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涡流缓速器作为一种辅助制动系统的重要方式,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大型客车、中、重型卡车上。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强大的非接触式制动效能,并且不需要使用行车制动器就能减缓车辆的行驶速度,增强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使制动鼓和摩擦片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从而减少汽车的运行成本,提高用户的经济效益。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缓速“安全制动”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大型客车多采用鼓式制动器,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鼓式制动器的制动作用是由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摩擦阻力来实现的。大客车在运行时,制动鼓是旋转运动体,制动蹄摩擦片则安装在固定于车桥的制动底板上。制动时,制动蹄摩擦片张开压向制动鼓,与制动鼓的旋转产生相反作用力即蹄鼓摩擦阻力距,进而产生制动器制动力。影响制动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信部联产业[2011]632号文件和GB7258-2012标准要求从2012年9月1日起,车长大于9米的客车(对专用校车为车长大于8米)应装备缓速器或其他辅助制动装置,辅助制动装置的性能要求应使汽车能通过GB12676规定的Ⅱ型或ⅡA型试验。据了解,海格客车在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之前就已经开始使用缓速装置,在提升客车的安全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回馈及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模型,设计了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在纯电机制动模式和机电混合制动模式下对混合动力客车的能量再生制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纯电机制动模式下能较充分回收汽车制动动能,但是制动效能较低;在机电混合制动模式下,制动效能高,与纯机械制动效能基本一致,但电机再生制动回收能量的效果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基于SVPWM控制的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制动工况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电机的两种制动方式(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和再生制动)、两种制动方式在系统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机损耗控制的制动方法,它综合考虑了电机的铜耗和铁耗.通过仿真对比分析,指出再生制动性能最好,新的制动方式比只考虑铜耗的制动方式性能好,因而更适合在不能采用再生制动的场合运用.总结了新的制动方式的控制电流与电机制动转矩、转速及电机定子电阻和铁耗等效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动缓速器因其有效降低制动系负荷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在缓速的过程中制动能量却大量浪费了.文中通过对汽车可回收的制动能量的推算,对超级电容器作为制动能量回收储能装置的分析,提出利用超级电容器构成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设想,实现制动能量的有效回收,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同鼓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有散热条件好、制动效能稳定、热衰减小、维护检查方便等诸多优点。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以压缩空气为制动介质的盘式制动技术已日渐成熟,在大型客车和货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盘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盘式制动器通常由旋转的带轮毂的制动盘和固定的制动钳组成;制动时,制动钳中的摩擦片在促动装置的作用下,与旋转的制动盘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矩、阻碍制动盘的旋转,产生制动作用。根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汽车因频繁超强的制动导致制动器故障率高,一直是公交企业的难题.现行的气动鼓式制动器属封闭式结构,散热效能受到较大局限.往往是制动器热积聚过量,温升高,制动片容易热衰退,加快磨损.高温同时影响到轮胎消耗大幅增加,经常爆胎.根据深圳市公共交通公司运行客车的测试统计,在有些车型中制动鼓温度高达210℃以上,制动片磨损0.6毫米/千公里,爆胎达0.43条/千车公里.  相似文献   

9.
根据矿区作业环境及满足车辆制动力矩需要选择前轮盘式制动器,通过收集关于制动器要求数据,确定选用钳盘式制动器,且制动钳装在盘后方。该制动器装有液压轮缸,通过液压作用推动制动块的摩擦力阻止制动盘运动,从而制止传动轴运动,达到制动效果。通过设计合适的感载比例阀以及ABS系统来调节制动力大小,防止车轮抱死。  相似文献   

10.
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 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该系统仅需一个电信号就足以驱动电子制动卡钳进行制动和释放的动作,无需依靠制动介质来推动制动活塞进行制动.由于该系统布局十分紧凑,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可省去驻车制动器,代之以电子驻车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有效驱动EPS助力电机的电路与程序。设计了MOSFET前置驱动电路来保证逆变电路的正常工作,并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源转换成三相交流电来驱动助力电机PMSM;通过实时采集电机相电流大小、转子的位置信号,应用PID闭环控制方法,实现了助力电机PMSM的磁场定向控制。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的驱动电路与程序能够有效驱动助力电机。  相似文献   

12.
针对蓄电池轨道工程车续航里程短、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启动电流大等问题,基于液压泵/马达能量逆向传递特性,提出了利用液压泵/马达逆向驱动的电机启动电流控制新方法. 通过使液压泵/马达工作在马达模式将电机驱动至一定初始转速后接通电源实现电机带速启动,抑制或削弱电机启动电流;永磁同步电机带速启动采用无位置矢量控制方式,结合短路电流矢量法对电机启动时刻的转子转速和位置进行计算,并通过AMESim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 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机启动电流控制新方法能让电机的启动峰值电流最大降低70%左右;启动电流与电机接通电源启动时的初始转速有关,且初始转速越接近需求转速则启动电流越小;电机转速稳定后电流大小仅与电机负载有关;液压泵/马达工作排量或蓄能器充液压力越大,电机被逆向驱动时的转速响应越快.   相似文献   

13.
制动卡钳与电机相结合的自动驻车系统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手刹的重要性.当我们在坡道停车或起步的时候,必须借助拉放手刹来防止溜车。博世目前正在研发和准备进行量产一种用电机驱动的驻车制动来接替原来机械驻车制动。通过使用这个技术,汽车制造商们将能用一个按钮来替代目前还在广泛使用的机械手制动拉杆。  相似文献   

14.
从法规对拖挂式车辆制动力的要求出发,首次建立了采用电磁制动器的拖挂式房车制动力模型,通过改变电磁制动器电磁体通电电流,来实现对房车制动力大小的调节.得出了电磁制动器电磁体通电电流的合理控制范围,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力模型正确、理论分析合理.为进一步研究主、房车制动力大小匹配,提高拖挂式车辆的制动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法规对拖挂式车辆制动力的要求出发,首次建立了采用电磁制动器的拖挂式房车制动力模型,通过改变电磁制动器电磁体通电电流,来实现对房车制动力大小的调节.得出了电磁制动器电磁体通电电流的合理控制范围,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力模型正确、理论分析合理.为进一步研究主、房车制动力大小匹配,提高拖挂式车辆的制动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商用汽车辅助制动技术综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用汽车频繁制动或长时间持续制动时,为了提高主制动器使用寿命和制动效能,分析了辅助制动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了适用于柴油发动机车辆的发动机制动与排气制动技术和适用于一般商用车辆的辅助制动技术--电涡流缓速器、永久磁铁式缓速器与液力缓速器,研究了提高制动力矩、改善散热效能、减小拖滞力矩及优化整车匹配等有关辅助制动装置关键技术,提出了缓速器的最大制动力矩、平均制动力矩及抗热衰退系数等效能评价指标.指出了自励式缓速器、集成式缓速器和缓速器与主制动器联合控制等是商用汽车辅助制动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政策制定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能有力推动中国辅助制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月8日,"安凯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在北京举行隆重的发布仪式,这是中国新能源领域首个针对新能源客车核心的电控、电机、电池三大模块,实现一体化、智能化、可靠化整车运营管理的新技术系统,该系统的发布不仅对安凯新能源客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安凯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以整车控制、电机驱动、能量管理三大模  相似文献   

18.
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客车驱动电机的唯一控制系统。电解电容和IGBT模块作为控制器内部的重要部件,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电机控制器、主控板、驱动板及线束、HCU、TCU、BMU模块损坏,继电器、预充电阻等烧毁。针对我公司新能源客车电机控制器连续发生短路烧蚀的异常损坏事故,经拆检分析,主要是电解电容、IGBT模块产品自身寿命而引发的故障。  相似文献   

19.
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是车辆主动安全装备,工作过程中,系统管路压力呈波动状态。为了建立该系统的压力传递模型,辨识系统参数,提高控制品质,集成柱塞泵、驱动电机等部件来开发ABS波动负载发生装置.同时利用ABS系统试验台架数据对柱塞泵进行选择和校核,有助于驱动电机的合理选择以及驱动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湿式制动器制动效能以及安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薄膜润滑模型的湿式制动器摩擦特性探究方法;通过对制动油膜分层研究,建立了有效的数学模型;讨论了油膜吸附层、常规层中油液在制动界面上的速度分布情况以及油液中摩擦力的分布情况;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油液流速分布与油膜吸附层和常规层的厚度有关,且湿式制动器的制动摩擦力主要是通过不断剪切摩擦片之间的油膜而获得的,而摩擦片间吸附层区域越好,整个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越好,安全性能也越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