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车内噪声已成为列车运行中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研究某地铁车内噪声超标的原因,对该线路钢轨打磨前后车内噪声进行测试,分别使用A计权和响度来分析其声学特性,并比较A计权和响度评价车内降噪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波长0.025 6~0.051 2 m波磨是地铁车内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清除波长0.025 6~0.051 2 m波磨,6个测点声压级明显降低。通过A计权分析可知,钢轨打磨对前端和后端车厢降噪效果较为明显,而对中部车厢降噪效果不如前者。通过响度分析可知,列车前端和后端车厢的4个测点车内噪声总响度降低,而在中部车厢的2个测点总响度略有增大。评价噪声主观感觉大小的A计权低估了中部车厢100~300 Hz频率的噪声影响,而响度作为反映人耳对声音强弱感觉的心理声学参数,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价低频车内噪声对人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车内噪声直接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掌握车内噪声特性,可以为地铁车辆车体结构声学设计及车内声学环境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标准测试不同运行速度下铝合金地铁车辆车内噪声,获得车内噪声频谱特性。根据能够反映主观听觉作用的心理声学理论,进行车内噪声特性响度分析,比较声压和响度评价车内噪声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车内降噪的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架城际铁路环境噪声客观物理特征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关系,对某城际列车高架桥段近场环境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和评价分析。通过噪声数据的频域分布,分析各测点环境噪声的主要成分,其中噪声峰值频率主要为40Hz和315Hz。分别采用A计权声压级和心理声学指标对各测点噪声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主观烦恼度与A计权声压级和其他心理声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度,发现低频噪声的A计权声压级与主观烦恼度无线性关系,而高频噪声的相关度较好,验证了A计权声压级评价低频噪声的不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环境噪声主要成分为低频噪声时,尖锐度是最优心理声学评价指标;当环境噪声主要成分为高频噪声时,总响度是最优心理声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声品质客观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速度下司机室、客室的内部噪声分别进行了现场测试.使用线性声压级、A声级和特征响度分析了速度为330km/h时车内噪声的频谱特性,确定其显著频率范围.基于心理声学声品质参量即响度、尖锐度、粗糙度和抖动强度,对车内噪声进行声品质客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特征响度分析车内噪声能更准确地反映引起人耳响度感觉变化的频率成分.随着速度不断提高,各测点位置的响度不断增大,尤其是头车的司机室,这可能与头车受到更显著的气动作用有关.通过车内声品质响度分析和评价,发现车内噪声环境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满足人类听觉舒适性的要求,特别是司机室和客室心盘位置,应对其采取相应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现场测试,对350~400km/h速度下的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明确了350km/h以上区域车内噪声的动态特性及其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对其评价时,由于国内外对高速列车的噪声评价还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基本在沿用A声级。但是,A声级在噪声测量和评价中存在不足。为了研究A声级能否作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合理指标,以及其他噪声评价指标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的可行性,采用不同噪声评价指标对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50km/h以上高速列车车内观光区噪声具有显著的中低频特性,采用A声级评价会低估车内噪声的影响程度,选择响度、噪度、NR曲线和RC曲线等噪声评价指标作为辅助,可以更准确地体现司乘人员对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主观感受。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列车车内噪声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噪声引起入耳的同化性质改变常常比其听阈改变还要发生得早。而这种同化性质改变的特性不是能用通常的测听方法所能测量的,它是通过记录受试者对其听阈以上的各种试验声最小声级变化的感觉能力来测量的。响度识别指标改变的试验就是用来测量这种特性的好方法。众所周知,噪声引起人的听力暂时性阈移在噪声暴露后一小时之内是在迅速的减退,但是响度识别指标的改变在这个时期还处于相当稳定阶段,可见用响度识别指标改变试验来发现对噪声敏感个体则更为实际些。由于响度识别指标改变试验是  相似文献   

7.
铁路线路方案评价及比选多采用组合赋权法,其主观赋权过程计算冗杂。选取具备一定程度普适性的专家案例,采用最大熵逆向强化学习方法从专家案例中学习主观赋权“知识”,得到专家案例隐藏的“奖励”,从而获取可解释性的主观权重。将此主观权重与离差法所得客观权重组合并投入后续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评价流程,对线路方案进行最终评价。结合具体实例,建立设计阶段绿色铁路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计算铁路线路方案评价的量化指标,减小现有赋权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与真实案例比选结果一致。通过讨论该方法的适用性、局限性及原因,确定该方法在初步评价和泛用性评价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将客观评价与主观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并结合国内外空气品质评价的研究成果,给出了空调客车空气品质评价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鹍  崔勇  张颐 《铁道技术监督》2013,41(8):26-28,33
基于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评价的需求,参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设计了一套基于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法的主观评价方案。主观评价方案从试验环境、试验序列、评价人员、评价方案、试验过程、分值的分析与统计等6个方面提出详细要求,是一套操作性很强的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形式减振轨道对降低地铁线路高架段环境噪声效果,以国内某地铁高架桥段周边环境噪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列车以110 km/h通过该高架段2种不同轨道时诱发的噪声水平进行测试分析,然后改变原有评价方式,通过引入更符合人耳听觉的响度分析方式对噪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比分析两种轨道形式的噪声水平,提出改进思路。结果表明:(1)相比DZⅢ-1型普通减振扣件轨道,GJ-Ⅲ型中等减振扣件轨道除在桥中央线测点处有一定降噪效果外,在其他测点处降噪效果并不明显;(2)通过响度分析发现,GJ-Ⅲ型中等减振扣件可能还会增大人耳对环境噪声的感知情况。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像融合方法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多光谱的遥感融合图像。介绍融合影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几何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客车车内声品质客观参量与主观评价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噪声与振动分析系统的HMSⅢ双耳信号采集器,提取高速铁路客车响度、尖锐度、粗糙度等声品质客观参量进行客观评价分析研究,得出A计权网络大幅衰减噪声在低频区段的声压级。由于实际中A计权在低频范围的声压级被大幅衰减,以至于高速铁路客车噪声在低频范围内被低估。另外,高频成分比例(尖锐度)同样对人耳主观感受形成较大影响,其结果造成即使高速铁路客车噪声达到A声压级要求,也与噪声实际情况,特别是其传声机理和声场分布规律不相符,给高速铁路客车减振降噪设计带来偏差。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客车普通车厢内的尖锐度呈现出随速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高速铁路客车速度的提升对粗糙度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速铁路客车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分析,从评价体系设计要求、评价指标的构建及满意度评价的应用等方面阐述机车车辆配件生产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的改进方法,该方法补充了客观指标,能够减少因主观信息的不足而造成的数据失真现象,为企业更好地关注顾客、满足顾客需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维偏好图示分析及其在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评价自身的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的基本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的企业核心能力分析评价中存在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全面、评价方法带有主观性和结果解释不清的问题,应用了多维偏好图示分析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运算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以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为实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3种线网规划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建立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各定性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计算,应用熵权法求算定量指标客观权重;综合主客观权重得到评价指标最终权重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隶属度,通过模糊算子将权重矩阵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计算,获得各个规划方案的最终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最优方案。方法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改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过程中方案权重赋值的主观不确定性,为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及优选服务。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评价自身的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的基本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的企业核心能力分析评价中存在指标体系设计不够全面、评价方法带有主观性和结果解释不清的问题,应用了多雏偏好图示分析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运算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决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合考虑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效果性、建设实施性和路网结构合理性,构建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专家组意见,用模糊理论的梯形模糊数方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基于各路网方案的评价指标值,用熵值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组合,得到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基于梯形模糊数的主观构权法,能够在平权或异权的多人决策环境下反映主观决策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熵值法挖掘评价指标值中包含的信息,能够客观反映评价指标值对路网方案决策的重要性.因此,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权重法可使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施工阶段绿色铁路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之后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总体目标的评价值。结合具体实例证明了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计算施工阶段绿色铁路的评价值。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减小专家的主观判断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权重的科学合理性,使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运客户价值综合评价是铁路货运营销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客户关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的评价方法是对单个指标进行评价,文章提供主观、客观2种维度3种方法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评价指标不全面的问题。提取和汇总历史数据,使用Python语言和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对数据进行计算,最终精确地计算出客户价值和综合排名。客户价值综合评价实现了铁路货运营销工作从单一指标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在多样化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下,各节能措施对铁路绿色施工过程中节能效果的贡献率,提出一种基于G1法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节能措施效果分析方法。引入主观偏好系数,并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将G1法所确定的主观权重和改进DEA法所确定的公共权重相结合,实现对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的确定。以此为基准,通过计算其效率指数的大小对施工项目节能措施综合效果进行排序。以某地区大型铁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综合效果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良好的吻合性,验证了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