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高铁开通运营对区域交通运输格局的影响,通过引入通道效用放大因子a,构建高铁运输通道多式分担率改进Logit模型,对旅客出行运输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求解昆明—南宁、昆明—上海、昆明—玉溪3条高铁开通前后多式分担率并进行对比分析,为多式协调发展提供对策。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就云南省而言,高铁开通后宜形成"铁路串联,公路扩展,空水外联"运输格局,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向"省内公路为主,跨省铁、空为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分担率可用于判断地区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首先,建立运输方式选择中考虑的影响因素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其次,基于经济学中效用值与效用函数理论,确定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对效用值,进而根据指标权重和相对效用值确定不同运输方式的效用函数值。再次,采用Influ-Logit模型对地区理想状态下的货运量分担率进行预测,同时根据实际数据确定实际货运量分担率,进而求出货运需求满足率。最后,结合《四川统计年鉴—2015》中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数据,运用上述方法计算该省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的货运量分担率,结果依次为21.75%,33.56%,23.39%,23.81%,对应的货运需求满足率分别为20.87%,268.56%,22.66%,0.13%,可知四川省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分配不合理,仍有较大的改善与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各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分担率可用于判断地区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首先,建立运输方式选择中考虑的影响因素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其次,基 于经济学中效用值与效用函数理论,确定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对效用值,进而根据指标权重和相对效用值确定不同运输方式的效用函数值。再次,采用Influ-Logit 模型对地区理想状态下的货运量分担率进行预测,同时根据实际数据确定实际货运量分担率,进而求出货运需求满足率。最后,结合《四川统计年鉴—2015》中交通运输行业相关数据,运用上述方法计算该省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运输的货运量分担率,结果依次为21.75%, 33.56%, 23.39%, 23.81%,对应的货运需求满足率分别为20.87%, 268.56%, 22.66%, 0.13%,可知四川省运输结构与运输资源分配不合理,仍有 较大的改善与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Logit模型效用函数的准确性、适时性和适用性,增加了Logit模型的衡量指标,充分考虑新指标对总效用的影响,重新定义了效用函数.运用改进后的Logit模型,以成渝城际铁路全长352 km的东线方案实施并通车为背景,在成渝城际铁路实施公交化运营、公路运输进一步缩短旅行时间的新一轮公铁竞争中,估算出铁路、公路和民航的分担率.预测结果显示,铁路客流分担率仍能上升11%,从而达到87.8%,在未来成渝客运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而公路的份额将减少至10.7%.通过分析构建的效用函数中各个因素变化的灵敏度,作者提出建议:为了提高成渝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最关键的因素是提高购票成功率和增加旅行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珠通道内广珠城轨和公路客运的竞争和合作关系,通过对广珠通道旅客进行SP和RP调查,分析广珠通道旅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特征。运用非集计二项Logit模型构建广珠通道内城轨和公路客运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按照加法规则,从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服务质量、快捷性和方便性6个方面构建效用函数。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2014年两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分别为50.46%和49.54%,结果显示广珠城轨的开通运营对公路客运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直接抢走了公路客运50%的客流量。最后,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公路客运企业的应对措施的效果,预测2015年两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分别为47.7%和52.3%,结果显示面对广珠城轨的冲击和竞争,公路客运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兰-武运输通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科学地分析预测该运输通道的客流分担率,对于确定项目投资规模,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十分必要.基于兰-武城际铁路前期研究成果和旅客出行意愿调查,选取影响旅客出行方式的5个主要因素,采用Logit模型,建立其广义费用函数,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确定模型参数,分析各运输方式的客流分担率.研究结果显示,建成后的兰-武城际客运专线将吸引大量客流,使铁路客流分担率增加16.5%,最后提出了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物运输时间会影响物流交付、列车调度等,准确的铁路货物运输时间预测是合理制定运输组织方案的关键.货物列车的运营受很多复杂因素的耦合影响,而既有研究普遍缺乏对各因素特征交互的深入探索,为了探索铁路货物运输时间预测新的特征融合机制、提高整体预测效果,本文创新性地将智能推荐算法领域的xDeepFM算法引入货运时间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沪宁城市群为例,对城市间旅客运输需求总量、空间分布和运输方式的市场分担率进行研究和预测。文章着重分析影响城市间旅客需求的因素、旅客时间价值和出行广义费用的确定、空间分布模型参数标定和检验及各运输方式市场分担率预测等问题,并且认为高速度、高密度、大容量的铁路旅客运输是城市问(特别是大城市间)旅客运输市场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9.
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以提高铁路客运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经营效益为目标,从客流属性特征出发,对竞争条件下旅客运输需求进行分析,引入匹配因子和分担率的概念,以距离和旅客收入结构为交叉因素对分担率进行预测,构建了适应我国铁路客运需求预测理论体系,并以京广线为例对高速铁路在竞争条件下的客运需求量进行了合理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铁路车站开通初期客流预测缺乏数据支撑,以及估计不同交通方式成本来计算客流转移量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的问题。【方法】以新开通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为例,考虑该线与既有高速及城际铁路的线位关系,基于城际出行链,依托旅客出行行为调查对区域内可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的城际出行效用进行定量计算,采用Multinominal Logit(MNL)模型,区分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结合客流分配现状对效用变量系数进行标定,据此预测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开通后发往南京、上海枢纽的客流量,同时结合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演计算发往沿线其他站点的客流。【结果】结果表明,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的开通可以有效吸引江阴地区原本选择既有铁路、公路去往南京、上海的客流以及选择公路去往南沿江城际铁路沿线其他城市的客流。【结论】因此,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开通能有效缓解辐射范围内既有铁路、公路的运输压力,客流预测结果还将支撑站点运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城际铁路客流预测是进行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项工作的基础,而客流分担率的预测则是城际铁路客流预测四个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修正模型,并对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基础数据、预测步骤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公路货运系统进行了综合、动态的分析,在具体分析公路货物运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道路运输需求及供给的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进行公路货运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快捷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带来碳排放的激增,运输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是交通运输领域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分析快捷货物各运输方式间的竞争关系及临界运距,基于Logit模型构建包含经济性、时效性、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及绿色性等服务属性的市场分担率模型,基于分担率模型构建各运输方式间临界运距-高铁时速关系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模型。实例结果表明:250 km·h-1时速下,高铁快运的绝对优势运距范围为700~1500 km,优势运输时间为2.8~6.0 h,考虑碳排放因素时,600 km及以上运距均为高铁快运的绝对优势运距区间,优势运输时间为2.4 h及以上;碳排放权重系数每增加0.1,高铁较公路的绝对优势运距区间左边界会扩大100 km;200,250,300,350 km·h-1这4种时速下,250 km·h-1的公路-高铁临界运距提升率最大,较200 km·h-1提升50%;当航空快运碳排放因子降低1/2时,其优势运距范围左边界会扩展23%。  相似文献   

14.
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特点综合考虑运输径路选择过程中涉及的费用、事故风险、事故产生灾害、事故后补救能力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径路选择问题.重点探讨了指标体系的建立,隶属度函数,权重的确定,并结合具体实例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实际验证的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方法较为实用,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径路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蒙华重载煤运铁路是"十二五"建设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为其设计合适的运输组织模式对其开通后的生产运营及运输组织理论的实践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SWOT分析蒙华铁路实施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可行性,总结出新型运输组织模式的设计原则,并从运到时限的角度阐述了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应解决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当前存在的货物运到时限难以确定、营销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这两个问题。继而从建立集疏运一体化的货运流程和客户服务中心两个方面,探讨了适合蒙华铁路的基于运到时限的货物运输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考虑铁路运输规模折扣的集装箱公路直运与经陆港公铁联运的均衡定价问题,选用包含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碳排放成本的集装箱公路直运与公-铁联运广义费用函数,构建上层以承运人利润最大化,下层以托运人广义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结合算例采用基于灵敏度的启发式算法求解,并对托运人效用敏感权重系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研究发现:公路和多式联运的价格博弈会促使双方运价下降;铁路运输规模折扣可以使多式联运通过降低运价提高货运分担率和利润,减少广义运输费用和碳排放;20%的铁路运输折扣可以使多式联运分担率从 29.44%增长至 45.37%,利润增加 14.20%,使所有集装箱运输广义费用下降 2.71%,碳排放减少16.70%;铁路直达海港可以使经陆港多式联运的货物分担率上升13.82%,利润上升33.27%,使所有集装箱运输广义费用下降4.24%,碳排放减少14.16%;托运人运输服务偏好会影响陆港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种运输方式的干线公路客流预测方法;通过引入基于“人次”的标准客运单元和“点-线”的枢纽节点转化方法,将公路、铁路、航空以及水运等不同运输方式子网络进行融合,构建了可体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关系的综合交通网络模型;考虑出行经济费用、出行时间、最大出行恢复时间、舒适度等因素,构建了综合交通网络下不同运输方式的阻抗模型;利用额定载客数和单位时间发车次数等参数,实现了综合交通网络下不同运输方式路段最大容量的标定;基于标准客运单元和综合交通网络模型提出了考虑综合交通阻抗的客流分布预测模型,实现了考虑其他运输方式影响的干线公路客流预测,并以黑龙江省哈大绥齐地区为例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与2019年的实际观测值相比,在无伴行线路时基于综合交通网络的干线公路客流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平均误差为5.47%,略低于传统四阶段法的6.14%,但在有伴行线路时该方法平均误差为4.58%,远小于传统四阶段法的11.89%;相比传统四阶段法,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综合交通网络结构变化后转移客流对干线公路客流量的影响;相比新增水运线路,新增高速铁路或普通铁路伴行线路对干线公路客流影响更大,更能促使公路客流向铁路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运输结构变化对铁路货运供给的影响、铁路货运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货运供需关系。总结以往铁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特点,把铁路货物运输需求量按供给关系分成供小于求和供需平衡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相应预测函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主要特点,结合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对运输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并根据上诉评价方法给出建立一套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质量自动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对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运输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初期客流形成不稳定的问题,充分考虑受运输条件限制的潜在需求,基于运输方式的经济性和运输阻抗,构建多元Logit模型预测通道内转移客流量,通过对比客运专线开通前后客运服务提升率对诱增客运量进行预测。以新建成的成绵乐客运专线为例,分别对其趋势客运量、转移客运量、诱增客运量运营初期预测,得到2017年和2020年通道总客运量,为铁路客运专线系统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