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最小前出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航渡过程中航母编队反潜防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的战术行动方法及其配置要求,建立了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所需最小前出距离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航母受敌典型潜艇威胁情况下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所需前出的最小距离,可为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的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舰—机协同搜潜必要性的分析,分别提出基于吊放声纳与舰壳声纳、吊放声纳与拖曳线列阵声纳相融合的舰机协同对潜搜索方法,并对舰—机协同声纳的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水面舰艇舰机协同训练,提高舰—机协同反潜作战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声纳系统是海军的重要装备,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潜探测设备。舰用反潜声纳是海军水声设备中用得最多的探测设备。在舰用反潜声纳(主动/被动)中,有基阵安装在舰壳的舰壳声纳和声纳基阵在拖曳电缆末端的鱼形拖体内的变深声纳(VDS)两类。舰壳声纳是早期反潜用的声纳,它具有较强的机动探测能力等优点,但这种声纳也有很多缺点,最严重的是工作时  相似文献   

4.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是编队作战的主要内容和作战样式.本文以常用编队防空队形为例,介绍了编队队形配置原则和编队防空队形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和相对位置表示,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在充分分析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的基础上,结合编队舰空导弹使用安全,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的射击禁区和安全区域.研究了编队舰空导弹安全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5.
《舰船科学技术》2013,(9):143-148
2003年,美国海军将航母战斗群改为航母打击群,编队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执行具体任务时其编成也会有一定调整。本文分析美国航母编队的具体构成,研究在不同护卫兵力规模下,美国航母编队的队形,并分析各种队形设置的合理性。根据美国航母编队队形和各种反潜装备的作战性能参数,分析美国航母编队在远程、中程和近程反潜区的反潜模式和反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文根据新型驱护编队和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利用驱护编队各种仿真模型建立了支持大样本蒙特卡洛随机仿真实验的驱护编队防空作战效能仿真评估系统,基于该系统对不同队形和舰间间距的驱护编队防空作战进行了大样本仿真实验与效能评估。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驱护编队防空作战中比较优化的防空队形和舰间间距。  相似文献   

7.
从水声学的角度结合声纳的作战使用及反潜编队的战术需要,对编队反潜时各平台声纳之间产生干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原冈对利用非技术手段提高水声兼容效能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探讨了驱护舰如何利用舰空导弹,电子战,反潜火箭弹,舰炮,舰载直升机等手段,从不同途径进行单舰梯次防御和综合反导,以提高驱护舰反导能力,还提出了如何利用舰载反潜武器系统进行“水柱”反导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9.
舰艇编队在航渡过程中如何有效防御来自空中对方的反舰导弹的打击对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研究了在敌方反舰平台发射了反舰导弹之后,己方被攻击舰艇编队如何通过编队队形的优化配置使得采用电磁干扰的方式进行反导的效果最优。由于各舰的电磁干扰系统是独立运行的,各舰除了要保证本舰的安全也要保证反舰导弹被干扰之后不会二次捕捉、攻击进而威胁到本舰队的其它舰艇。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代末的一天。在东海某海区,我一支护卫舰队正在作整齐的编队航行。被舰首劈开的巨浪,沿舰舷两侧湍急地流去,在舰尾汇成一条汹涌的航迹。就在这时,各舰报话机里响起了指挥舰的呼叫:“各舰注意,正前方、距离六海里处,发现敌潜艇。编队各舰转向幺五度作战术机动。”不到一分钟,编队各舰以十五度角转向平行地前进了。十五分钟后,指挥舰又发出命令:“各舰以一级战斗状态进入进攻阵位。”不一会,编队马上又变换了队形,以包抄之势,向敌潜艇接近。可是,还未等护卫舰接敌,潜艇已从声纳里消失了。  相似文献   

11.
虚拟样机技术在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气垫船的结构特点,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于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本文将现代虚拟样机技术引入气垫船推进系统特性研究中,对气垫船船体和轴系建模及船体-推进系统的耦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应用本文提出研究方法,对某型气垫船推进轴系进行了动态支承力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港南疆焦炭码头卸车坑地下连续墙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修补措施及当地的特殊的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的影响,从而客观地评价了地下连续墙渗漏水的成因,为选择适当的防渗漏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得到不确定动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固结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反分析法对不确定动荷载作用后地基的固结度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是可靠的,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压电力系统在舰船上的应用给舰船人员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建立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两种不同接地方式人体触电的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于曲线光顺性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数学放样和光顺自动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个经典的光顺定义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改进的定义,同时应用改进的定义导出了船舶线型自动光顺时应遵循的光顺准则。  相似文献   

17.
苏伟  王平义  喻涛  门永强 《水运工程》2012,(11):118-123
通过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对不同坝型、坝长和挑角丁坝的水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冲刷坑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观测到不同结构形式丁坝对河床冲刷地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的坝型的试验数据,提出具有较好稳定性的新型坝身横断面结构形式,并且深入研究丁坝不同坝长、挑角下河床冲刷及丁坝水毁机理.  相似文献   

18.
编队作战需求下舰船修理周期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朱晓军  彭飞 《中国修船》2011,241(4):51-55
舰船全寿命期内的部署和修理活动需要在其修理周期结构的指导下进行,而编队的使用则需要编队内各舰艇的修理周期结构的相互配合,从而使编队拥有更高的部署能力。文章建立了编队修理周期结构的优化模型,考虑了同一舰级下舰艇相互代替使用的情况,更能真实反映编队的部署和修理情况,采用遗传算法对编队的部署能力进行优化分析,实例证明优化后可以显著提高编队的部署能力,为进一步研究编队的部署维修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单舰的修理周期结构上加上了编队使用需求这一约束条件,拓展了研究舰船修理周期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油轮艏部结构碰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碰撞中,船艏是主要作用方.船艏结构的碰撞特性是影响船-船碰撞过程中被撞船舷侧结构损伤程度的决定因素.为减少碰撞事故损失,应从碰撞的观点对船艏结构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研究船艏的碰撞特性的方法及表征船艏碰撞特性的特征量,据以改进船艏设计.根据船艏结构本身的碰撞破损过程,对船艏结构碰撞力与破损深度的关系、艏部构件在碰撞过程中的损伤形态和能量耗散进行了研究,指出碰撞力曲线是船艏结构的一种固有特性.提出了碰撞力面积密度曲线的概念,它可以用于定量表达船艏结构对其它结构的破坏能力.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一艘4万吨船艏的碰撞损坏实例,显示了上述碰撞特征并讨论了提高碰撞数值模拟计算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某斗轮取料机的行走系统由2台Schneider ATV71系列变频器驱动28台SEW变频电机.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电位计掉电和中点漂移后,变频器会收到错误的控制指令,导致取料机误动作,可能致使取料机大臂或斗轮撞击料堆.在PLC里增加对电位计的保护程序,在电位计出现掉电或者中点漂移时,PLC能迅速检测出电位计故障,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