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概要介绍了气垫船的类型及其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第二代、第三代气垫船的特点和军事应用。  相似文献   

2.
彭桂华 《船舶》1993,(5):37-43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部分民用侧壁气垫船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并对其可靠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实用化技术进展状况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快发展长江高速运的具体建议和船型方案。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用线性化水波理论,建立了双体气垫船兴波的数学模型。在两片体的中心面和压力面上分布Kelvin源,由于两片体之间及片体与压力面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故未予考虑,当片体为方尾时用虚长度方法进行处理,并用帐蓬函数表达片体及压力面分布,使计算简便,并以此数学模型为基础,计算了双体气垫船的远场兴波波形,计算结果与数学船模及实用双体气垫船模(SES4)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这证明了用此数学模型计算双体气垫船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个基于对象模型的气垫船升沉自动控制专家系统。该系统通过先建立气垫压力分布控制的数学模型,然后按照气垫压力布均匀的控制要求设计推理系统。系统在执行推理的过程中,达到气垫船升沉自动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我国侧壁式气垫船在技术上的发展过程,以经过30年的研究设计历史和10年的客运实践证明我国侧壁式气垫船设计和建造技术已趋成熟和规范化,具有相当的水平。并结合我国10年侧壁式气垫船营运经济性,指出只要选择合适的航线及经过合理的技术经济论证,侧壁式气垫船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主要针对气垫船总体优化设计,提出了影响气垫船总体性能的气垫参数,通过寻找气垫参数与阻力性能、耐波性、运输效率、推进效率、垫升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气垫参数影响总体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气垫参数对总体性能的综合影响,以寻求综合性能最佳为目标,提出了气垫参数较为合理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11.
气垫船是利用船上的大功率风机产生高于大气压的空气,把空气压入船底并与水面或地面之间形成气垫,将船体全部或大部分托离水面而高速航行的船只。l959年,英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它从法国加莱出发,在两小时五分钟内成功地横渡了英吉利海峡,一时间轰动了世界。  相似文献   

12.
全垫升气垫船操纵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振幅平面运动机构对全垫升气垫船模型进行了约束试验,测得了作用在船上的水动力,在此基础上用计算机解气垫船操纵运动微分方程,预报气垫船的回转性能,并与实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陈小弟 《船舶》1998,(6):4-5,11
本文简要叙述了气垫船的原理、应用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交设计法在双体气垫船初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在初步设计中,用正交设计法确定双体气垫船的主要要素:排水量、主尺度、气垫压力、船型系数等。  相似文献   

15.
16.
姜忠涛 《船舶》2012,23(5):1-6
美国海军研究署(ONR)2006年启动可变船型气垫船(Transformable Craft,简称:T-Craft)项目,用于海上基地的高速连接舰。第一阶段研究主要开展初步方案论证及技术风险分析等;第二阶段研究自2008年初开始,包括关键技术研究、方案设计和模型试验等。文章主要介绍在合同第二阶段,Alion公司及TMLS公司对该船型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20多年来在开发中型侧壁式气垫船的过程,即从薄侧壁、小气垫长宽比、较大的压长比和较为复杂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代气垫船,发展到薄侧壁、大气垫长宽比、小压长比的第二代气垫船,直至厚侧壁、大气垫长宽比、小压长比和较为简单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三代气垫船的历史过程。并说明了第三代的719Ⅱ艇(即“鸿翔”号)具有经济、实用、可靠、结实的特点,适宜于向大型海洋双体侧壁式气垫船过渡。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