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曾被业界公认为是决定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年份,如今大半年已过,阴云似乎越来越浓密。随着四季度车市的即将到来,依赖外部投资的造车新势力在痛苦与希望中苦苦挣扎,命运未卜。遭断崖式下滑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是整个汽车行业里最具争议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发韧于2014年的造车新势力大潮中,群情激奋,纷至沓来者一度高达500余家,全是新名字,新面孔,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经过短暂浮华后,造车新势力企业迅速降至百家左右,市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曾被业界公认为是决定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年份,如今大半年已过,阴云似乎越来越浓密。随着四季度车市的即将到来,依赖外部投资的造车新势力在痛苦与希望中苦苦挣扎,命运未卜。遭断崖式下滑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是整个汽车行业里最具争议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发韧于2014年的造车新势力大潮中,群情激奋,纷至沓来者一度高达500余家,全是新名字、新面孔,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经过短暂浮华后,造车新势力企业迅速降至  相似文献   

3.
<正>汽车的市场竞争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跟传统的模式不一样,"造车新势力"有他们与众不同的一套造车思维和方式。如果说在乘用车市场"造车新势力"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那么在专用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却属于凤毛麟角。在第十五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梁山车展)上,记者就遇到了这样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呈现28年来的首次下跌,四大细分市场销量增幅以两位数率下降,"金九银十"销量传奇时段消失,传统燃油车企受新势力造车、新能源双积分等政策施压。传统车企转战新能源领域,与造车新势力一起面对充满挑战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是个极其严峻的年头,一是2018年市场的经济下行注定让资本家们勒紧裤腰带,造车新势力想要从投资者的手中拿到更多的资金绝非易事;二是新能源补贴的大幅退坡,让这些初创企业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相似文献   

6.
施毓麟 《车迷》2020,(5):34-37
当新能源逐渐变得普及,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涌起,传统车企也加入争夺新能源蛋糕的队列。一时间,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造车新势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连走在最前列的蔚来到现在都还处于亏损状态。在举步维艰之时,小鹏汽车推出了G3520高续航版本,本想着靠着“增配降价”增强下自己的品牌形象,没想到却因此“伤了老消费者的心”。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概念的出现,互联网造车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并涌现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所谓造车新势力,是因为这些汽车品牌之前并非是生产汽车的,而是互联网企业,它们到来是为了抢传统车企的市场。互联网造车,是泡沫还是美好的未来?造车新势力风头正盛随着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汽车行业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新技术应用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8.
正"体验"一词近年来不断被汽车企业提及,几乎所有车企都会强调自身品牌的客户体验,但实际上在体验的"软"、"硬"方面却面临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尤其在汽车行业最"硬核"的产品力上,"有配置无功能,有功能无体验"所表现出来的产品同质严重、创新面窄的问题,依然是笼罩车企产品定义的核心痛点。随着2018年中国造车新势力的入局,以及2019年海外造车新势力在中国市场的爆发,他们独特的产品定义理念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寻求产品体验亮点的新视角。反观传统车企,仍深受传统  相似文献   

9.
造车新势力的冲击,用户运营思维需要被重塑 以往传统车企通过产品力抢占用户心智,说到底靠的就是产品运营.而飞速发展的新能源和造车新势力,除了依靠智能化应用不断推动产品和行业变革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制胜手段就是用户运营.新势力品牌的涟漪式用户运营模式,一度实现了60%以上的客户转介绍率与APP用户日活翻数十倍增长.其在为...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涌现出一批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汽车四化"变革趋势中更加积极拥抱变化,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鲶鱼效应。同时,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造车新势力的发展、问题和挑战做了梳理,希望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1.
CES Asia一直被奉为"黑科技"盛会,伴随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人机交互、车载多媒体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技术+科技"武装的汽车仍然在这场盛会上独占鳌头。在2018年6月13-15日于上海举办的CES Asia 2018上,传统整车厂、造车新势力、零部件供应商与科技公司纷纷展出了各自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正>从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正式实施。对于曾经依靠补贴、快速增长和盈利的中国汽车企业,尤其是那些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未来将是一场生死存亡之战。1.新能源汽车竞争白热化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疲态,销量增速放缓。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令很多企业都将其视之为风口。从美国的特斯拉开始,在我国也涌现出了上百家造车新势力,成为搅动汽车业的"鲶鱼"。可是,当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时,有行业专家却预言,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熬不过2020年。掐指一算,距  相似文献   

14.
朱烨 《车迷》2021,(10):44-47
在汽车领域,像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它们一如新物种,正狂奔而来,席卷了我们的生活. 不难发现,近几年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经历着冰火两重天.有些造车新势力品牌刚刚造势便宣布倒闭,有些品牌完成企业上市成为"头部玩家",销量数据不断刷新纪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造车新势力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头部企业贡献较大."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威马、零跑、特斯拉这七家企业总销量达48.3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28%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北京国际车展,同期在乘用车、商用车展区布展并先后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展商,恐怕只有国内的长江汽车(全称: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了;而长江汽车被视为"造车新势力"一族中较具实力且具有历史底蕴并定位于电动汽车的商用车与乘用车制造企业。2018北京车展开幕日,长江汽车以"传承,创新"为主题,携  相似文献   

16.
2018北京国际车展在一片媒体的吐槽声中拉开了序幕,尽管如此,北京车展仍然占据着各大汽车厂商发布全球新车的重要地位,令人目不暇接;而诸多造车新势力的兴起,也让我们对汽车行业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23,(5):14-23
<正>2月造车新势力榜:理想蔚来强势,小鹏零跑低迷2月造车新势力销量表现有人欢喜有人忧。理想以绝对的优势位列第一,蔚来紧随其后,这两家头部企业均实现了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哪吒同样表现不俗,交付量也突破万辆。相比之下,小鹏和零跑则延续了低迷的态势,同比都出现了下滑。2月,理想交付量达到16620辆,  相似文献   

18.
100年来,汽车产业从未像今天这般百花齐放,但虚假的繁荣并不能代表行业的质变,剥去那些造车新势力以及资本运作的“假新能源车”后,我们看到其实真正在新能源尤其是纯电领域有实质性进步的产品并不多见,奥迪e-tron肯定算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世界汽车》2023,(12):24-25
<正>2015年底,和众多新势力相仿,零跑汽车诞生在互联网的桥头堡—杭州。起初,在那如雨后春笋般的造车新贵中,零跑汽车并不是那么耀眼,朴实无华的发布会在当时挥金似土的PPT造车风潮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如果细细咀嚼零跑创立伊始的一系列规划,就不得不感叹其中的雄才和睿智,从“零”起步,到荣膺2023中国十佳底盘,8年时间成就了“零”跑到领跑的蜕变。  相似文献   

20.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22,(10):22-27
测试地点:中国·北京全新EQE结合轿跑身姿与轿车实用性,开创中大型豪华纯电轿车细分市场,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全面电动”道路上的全新里程碑进入2020年后,新能源车发展突然提速,国际大品牌新能源车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不断摸索中前进的新能源车,国际大品牌已经开始和造车新势力开展激烈竞争——到底消费者需要怎样一款纯电豪华轿车?当驾驶完梅赛德斯-EQ品牌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车型EQE也许会获得更明确的答案。最近开了不少国际大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动车,它们都以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设计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