搜救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16.
寒星 《中国船检》2008,(9):52-52
9月2日上午.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共同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的2008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青岛团岛附近水域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行国际性海上溢油应急反应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交通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研究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应急反应工作。为加强我国海上应急工作,增进各相关部、委、局间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提高我国海上搜救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促进海上搜救工作,2005年1  相似文献   

18.
9月2日上午,2008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NOWPAP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在青岛举行,演习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演习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韩国海洋警察厅协办,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国际性海上搜救溢油应急反应联合演习,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共同保护海洋环境”主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军民共同担任演习总指挥,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担任演习常务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9.
曲建华  李华僧 《天津航海》2001,1(2):34-35,40
从1974年我国成立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1988年改为中国海上搜求中心)至今,20多年时间里,我国海上搜救工作在国家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克服了起步晚、力量薄弱、装备设施落后的困难,调动了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救助海难事件中的人员生命和财产,为减少国家和集体的经济损失,保持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赵远哲  李鑫 《中国海事》2011,(11):63-63
10月10日,由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泉州市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厦门市海上搜救中心和莆田市海上搜救中心协办,以"防治船舶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为主题的"福建2011海上溢油应急演习"在湄洲湾成功举行。此次是福建省有史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海上溢油应急演习。演习模拟一艘万吨级油船出港时与进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