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损事故原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损事故与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之间的关联矩阵,并以我国某港口水域的海损事故为例,进行了初步的事故原因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序分析方法,建立海损事故类型与导致海损事故原因之间的灰色关联矩阵分析方法。并以1983~1992年10年间加拿大海域中发生的海损事故为例,进行了海损事故类型与事故原因的灰色关联矩阵分析。  相似文献   

3.
港口环境资源的生态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关于港口环境资源生态性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运用AHP和灰色聚类方法,并根据港口生态资源理论,建立起由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和生态资源等指标体系构建的港口环境资源生态性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通过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评价指标的信息,科学合理地综合评价港口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状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白伟辉 《中国水运》2010,(12):45-47
文中根据厦门市的近几年的港口经济统计报告数据,通过灰色系统和回归分析方法来综合预测厦门港口物流的吞吐量,在预测数据基础上来制定厦门港口物流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5.
王晓娟  盛萍 《世界海运》2010,33(6):62-65
摒弃了以往对每起事故只考虑一个致因因素的做法,综合考虑影响事故发生的所有致因因素。以山东海域近5年发生的渔商船碰撞事故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主要致因因素,然后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该类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濑户内海地区港口和城市发展对日本经济发展作用巨大,是港城协调发展的典型,值得关注和研究。为探究该地区港口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以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表示地区港口发展状况,以从业人数和产业总产值表示地区产业发展状况,首先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县港口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发展对策,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港口与产业发展提供借鉴。然后,建立兼顾均衡性与功能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影响濑户内海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港口指标为港口吞吐量。最后,将其与其它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与现实更吻合,能够更准确地对整个濑户内海地区的港口与产业发展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港口起重作业大量事故案例原因分析,绘制了港口起重作业事故树。对港口装卸事故造成的原因重要度采用了层次重要度(AHP)分析法,将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果模型。求解基本事件及最小径集层次重要度过程中,采用了改进层次分析法,一次得到所求层次重要度,省略了一般层次分析法所要求的一致性检验,从而减少判断矩阵调整的盲目性。同时采用层次重要度法排列港口起重事故中基本事件及最小割(径)集重要性顺序,为事故控制方案的选择及制定安全检查表提供较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灰色系统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探讨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水上事故原因分析的具体方法,利用泉州港历年来水上事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各种因素在事故原因中所占的比重,并针对结论提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建立了港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设计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评价指标的信息,综合评价值不仅能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还具有横向比较多个评价对象能力的作用。该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对科学合理地评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港口吞吐量预测是港口规划的基础,在确定港口发展方向、投资规模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港口吞吐量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结合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尝试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之一——并联型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港口吞吐量预测。用实际算例证明了该方法在港口吞吐量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灰色聚类评价理论应用于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评价系统,建立了港口设施保安工作的评价体系及定量评价模型。在灰色聚类综合评价过程中借助于AHP层次分析法进一步提高了分析评价的准确性,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并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这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践行江海联运发展的政策要求,聚焦长江干线集装箱转运优化,界定江海联运内涵,厘清需求导向,找准供给矛盾,系统梳理关键港口集疏运现状。基于多层次灰色模糊理论开展模糊综合评价,从竞争侧与合作侧的相向视角开展港口竞合模式研究,分析港口的内部优劣与外部归属,综合判别港口分级的最佳聚类方案。确立江海枢纽港、干线集并港、地区集并港和腹地喂给港的发展格局。对促进水运提质增效和港口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对江海联运相关政策出台具有决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同时通过多维灰色GM(1, N)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得出重庆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整体上协调,有一定的发展能力,但是两者之间同时存在某些不协同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进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文章通过分析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和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构建了灰色神经网络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发挥了灰色模型所需初始数据少和 BP 神经网络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特点。以实际数值作为初始数据,各种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为组合预测结果。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比较理想,优于单一预测模型,因此,该模型用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港口安全生产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局部风险管控压力仍然较大。本文通过对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结合事故教训和安全生产现状,对新形势下加强港口安全风险管控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合模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英会  李伟 《中国水运》2007,7(10):35-37
以某港1990~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为实测数据,建立其集装箱吞吐量的和灰色系统等预测模型。对比该港2004~2006年集装箱吞吐量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组合预测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法。对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作为未来对港口岸线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以及港口功能拓展的依据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胡建忠 《水运工程》2007,(12):37-42
港口运行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是腹地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文章提出港口运行对经济指示作用分析的灰色关联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建议综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以达到全面、客观的结果,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楼桂龙 《集装箱化》2017,28(7):21-23
正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周边港区和堆场发生多起大型港口流动机械(以下简称"流机")设备的意外失火事故。据统计,失火设备多为集装箱正面吊、堆高机和叉车等流机设备,事故通常导致整车线路、油管、驾驶室、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烧毁,经济损失惨重。本文分析港口流机设备意外失火的主要原因,并介绍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流机设备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探讨港口流机设备意外失火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肖国权 《航海》2013,(6):40-42
清晨天未亮时,一艘集装箱船在离港过程中由于避让渔船偏离航道等原因导致搁浅,事故过程简单,但事故的原因还是值得分析,事故的教训也值得吸取,以利于船舶驾驶人员操船技能的提高和港口对通航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海事的发生是由一系列原因导致的,通过对事故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规律,这将直接影响到海事安全管理的效率.将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技术应用到海事安全风险因素分析中,搜寻事故诱因与结果的频繁项集和规则表达式来发现事故原因的潜在规律,为港口水域海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经初步分析得出船员因素与事故的发生影响最大,且与碰撞事故的关联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