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岭隧道洞口仰坡施工要在地质资料准确的前提下按分台阶程序施工,避免大刷大挖,保持边坡稳定,利于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玉屏段黄板桥1号隧道洞口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洞口山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洞口削坡对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说明了此种情况下隧道洞门结构的设计原则、采取锚固桩及圬工防护的必要性、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强调了洞口截排水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3.
山区隧道洞口段常处于偏压、岩堆、浅埋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地段,以往不良地质的洞口段施工,从施工准备到洞口段建成,常需3-6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不到位,以致造成洞口段坍方,进洞困难,以浙江省50省道龙丽线沐尘隧道为实例,对典型的不良地质洞口的进洞和洞口段的施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徽杭高速公路在隧道施工中发生了滑坡,认真总结治理这一地质病害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对地质病害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隧道进洞口围岩稳定性问题和施工工法的选择,对于浅埋式隧道在偏压条件下采用了有限元方法,在中隔墙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法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基于赤竹坪隧道,采用ABAQUS建模分析了施工方法对围岩和知乎结构在应力和应变两个方面。其结果发现,在洞口近端选择中隔墙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施工作业能够使得隧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隧道施工结束后,中隔墙法对拱顶和地表具有较好的控制表现,而双侧壁导坑法在拱腰处的表现更好。综合来看,中隔墙法造价更为低廉,生产效率更高。中隔墙法支护所承受的荷载主要集中在左拱肩和拱顶,双侧壁导坑法支护所承受的荷载主要集中在左右拱肩。在隧道入口处掘进步距不易过大,应选用不超过2 m的步距进行掘进。  相似文献   

6.
隧道是建筑施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施工类型。因为大部分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都是比较恶劣的,所以工程的难度大,并且由于施工地质环境和地势环境的影响,增添了施工的难度,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公道隧道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确保人们出行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洞口施工作为公路隧道中的关键环节,其对于施工技术具有很好的要求。本文就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簸箕岭隧道施工为背景,着重阐述了采用浅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超前管棚支护、单侧壁导坑开挖等施工技术进行小净距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对控制浅埋偏压隧道洞口地表及拱顶下沉、山体偏压对隧道造成的偏移等效果十分显著,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碎石弃渣地段隧道的多种进洞处理措施,为类似情况的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隧道洞口一般地质复杂,易发生大变形、塌方等事件,基于补偿机制,提出了非明显滑坡的复杂地质情况下,隧道洞口开挖掉的土体作用力,可采用抗滑桩的形式预先补偿给山体,避免隧道施工对复杂山体的影响,减少灾害发生和大规模处置费用。研究及应用表明隧道洞口预加固桩对于降低工程造价,避免施工风险作用明显,是动态设计理念在工程中的新体现。  相似文献   

11.
隧道洞口顶环向截水沟是隧道工程系统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事实上洞顶截水沟对洞口仰坡和洞周围岩的稳定性都有重要的影响,针对洞顶截水沟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大量现场调查,总结了截水沟修筑设置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并就截水沟设置存在的利弊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有益结论,以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小南寨隧道施工坍方前的预防及坍方后的治理为例,介绍了隧道施工滑坍的预防及治理方法,着重阐述了洞外使用减载、锚杆锚固等抑制措施,洞内使用钢拱架、锚杆、挂网喷混凝土、注浆等加强措施,成功地治理了隧道的滑坍。  相似文献   

13.
隧道洞口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为了提高人们出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公路建设的里程不断扩大,这对公路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隧道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对隧道洞口进行施工,维护隧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133-134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工程部分,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高速公路整体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影响。实际工程往往会遭遇一些跨度大、围岩软弱的隧道洞口,其施工方案与技术的合理运用非常重要。探讨了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的工程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口的建设在公路隧道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根据隧道口施工的原则,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优的施工方案,从而对公路隧道口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山岭重丘区隧道洞口段存在偏压严重现象,需大范围开挖进洞,存在施工安全性差、环境破坏大等问题.利用重力式混凝土偏压挡墙,通过明暗交界段套拱的施作,平衡隧道的单侧偏压力,做到隧道开挖安全进洞.由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黄衢南高速公路蕉坞隧道及83省道兰田张隧道,施工中对明暗交界段采取明洞暗挖技术,阐述了偏压状态下隧道明洞暗挖技术原理和技术流程,该技术既确保了隧道的安全施工,又节约了公路建设用地,避免了高边坡开挖,极大地保护了周边原生态环境,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洞口是公路隧道十分关键而又较为薄弱的部位,要保证其正常运营,完善的设计、严格的施工和精心的管养三者缺一不可。当出现病害时也不必惊慌,要认真分析原因,正确判断因果关系,从而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应结合施工工期、施工难度、总体造价、施工安全、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等问题全面考虑,进一步优化,使工程方案达到综合最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67-168
通过介绍洞口不良地质段施工措施与注意事项,对隧道坍塌的预防与整治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施工经验,为相似工程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所以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升隧道洞口围岩的自稳能力。以浅埋公路隧道洞口段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以不断提升浅埋段公路隧道洞口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高原修筑高速公路,桥隧比例很高,有些项目的桥隧比甚至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在隧道工程中涉及的技术、工序等非常复杂。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是多种多样的,构筑地下结构的施工技术也是多种多样的.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工作面小,且工序集中.工序复杂.施工及监理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然而.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