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公告》解读《公告》发布背景《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赋予了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内水路运输市场宏观调控的职责。为促进国内水路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部自2011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沿海省际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原油船、成品油船运输市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暂停了新增经营主体,对不同领域的新增船舶运力实  相似文献   

2.
胡要武 《中国水运》2001,(12):22-22
1.目前,水路运输市场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其《条例》和《安徽省水路运输管理条例》。但是,在诸多条例中,涉及旅游运输市场管理条文、规定不多,因此,从大的方面说,行使水路旅游运输管理还缺乏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也是迫于这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6月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国内水路运输审批下放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江河、湖泊及其他通航水域水路运输审批"(简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国内水路运输审批")下放至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通知》要求,各级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应按照重新发布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规定》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国内水路运输审批工作。自《通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07,(1):84-85
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实施对水路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经营资质管理规定.维护水运市场秩序.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利益.巩固近年来整顿和规范航运市场的成果,规范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经研究.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至4月30日.在全国集中开展2007年度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水路运输服务业核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地区的水路运输行业发展很快.截止2002年6月,广州地区水路运输企业共217家,运输船舶3753艘、519151千瓦、84852载重吨.由于水路运输的市场管理跟不上发展的要求,一段时期出现了水运市场的不规范竞争及个别"三无"船舶违章经营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企业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其间最为活跃因素是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依赖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经营管理中,战略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经营战略的失误很可能使企业伤筋动骨甚至被市场淘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繁荣与衰败、取胜与出局,更换交替,不断轮回,战略是主宰企业发展重要决定因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水运文献信息》2007,(5):21-21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对于庞大的欧洲市场而言,消除商品在欧洲市场的流通障碍,建立动态、立体化的物流战略,是成功经营欧洲市场的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内信息     
政策与法规交通运输部下发贯彻实施《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的通知6月23日,交通运输部下发贯彻实施《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该规定的主要内容;依法行政,严格国内水路运输市场准入管理;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经营资质动态监管;严格管理,进一步规范委托经营船舶和企业的行为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史亚妮 《中国水运》2006,4(11):163-164
尽管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不充分竞争仍应是引导商品和资本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流动的主动因.国际企业在国际经营中,如何面对海外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寻求市场机会,以尽可能少的风险、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其首要问题是选择正确的目标市场.本文以波导公司为例,阐述了其海外目标市场选择和进入策略,并从中得出对我国消费类电子企业的国际市场选择和市场进入策略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顾强 《中国水运》2001,(11):16-17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把握企业集团发展的全局和方向。而多元化经营则是分散风险、企业增值的较佳选择。多元化是一种涉足多产业的成长,体现为企业经营结构的发展变化。美国最早研究多元化的学者戈特指出,多元化是指企业产品的市场异质性增加,不同于同一产品的细微差别化。笔者赞同多元化是指企业同时生产和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当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地区市场上扩展的机会以及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减少时,企业战略的进一步选择则可能是利用多元化发展来扩大企业经营业务的种类,这是多种动力因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交通与物流     
国内水路运输业及服务业接受检查 2006年1月1日至4月30日,交通部在全国集中开展国内水路运输业及其服务业核查工作,以实施对水路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管。己取得国内水路运输业和水路运输服务业经营资格的经营人及其所经营的运输船舶均在核查之列。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核经营人在一年度遵守国家水路运输法律、法规及交通主管部门的规章、规定情况,  相似文献   

12.
视界     
《中国远洋航务》2012,(11):16-17
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同家鼓励和保护水路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禁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运用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水路运输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13.
长江是流经多省的河流,为使长江的水路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长江干线必须执行国务院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水路运输法规和规章。国务院和交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从事水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服务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交通部发布的水路运输规章。”为了使各航运企业和港埠企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运输市场环境,长江流域只能执行一个统一的标准法规和规章。但从目前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达到这样的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全国性的水路运输法规和规章,一般…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月22日,经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正式公布。条例分为总则、水路运输经营者、水路运输经营活动、水路运输辅助业务、法律责任、附则6章。旨在规范同内水路运输经营行为,维护国内水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国内水路运输安全,促进国内水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一、内河航运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政策及其存在问题 有关内河航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船舶运力额度管理方法》和《老旧船舶管理规定》,这三个政策对加强水路运输管理,维护水路运输秩序,提高船舶技术水平,促进水路运输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我国内河航运市场的规模与结构、运输组织方式、运价形成机制等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水路运输市场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水运市场出现了许多新…  相似文献   

16.
交通与物流     
《中国海事》2008,(9):72-73
水路运输许可证明年1月1日开始换发 日前,交通运输部决定对即将到期的旧水路运输许可证统一换发新证换证工作将结合2009年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年度核查工作进行,换证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至4月30日此次换证对象是经交通主管部门批;住,取得的《水路运输许可证》有效期至2008年10月31日的水路运输经营者(舍企业、个体经营户)、换发的新证有效期统一为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湖州市内河水运市场调查通过实地走访重点水运企业、年吞吐量20万吨以上的港口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摸清湖州航区水路运输主要货种流量流向及市场动态走势。通过数据和信息采集分析,全面掌握辖区内主要港口企业2020年生产实绩及2021年生产经营计划和主要货种、流量流向、运输航线、业务辐射等情况,并针对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涂建军 《珠江水运》2011,(24):46-48
本文基于水路运输行业监管中的诚信管理问题,从行业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市场三个层面对加强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状况,分析了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推进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诚信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桂林市交通局航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有关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和国内船舶管理业规定,加大力度整顿桂林市水路运输市场秩序,从旅游客船的资质、乡镇船舶和民用运输船舶修造业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整顿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去年,桂林市整顿和组建申请资质评估的水运企业共有37家,通过资质评估的达标企业27家、196……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水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内河水运市场船舶异地经营监管,阐述船舶异地经营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船舶异地经营监管的措施和建议:实行船舶异地经营备案制度,建立委托船舶管理制度,落实违法抄告制度,建立公众举报制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网上办公系统,开放船舶管理系统,船舶安装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开通内河水上交通联播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