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改进的销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研究电极性对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测量摩擦系数、摩擦表面温升及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随电流和电极性变化的规律,采用EDIX和XRD等手段测量摩擦副磨损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摩擦副在不同电极性下的载流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摩擦副接触区温度升高,接触面软化,切向力降低,摩擦系数下降,摩擦副磨损体积损失增大;受电靴接电源正极时摩擦副的氧化程度和磨损体积损失比接负极时严重;载流摩擦副之间的表面过渡层中的水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氧离子,氢氧根离子流向正极并析出氧气,高温阳极氧化的作用降低了接正极受电靴摩擦副材料表层的结合强度,加剧了材料的磨损,从而改变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2.
就活塞销上涂覆性价比好的磨合润滑剂问题,对取消车用发动机活塞连杆组件中连杆铜套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典型的车用发动机活塞都带有活塞销的销孔和销座。连杆上也同样有一个销孔,高硬度的钢制活塞销穿过这些孔连接活塞和连杆。一般来说,在连杆销孔内紧压一个铜套。铜套的作用是在润滑较差的情况下提供一个与活塞销偶合的接触面,以降低摩擦、磨损及刮伤等。然而,衬套增加了连杆质量[1.2](在保持连杆小头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去掉衬套的连杆小头外径较小,因而较轻),同时增加了活塞组件的制造成本和工艺,而活塞组件的强度并没有提高。在活塞销与活塞销孔,以及活塞销与连杆衬套的接触表面间磨损或刮伤是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在发动机起动时尤为严重。以前的试验已证实,固体薄膜润滑剂可以预防刮伤和磨损,但是,通常都比不上带衬套连杆的成本效率。用Falex公司的试验装置对6种不同的润滑剂进行了试验,试验按照美国材料试验标准(ASTMG77)在环块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监控了摩擦系数、负荷、温度、表面特性、刮痕宽度及磨损材料的体积。根据试验结果,针对2种涂层在16台发动机上进行了无连杆衬套的台架试验和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3.
齿轮是车辆用变速器及发动机的重要部件,要求提高齿面强度及耐热胶黏性等的表面强度,以改善其动力性能及实现齿轮小型化的目标。文章着重介绍了利用软质覆膜以降低齿轮摩擦因数、提高齿面疲劳强度的具体方法及工艺措施;利用硬质覆膜,如类金刚石碳覆膜(DLC),以降低齿轮的摩擦和磨损,提高齿面滚动疲劳寿命及表面强度的实用工艺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国外对公路交通橡胶轮胎磨损粉尘危害的研究,同时阐述了我国关于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外研究成果引入橡胶轮胎磨损强度的定义,并根据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导向轮、稳定轮的运动特性分别确定了其轮胎磨损强度值,制定了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粉尘量的计算公式。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对不同编组长度车辆的轮胎寿命期磨损粉尘量进行了估算,为跨座式单轨车辆橡胶轮胎磨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车轴微振磨损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为减轻新干线电动车车轴轮座微振磨损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压装车轮时使内轮毂端呈悬臂状安装;二是将车轴轮座端的圆角半径由100mm缩小60mm;三是对车轴表面进行感应淬火。要取上述措施后,因微振磨损引起的裂纹发生率大幅度下降。还介绍了在不改变车轮压装状态条件下进行精确探伤的新方法。以及用于镗孔车轴的超声波探伤法和表面SH波探伤法的原理和装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材质闸瓦和车轮滑动摩擦磨损性能,采用M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针对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与车轮钢摩擦环摩擦副,开展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对车轮钢的体积磨损量由大到小对应的材质依次为钢轨钢、粉末冶金闸瓦、合成闸瓦、铸铁闸瓦。用扫描电镜观察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和车轮钢摩擦环摩擦磨损试验后的摩擦环表面形貌,结果显示,摩擦环表面均出现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LH2型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和QU70型钢轨钢对车轮钢的磨损以磨粒磨损为主,高磷铸铁闸瓦和M型粉末冶金闸瓦对车轮钢的磨损以疲劳磨损为主。用能谱仪测试4种材质闸瓦摩擦块和车轮钢摩擦环摩擦磨损试验后的摩擦环表面元素,结果显示,摩擦环表面均发生氧化反应,出现闸瓦材料向车轮钢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轮对滚方式,利用MJP-30A试验机开展了ER8,ER8C 2种高速车轮材料与U71MnG钢轨材料的滚动摩擦磨损试验,对轮轨试样的磨损量、加工硬化、塑性变形规律和伤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R8C试样的平均磨损量小于ER8试样,且ER8C试验组中钢轨试样的磨损量相对较小;ER8C试样的塑性变形层深度远小于ER8试样,不同试验组中钢轨试样的变形层深度没有明显差异;ER8试样的表面裂纹深度与长度、表面剥落层片大小均大于ER8C试样;磨损过程包含了黏着磨损、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等多种机制;ER8C材料的抗磨损、抗疲劳性能均优于ER8材料。建议适当地提高车轮硬度来减缓车轮异常磨耗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热喷涂技术治理车轴钢轮座部位微动磨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轴是铁路机车车辆涉及运输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车轴轮座部位的微动磨性是各种磨损机制共同作用所致,其结果是导致轮座部位出现了裂纹,轮座部位的裂纹状况是决定车轴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车轴抗微动磨蚀的能力,各国铁路部门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目前我国正在研究用热喷涂法来治理轮座部位的微动磨蚀。通过对模拟实验轴有涂层和无涂层表面损伤情况的研究及实物车轴运行状况的研究,发现用热喷涂法治理轮座部位的微动磨蚀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杨英  康建明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283-285
简要分析了大功率中速机车柴油机活塞环槽磨损原因,针对目前正在生产应用和开发的活塞环槽强化处理技术,在给定模拟系统条件下,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现用合金铸铁活塞环与5种表面强化处理活塞环槽的耐磨性模拟试验.试验优选出了适配现用活塞环的中速柴油机活塞环槽强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轮轴过盈配合面损伤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RD2型车轮与车轴轮座接触边缘发生复合微动,配合面的2个接触边缘存在一个宽度约20 mm环状磨损区域,并伴有微裂纹的形成,破坏特征完全符合微动疲劳磨损机制。评述和比较了现有的车轴抗微动损伤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深入研究车轴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JD—1轮轨模拟试验机研究轮轨受污油、污油水混合物和污油水砂子混合物3种油介质污染工况下,不同轴重和车轮速度对轮轨黏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车速为90km·h-1时,污油和污油水混合物工况时的轮轨蠕滑特性相差不大(加水之后黏着系数减小);污油和污油水混合物工况下21和23t轴重时轮轨黏着系数相差较小,而25t轴重时的黏着系数明显比21和23t轴重时的大,但轮轨表面均未出现严重的磨损;在污油水砂子混合物工况下,轮轨黏着系数显著提高,但同时大大加重了轮轨表面伤损;当轮轨受到污油和污油水污染时,轮轨黏着系数均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机械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是一种改变材料表面特性或赋予表面新功能,使之成为功能性材料的方法。例如工件的表面淬火、扩散其他元素、表面涂覆等工艺,能够提高零件综合机械性能,如降低摩擦、磨损,改善疲劳强度等。本文介绍了基于表面处理以降低摩擦磨损的机理,论述了实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具体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运营期极端高温和低温的现场实测数据,对既有温度场边界条件进行修正,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桁梁结构温度场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结构温度场受结构的形式、尺寸和材料特性,桥梁的轴线方向和经纬度,风速风向及大气温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进行其温度场边界条件计算时,太阳直接辐射计算应考虑钢桁梁结构遮蔽影响,对流换热计算应考虑钢桁梁结构中存在双面对流换热现象及风速折减,辐射换热计算应考虑结构表面倾角、流体温度和桥梁结构温度及二者温差的影响;因结构材料导热特性存在差异,钢桁梁温度场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别具有时滞性和横(竖)向差异性,桥梁钢结构和沥青桥面分别约在14:00和15:00达到自身最高温度,且在15:00各结构之间温差较大,最高可达18.4℃;公路桥面、铁路桥面顶板和底板、中间横联与其连接的腹杆连接点是温度差异显著部位。  相似文献   

14.
车辆结构、线路条件及轮对、闸瓦、轨面的匹配关系等决定了轮对踏面、轮缘的磨损状态,而踏面的磨损及异常也加剧了轮缘的磨损,不同的故障产生的机理各异。通过分析地铁车辆轮缘异常磨损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性预防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摩合成闸瓦金属镶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合成闸瓦与车轮摩擦磨损的原理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了合成闸瓦金属镶嵌机理模式为:车轮因摩擦磨损产生的磨粒或碎片附着在闸瓦表面成为金属铝嵌的起始点,当制动过程中有“冷焊”条件时,车轮踏面金属向起始点转移,起台点不断长大,成为金属镶嵌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列车基础制动装置的选型及性能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为解决此问题,特介绍了北美双层电客车基础制动装置的配置及特性。方法:对北美双层电客车的基础制动装置形式、踏面制动单元的特性、盘形制动单元特性和基础制动热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应力分析表明,在盘型制动的制动盘温度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其应力变化梯度较小,制动盘材质性能稳定。热容量分析结果显示,车轮踏面及制动盘在连续2次紧急制动工况下能完全满足设计许可温度。因此,该基础制动装置的性能完全满足列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铝基复合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之间的摩擦试验,讨论了两种材料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说明 两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性符合高速列车对制动材料的要求。最后分析了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情 况,说明了它的磨损是剥落、粘着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微动磨损诱发车轴热喷涂层表层显微硬化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庆复  刘伟  郭少中 《铁道学报》1999,21(5):109-112
研究了微动磨损诱发层状铁素体与奥氏体复相组织热喷涂层表层显微硬化行为及磨损表面形貌特征。带状挤出物的出现是涂层在微动磨损条件下塑性变形的表面特征形貌,多系滑多的滑移带交叉重迭诱发涂层内部产生微裂纹。微动磨损的车轴涂层表层及无涂层车轴表层的显微硬度分布测量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微动磨损塑性变形导致涂层表层显著加工硬化,对涂层抗微动磨损损伤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机车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制造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润滑量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力大小。通过在该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试验,证明试验机性能稳定,测试系统准确可靠,可有效地对缸套、活塞环的不同材质和工艺进行摩擦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机床导轨表面相互运动产生摩擦,导致轨面磨损是造成主要啮合零部件间隙过大、影响产品加工件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修复磨损的几种有效方法,并详细分析了贴塑导轨用料四氟乙烯材料的优点和贴塑导轨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