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船舶轴系的抗碰撞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动力传递的稳定性,船舶的大尺度效应对碰撞载荷作用强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此,建立基于艉轴—油膜—艉部结构系统的力学模型,研究艉轴在碰撞载荷作用下的平均冲击力、冲击振幅、轴心轨迹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由碰撞载荷和转速确定的轴系安全运行区域。结果表明:在不同转速区域,碰撞载荷的作用强度随载荷大小而变化的规律不同;在作用强度值一定的条件下,转速和载荷可拟合成相关曲线图谱,可以此对轴系承受碰撞载荷的能力进行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2.
鲁森 《航海技术》2019,(5):52-54
<正>0 引言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电梯已广泛应用在大型船舶上,这就要求轮机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船用电梯的管理、保养以及故障排除等知识技能。1 电梯结构某船使用USHIO品牌电梯,单卷筒齿轮减速,曳引式驱动;额定速度45 m/min,额定载荷4人;采用PLC控制,变频驱动。曳引式驱动电梯由电机提供动力,通过齿轮减速,驱动曳引轮转动。该动力部分即曳引机。位于曳引轮槽的曳引钢丝绳一端连着轿厢,另一端连着对重装置。对重装置用于平衡轿厢  相似文献   

3.
在对上海黄浦江典型弯道水域通航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选取经常在黄浦江航行的不同尺度代表船型,在不同的吃水、风力和水流条件下弯道航行的船模试验.研究船舶通过弯道的时间规律和在弯道会遇概率,以及船舶通过弯道时航迹宽度和实际占用航道情况.为驾引人员在过弯操作、港航单位在调配船舶和海事部门在通航管理等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LNG项目上马,随之而来的LNG船舶通航安全逐渐受到国内航运业界的关注。船舶航行通航宽度作为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LNG船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从现行规范和基于风、流作用下船舶通航宽度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单一因素对受限水域LNG船舶通航宽度的影响;并进行船长相近条件,不同船型所需通航宽度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江上海段船舶通航现状,分析影响船舶瞭望的各种因素,提出预防船舶驾引人员疏忽瞭望的对策,即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瞭望手段、避免特定情况下中断瞭望以及简化观察物标等方法,以提高驾引人员的瞭望效率,培养驾引人员养成良好的瞭望习惯,为航行于长江上海段水域的船舶瞭望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船舶航行中船体会受到来自于水体的巨大冲击力,一旦超过屈曲载荷临界值就会增加船体断裂的风险。针对传统载荷控制模型对于环境参数变化不敏感、反应时滞过长的弊端,设计一种用户船舶屈曲临界值计算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船舶行进中轴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并从速度与应力的比例关系中识别出船体受力综合载荷值,以此建立屈曲临界载荷数学模型。基于临界载荷数学模型分析不同载荷值条件下径向、轴向力的变化与临界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而准确地识别出屈曲临界载荷数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数学模型具有更高的载荷值传递效率,能够及时做出主动调整,并有效降低各种作用力对于船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根据GB7588—2003中第9.3条对电梯系统曳引能力的要求,必须在轿厢装载和紧急制动工况中提供足够的曳引力,即:T1/T2≤e^fα,在轿厢滞留工况中钢丝绳应能在曳引轮槽中打滑,即:T1/T2≤^fα。本文通过对电梯曳引力的分析,讨论了改善电梯系统曳引能力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电梯曳引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船舶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柴油机废气中高温氮氧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在海洋运输行业。SCR系统管路的合理设计对于保障船舶SCR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MAN 7S50ME低速主机系统为例,在考虑高压SCR系统管路受内、外部载荷及工况等因素下,对高压SCR系统管路在不同工况载荷下对各个受力点进行管路膨胀量分析、应力分析,分析薄弱点,调整固定支撑点、滑动支撑点及膨胀节等局部的结构,最终确定满足台架试验的系统管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船舶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结构的线性分析为基础,对船舶结构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基于特征值分析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了船舶结构的临界载荷,从该载荷值可以预测出实际结构临界载荷的上限并能较好地反映船舶结构线性性能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得出船舶结构的失稳位形。在非线性稳定性分析中,采用NEWTON—ROPHSON方法及弧长法求解考虑非线性时船舶结构的临界载荷,并详细讨论了结构缺陷对稳定性的影响,提出考虑结构缺陷时船舶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算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船舶结构边界条件、几何缺陷变化与船舶结构稳定性之间关系,验证了本文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对现役散货船船体结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船舶通航服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船舶通航服务(VTS)工作方式正在快速地向船舶通航管理(VTM)的方式过渡。虽然对这种发展趋势,还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VTS由船舶的服务角色逐渐变为船舶的管理角色已是大势所趋。根据IMO和IALA组织给船舶通航服务下的定义,可以将VTS功能延伸为船舶通航管理。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海上船舶与岸上VTS中心的相互关系问题;介绍了目前航运界对发展船舶通航服务的几种不同观点;对船舶通航管理可利用的技术和VTS的资格认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探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船舶通航服务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With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 ship traffic has become more congested. Therefore, ships navigate under risk conditions, and thus maritime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frequently. Especially, ship passing through a narrow channel is even more dangerous. Because, the ships are easy to be affected by external forces such as wind and currents that can cause ship drifts. Many latent risks are present during navigation. In ord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ensible and appropriate traffic model for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ship navigation, 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the actual ship behavior to understand the ship drift in the Kurushima Strait, Japan,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routes in Japan. The analysis of ship behavior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data. As a result, the ships drift was understood in detail, and the latent risk was unveiled when ships pass through the narrow route. Moreover, the risk areas were obtained and visualized by the ship drift behavior analysis.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ensure safe navig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co-friendly and economy efficient for ship navigation.  相似文献   

12.
考虑船舶撞击力、堆货荷载等外荷载对码头岸坡与后方桩台的作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高桩码头布置斜桩的后方桩台与岸坡土体进行模拟,并对其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位移场、应力场等云图中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斜桩承受水平荷载能力优于竖向荷载,与直桩可以很好地形成遮帘作用,保证岸坡土体和结构物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开发了适合内河航道的曲线拟合坐标系下的船舶航行操纵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其中水流数学模型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采用比较流行的"组合型"水动力模型。在实船和船模在静水条件及均匀流条件下的航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复杂流态河段船舶航行操纵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该船舶数模基本能够模拟船舶在复杂流态下的航行操纵情况。  相似文献   

14.
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电压响应特性.为了抑制负荷扰动的影响,提高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动态性能,将H_2控制理论应用于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设计,将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H_2控制问题.首先分别建立相复励装置和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采用H_2励磁控制器的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外部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H_2励磁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归结为混合灵敏度问题.在分析同步发电机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合理地选取加权函数,通过解Riccati方程,得到H_2励磁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H_2励磁控制器,能在充分考虑系统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抑制扰动的能力,改善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集成智能船舶,达到航行稳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是以微机控制为中心,通过压力电传感器、燃油驳油泵、淡水输送泵的自动启停控制、集成报警系统和CAN总线数据传输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开发和软件逻辑设计两部分,监控系统的功能是程序设计和控制参数之间的逻辑设计来实现。船舶航行稳性监控系统的设计就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报警监控和集成智能技术进行设计,解决船舶航行稳性问题,通过对小型船舶模拟实验进行测试,效果比较好。使船舶的航行更加智能、更加安全,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河航道船舶航行操纵平面二维数值模拟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包括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行数学模型,其中水流数学模型是船舶航行模拟的基础。基于船舶航行操纵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研究开发了船舶航行操纵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其中水流数学模型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水流基本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在求解过程中采用了欠松弛技术和逐线迭代法,船舶航行数学模型采用比较流行的"组合型"水动力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求解船舶运动方程。根据实船或船模在静水条件及均匀流条件下的航行试验资料,对所建立的船舶航行操纵数模进行了验证和参数率定,结果表明该船舶数模能够正确模拟船舶的航行操纵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升船舶的能源利用率,对多因素影响下的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船舶能效优化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软件,建立对象船舶的能效仿真模型,研究通航环境要素对船舶能效的影响。考虑动力源特性和船舶功率需求,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功率分配策略,以优化系统能量流动。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总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考虑多因素的船舶航速非线性优化模型,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开展优化模型动态寻优,并进行不同航行方法和航行时间约束下的能效优化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总航行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所提的考虑多因素的船舶能效优化方法可以降低船舶5.04%的总能耗和13.16%的燃料电池氢气总消耗。[结论]所述方法对船舶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高船舶续航力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港口岸线资源紧张,为充分利用水域自然条件,港域航道存在码头回旋水域占用航道现象,船舶靠离泊作业对航道内船舶的通航产生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存在折减。通过离散系统仿真理论的应用,模拟码头船舶靠离泊和航道通航过程,以吴淞国际邮轮码头为例,量化分析靠离泊作业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为码头岸线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倾角稳性对于中型邮船的航行安全至关重要。以52 000 t中型维京邮船为研究对象,论述中型邮船稳性理论。基于MAXSURF软件对该型船大倾角稳性进行校核,并分析波浪对该型船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型船稳性满足规范要求,可保证航行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中型邮船稳性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矿船于船舯处有大开口月池贯穿船底用于矿物开采,并且月池前后均匀分布4个矿物储存舱,采矿船兼有矿砂船和钻井船的共性。矿砂船横剖面形式采用方形截面设计,便于舱内矿物海上输入输出转运作业。舱段有限元相对于全船有限元更加方便快捷,航行状态下采矿船内、外载荷与矿砂船类似。因此对于航行状态,该文按照CCS船舶规范,从结构型式、模型范围、工况选取及参数设置等方面考量,并应用CCS-HCSR-TOOLS软件进行舱段有限元强度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得出采矿船前期设计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为采矿船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