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与郊区化现象的加剧,城市内部居住迁移导致居民出行交通结构发生演变.国内关于迁居—出行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迁居人群机动化通勤趋势及变化成因的宏观描述上,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内部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变的研究尚为少见.本文以南京为例,构建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迁居人群通勤方式转移模型,模拟并分析个人家庭信息、迁居属性,以及小区建成环境感知变化对原非机动(步行、自行车或电动车)通勤人群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汽车、个人收入、新车的购置、住房类型、购房方式、迁居类型、地铁通勤便捷度和地铁步站距离是影响原非机动通勤人群转向小汽车出行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者制定迁居通勤机动化的建成环境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考虑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和交通小区建成环境属性的跨层次结构,建立多层模型,分别分析了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层面和交通小区建成环境层面对通勤时间及通勤距离的影响,并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 结果表明:多层模型比传统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控制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后,土地利用混合度、交叉口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对居民通勤出行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居住地到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距离仅对通勤距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通过城市规划优化通勤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迁居个体长距离、长时间的通勤现象,以南京迁居人群通勤出行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迁居人群个人家庭属性、迁居属性、建成环境属性及通勤属性,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属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 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 回归确定决策树模型入选变量和通勤时间离散值,利用C4.5 算法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决策树,以决策树结构揭示不同背景下迁居个体通勤时间模式特征. 结果显示,相较于个人家庭属性,职住同区、通勤出发时刻、住房类型、通勤距离、通勤方式及社区至主干道的便捷程度对迁居个体通勤时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侧面反映社区微观建成环境优化政策更利于提升迁居个体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迁居个体长距离、长时间的通勤现象,以南京迁居人群通勤出行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迁居人群个人家庭属性、迁居属性、建成环境属性及通勤属性,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属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 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 回归确定决策树模型入选变量和通勤时间离散值,利用C4.5 算法建立迁居人群通勤时间决策树,以决策树结构揭示不同背景下迁居个体通勤时间模式特征. 结果显示,相较于个人家庭属性,职住同区、通勤出发时刻、住房类型、通勤距离、通勤方式及社区至主干道的便捷程度对迁居个体通勤时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侧面反映社区微观建成环境优化政策更利于提升迁居个体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5.
家庭职住空间是城市通勤格局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勤效率是居民日常出行行为决策的评价标准之一,剖析二者间互动机理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及提高交通可达性的关键。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建立职住空间与通勤效率研究框架,提出家庭职住空间和通勤效率度量方法,利用2016年昆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职住空间对通勤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职住空间分散的家庭倾向于将非工作活动嵌入通勤链或采用小汽车出行以提高通勤效率,但更高的小汽车拥有水平会增加接送类时空固定性较强的活动,最终导致家庭通勤效率降低;高收入和长住学距离均使家庭的职住空间更加分散,然而高收入促进通勤效率提高,而长住学距离使通勤效率下降;通勤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近市中心居住家庭的非工作活动以时空灵活性较强的购物与休闲为主,故而通勤效率较高,郊区居住家庭周边的商业设施较少且非工作活动较为固定,故而通勤效率较低。因此,城市用地布局和住房供给应综合考虑如何降低通勤交通的机动化依赖程度、如何缩短非工作活动的出行时耗以及不同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的需求,以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通勤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上海市居民通勤现状并改善其薄弱环节,以通勤时间为切入点,调查并分析上海市15个小区的居民通勤出行特征。首先明确通勤方式链定义,分析通勤方式链基本结构和环节组成,将其分为9大类23小类。同时划分4类通勤时间区间以及5类交通态度人群。总结方式链的时空分布规律,考虑主要态度人群"简单安全型"的通勤意愿,以公共汽车、地铁、公共交通组合方式链为例,评价方式链各环节效率。依据感知时间设计通勤者主观评价模型,不同环节通勤时间的改善会存在感知效果的差异。结果显示,接驳和候车是必要且易于改善的重点环节:接驳时间每增加1 min,期望节省时间平均增加0.021 min;候车时间每增加1 min,期望节省时间平均增加0.619 min。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居民就业范围的扩大,通勤出行距离不断增加,通勤时段逐渐延长,使通勤出行日益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居民的通勤出行特征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掌握通勤出行的规律,改善通勤出行的交通环境.本文首先从出行时间特征、出行距离,出行时耗、交通方式选择等方面对通勤出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通勤出行的评价体系,通过将logit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通勤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了以出行距离为分界基础,以时间最省为准则的传统交通方式划分的缺点,提出基于广义出行成本的交通方式出行需求的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出行距离下出行者以广义成本最小化为准则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及由此决定的方式划分,总结了在交通规划四个阶段中交通需求管理(TDM)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改善公交服务和调控交通方式的使用成本等有效途径,并对交通需求引导具体措施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主观幸福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北京市开车通勤者为研究对象,在对出行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将通勤者的思维过程分为搜索规则和决策规则。在通勤成本变化场景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定性探索主观幸福的作用阶段。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主观幸福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以及主观幸福的测量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主观幸福对开车通勤者是否改变现有出行方式的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主观幸福包括通勤过程满意度(0.73)、场景实施前开车幸福感(0.66)、通勤成本增加后开车幸福感变化(-0.20)三个因素。将主观幸福纳入通勤出行方式选择指标体系,从心理层面为交通政策的制定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发展,上海市人口增长的重点逐渐由中心城区转向城市外围地区,将对动迁居民的通勤出行产生巨大影响,有必要对该类人群的出行特征进行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基地为例,开展出行调查,分析搬迁至该社区的居民的通勤出行特征,包括出行时耗、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出行方式、工作地点。将动迁通勤者与非动迁通勤者及上海市中心城区通勤出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一部分动迁居民改变了工作地点,但总体上其通勤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更长、出发时间更早。最后,针对江桥基地周边交通系统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就业可达性有助于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是建设可持续城市的关键问题。既有可达性研究对于出行成本的考虑多局限于出行距离或出行时间,未充分考虑出行费用并研究其对不同出行方式的影响。本文基于互联网地图和工商数据平台的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和实时路径规划数据,获取细粒度的就业和出行成本信息,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算法,提出考虑出行费用的就业可达性度量方法,研究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两种出行方式的就业可达性并评估出行费用对就业可达性的影响。针对北京的案例研究表明:考虑出行费用后,小汽车平均出行成本由仅为公共交通54%变化至高于公共交通6%。就业可达性对出行费用敏感,仅考虑出行时间无法完全体现就业选择与出行成本之间复杂的互动机制。出行费用的影响体现在公共交通与小汽车可达性平均降低7.3%和4.8%;若不考虑出行费用,五环至六环地铁沿线街道的就业可达性会被低估。出行成本对可达性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阈值越高,影响越小。本文有助于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形成就业可达性引领的职住平衡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更经济有效地组织多式联运,在同时考虑固定运输费用和变动运输费用的前提下,针对一批货物在其运输路径上各路段运输方式的优化选择问题,以包括运输费用、中转费用和惩罚费用在内的总费用最少为优化目标,以货物送达时间和运输能力为约束条件,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整数编码遗传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比既有不考虑固定运费的模型具备找到更优解的能力;对于15个包括20~100个路段和5~20种运输方式的随机算例,与商业优化求解器LINGO相比,本文算法在设定计算时间60 s内找到了2个大规模算例的更优解,总费用平均节省0.75%,证明了该算法对大规模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古典决策理论关于货主是理性人的假设,建立了货物的广义流通成本模型、广义采购成本模型、不同运输方式的关联度系数模型及广义采购成本对运价和运输速度的敏感度模型,分析了关联货运市场中客户决策行为与货流再分配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不同运输方式运送同一货物会产生不同的广义流通成本,货主根据广义流通成本选择运输方式,关联度系数接近1时,关联市场竞争越激烈,广义采购总成本对运输价格和运输时间的弹性系数分别等于运费和货物在途成本占广义采购总成本的比例,货物时间价值相对稳定,因此,决定货主的运输方式选择和货流分配的力量来自货物本身和运输技术。  相似文献   

14.
航空运输的旅行成本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航空运输产品的竞争力,需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特别是要注重研究旅客对出行方式的选择行为。提出了旅行成本模型用以定量描述旅客的选择行为,并对京沪、成渝两条典型航线上不同出行方式的旅行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对降低航空运输旅行成本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点对式和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运输成本计算模型基础上,考虑满载率影响,从需求规模、需求分布结构及出行距离三方面探讨了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的需求适应性,并列举实例说明需求适应性在航线网络形态选择中的应用.研究结论得出:枢纽辐射式航线网络适合于起讫点之间需求量小满载率低、双向分布不对称以及小需求长距离的需求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管理者尝试从城市空间规划层面引导交通出行模式的转型,调节供需关系,缓解交通问题,而中心结构识别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步骤,在分析方法与数据应用等方面仍然受限。本文利用百度位置数据挖掘出的都市圈通勤数据,采用基于网格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密度聚类算法,识别出我国35个主要都市圈的中心布局,并根据5种通勤模式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量化指标对都市圈中心结构进行判别,最后对主要中心结构下影响通勤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不同都市圈的中心布局差异明显,但大部分都市圈表现为非均衡多中心结构。不同中心结构的 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单中心结构都市圈主要位于中西部城市,而约束扩散结构和均衡多中心结构都市圈大多是由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发展形成。城市规模与通勤时耗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职住平衡度对通勤时耗也有较大影响。上述研究结果为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都市圈的资源配 置策略和通勤效率优化策略提供了有效支撑,对都市圈空间规划和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出行成本的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城市中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小汽车和出租丰在使用成本、基础设施成本、出行时间成本以及外部成本四个方面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分别确立了城市交通出行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然后以哈尔滨市为案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以便为交通政策的制定以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交通发展之间存在动态互馈关系,可达性是连接二者的 关键纽带.基于潜能模型,在1 km × 1 km网格尺度上,计算了2000 年和2010 年北京市小 汽车的通勤可达性,并利用敏感性分析的思路研究通勤可达性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 明,小汽车通勤可达性的时间变化体现为10 年间大幅提高,增长54%;空间上由中心区向 外围可达性递减的分布格局保持不变,但2010 年的可达性沿环路及高速公路蔓延的现 象更加明显,而且不同区域可达性变化的绝对值及变化率具有显著差异. 城市空间结构 变化对小汽车通勤可达性具有主要提升作用,但部分提升作用被路网运行速度的降低效 果所抵消.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仍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远海岛礁战储物资的战时供给问题,利用海空协同运输的优势,以系统总时间最短、 物资保障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两阶段优化模型(2E-MLRP),并利用解的结构特征改进拥挤度比较算子和精英保留策略,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遗传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建模型及算法求解得到的最优方案符合“性价比”的要求;相对于全海运模型,海空协同的系统总时间降低53.15%,而成本增幅仅为22.27%,且第一批物资送达时间也减少2.95 d。算法对比结果显示: 改进后算法得到的SP指标值与MSP指标值均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可知改进后算法求得的Pareto 解集具有更好的分布性。本文运输方案与其他方案相比,成本大幅降低,运送时长增幅较小,可保证运输装备的高效利用,且单个航线内待补给岛数量合理,可满足战储物资运送的要求,为战时远海岛礁战储物资供给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