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转向器是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其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直接决定着整个转向系统和整车的转向性能的优劣。某轻型客车采用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器,其活塞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转向卡滞,转向力变重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转向的性能。经过对活塞环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了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验证合格,提升了转向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主动前轮独立转向(AIFS)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作为一个耦合动力学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变化(AIFS的安装)势必会造成悬架运动学性能的改变,进而影响车辆操稳性能,故在ADAMS/Car中建立了包含AIFS的某轻型客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阐述了AIFS的安装对悬架特性和整车操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冻油对空调的制冷性能及压缩机的工作状态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测试不同冷冻油加注量时的空调性能,确定某轻型客车空调系统冷冻油的最佳加注量。  相似文献   

4.
汽车转向管柱的等速性是影响整车操纵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受转向管柱布置空间限制,其传动等速性较难保证。本文分析采用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的转向管柱等速性影响参数,并通过对某轻型客车三段式转向管柱的等速性优化,阐述优化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对比优化前后方向盘转动力矩波动值,验证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纯电动轻型客车的高压动力系统,分别从主/辅驱系统技术优化及提升高压系统集成度三个方面进行方案改进。经仿真分析,改进方案也满足动力性、经济性指标要求,同时能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对某SUV车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具有先不足转向后过多转向的问题,并且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偏小.通过对悬架刚度、稳定杆刚度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该车的过多转向问题,使之具有了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并且使an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试验验证,说明优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发动机转速的车内有源消声控制策略和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试分析某轻型客车车内噪声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车内噪声主要峰值频率与发动机转速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以发动机转速信号来构造车内有源消声系统初始次级声源参考信号的方法,研究基于该方法的车内有源消声控制策略和自适应控制算法,构建车内有源消声系统。通过对某轻型客车进行有源消声的试验研究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可显著降低由发动机振动和噪声辐射引起的车内低频噪声频谱中主要峰值处的噪声,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使驾驶员耳旁噪声降低10dB(Lin)左右。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11 m客车开发设计要求,需对转向器安装及转向系统在发动机不同转速700 r/min、1 200r/min、2 600 r/min的原地转向静态性能及动态转向性能进行测试,以便评定客车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转向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主要针对某轻型客车的板簧安装支架进行优化,通过CAE分析对其进行拓扑优化,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产品的重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轻型客车在寒冷环境中采暖性能不达标的问题,根据该款样车寒带采暖试验数据和采暖系统结构特点,对车辆在采暖时系统供给热量和需求热量进行了分析。在需求热量的基础上,对满足该轻型客车采暖性能的边界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采暖系统结构优化方案,将采暖系统暖风换热器串联结构优化为并联结构。最后进行环境舱采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暖系统边界条件值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优化后的采暖系统能够满足整车采暖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汽车转向系统的分类,以及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原理、应用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客车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几种布置形式和各自优缺点以及常见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3.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及参数优化匹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贠海涛  万钢  孙泽昌 《汽车工程》2006,28(8):729-733
结合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系统的实际开发过程,分3个步骤阐述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结构配置和参数匹配的一般方法。第1步,通过分析燃料电池的特性论证了动力总成结构配置的优化解决方案。第2步,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功率部件特性阐述了主要功率部件选型的依据,并且根据设计性能要求进行动力总成主要部件基本参数设计。第3步,进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总成参数优化匹配的研究。仿真和实验台测试的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燃料电池大客车动力总成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We study the steady turn behaviours of some light motorcycle models on circular paths, using the commercial software package ADAMS-Motorcycle. Steering torque and steering angle are obtained for several path radii and a range of steady forward speeds. For path radii much greater than motorcycle wheelbase, and for all motorcycle parameters including tyre parameters held fixed, dimensional analysis can predict the asymptotic behaviour of steering torque and angle. In particular, steering torque is a function purely of lateral acceleration plus another such function divided by path radius. Of these, the first function is numerically determined, while the second is approximated by an analytically determined constant. Similarly, the steering angle is a function purely of lateral acceleration, plus another such function divided by path radius. Of these, the first is determined numerically while the second is determined analytically. Both predictions are verified through ADAMS simulations for various tyre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In summary, steady circular motions of a given motorcycle with given tyre parameters can be approximately characterised by just one curve for steering torque and one for steering angle.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前照灯运动学建模及系统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自适应前照灯系统(AFS)的功能要求,推导了车辆参数(车速、转向盘转角和车身仰俯角)与车灯光轴沿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硬件结构,并在实验室建立了该系统的试验平台,对所提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电动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动力转向功能,提出了直流电机通过联轴机构直接驱动油泵的电动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通过建立电机电压与油泵流量、电机电流与油泵压力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具有恒压和恒流复合输出特性的电机控制器。在恒压特性作用下,油泵流量恒定;在恒流特性作用下,实现了油泵流量和压力的自适应控制,避免了油液溢流现象。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能量效率高,在燃料电池电动客车上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7m级客车转向系布置及对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匹配计算,阐明转向液压系统参数的选择对整个回路的影响,并最终得出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能够按照试验规范控制液压助力转向泵的载荷,研制了转向泵模拟加载装置测控系统.该系统由基于16位微控制器的测控单元、伺服驱动器和工控机组成,利用以太网实现上、下位机通信,实时测量油压、油温和转向阻力等参数,根据获取的发动机台架控制系统试验开始标志来保持时间同步,通过控制机械转向器的转角来调节转向泵的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测控系统完全满足发动机试验中对转向泵连续加载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的要求与特点,综述现有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未来线控转向系统技术,分析各自的特点,并阐述了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