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搜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救助海上遇险的船舶和船员,在大风浪等恶劣海况情况下,海上航行船舶遭遇危险的几率会相应增大,救助工作的难度也会极度加大,因此研究大风浪条件下开展搜救工作的有关问题,有效运用合理技术手段,提高在恶劣海况条件下的搜救成功率具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有效的海上人命救助,海事搜救部门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搜救应急通信体系:文中介绍一起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收到海上人员落水报警,通过发布英文航行警告与过路的外籍船舶及时建立起应急通信后,成功实现人命救助的案例,阐述了建立应急通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立搜救应急通信的方法、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搜救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切实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提升温州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积极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体现海上搜救工作的社会共同性,确保海上救助行动快速、及时、高效。针对目前温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基点配布不合理、搜救力量配置不足的现状,本文将对如何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的沉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海上航行安全和人命救助的高度重视。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各国政府,特别是沿岸国政府应对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及航空器提供搜寻救助服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认为,搜救工作专业化、专门化问题在海难的成功救助中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沿岸国政府完善的搜救装备和恪尽职守精神,不仅体现了对国际公约的承诺,关系到政府的声誉、国家的对外形象,也关系到自身的稳定和进步,关系到海上交通、渔业、旅游、海洋资源开发等海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艳玲  李鹏  程学涛 《中国海事》2012,(11):F0003-F0003
10月23日至25日,第17届中日韩俄四国海上搜救操作级别会议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四国以及国内相关海上搜救机构的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会议回顾了四国在过去一年间的搜救案例与搜救合作情况,探讨了未来搜救协调与联合演习的运行机制,并对渔业船舶的航行安全与搜救问题、防污染溢油应急问题、防台风问题以及大型客滚船救助技术等事项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期间四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立志  刘晓红 《水运管理》2006,28(10):36-39
概括介绍我国海上搜救体系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从海上救助立法、搜救队伍建设、救助经费筹集等角度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海上搜救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救助船舶进行海上搜救时的自身安全,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常见的4类救助船舶为代表性船舶,考虑风、浪、流和能见度等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大量的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救助船舶南海海上搜救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在不同气象海洋环境条件下,救助船舶在航行和实施救助过程中自身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南海的实例分析显示其效果良好,此方法可较好地对救助船舶的风险程度进行直观的描述,可有效地为搜救指挥和船舶驾驶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相似文献   

8.
海上搜救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承担海上遇险人员救助的义务。本文通过对"7·27"海难搜救的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海上搜救工作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07,(1):64-67
一、英国实行的大搜救管理模式英国搜救工作实行大搜救的管理模式,包括对海上、陆地和航空器遇险人员的搜救,具体分为:英国近海、远海和海岸线海上搜寻和救助;英国陆地和海上民用航空搜寻和救助;内陆搜寻和救助。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海上救助分级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上救助分级体系概况从我国现有的与海上救助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关于海上救助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搜救预案》)中体现出的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二是针对某遇险事件的海上救助事故性(主要是危险性)分级。(一)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搜救分支机构三级搜救指挥协调机构组成的海上救助主管协调机制,因此,我国海上救助的分级中存在着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我国《搜救预案》中提到的海上救助行动的分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珠海海上搜救体系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目前珠海海上搜救工作的基本现状,从海上搜救装备配备、通信保障、搜救效率、救助经费筹集等角度对如何完善珠海的海上搜救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共接报、处置水上险情2177起,组织、协调船艇8600艘次、飞机402架次参加海上搜救行动,成功搜救海上遇险船舶1721艘、人员18712人,搜救成功率达96.7%。”在2012年1月10日举行的2011年海上搜救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爱平说,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切实履行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职责,实现了海上搜救工作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3.
结合“5.7”空难谈海上搜救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搜救是《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赋予我国的神圣义务,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也有明文规定。如何认识海上搜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履行国际公约、保护海上人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9年2月1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全面实施。这意味着所有配备GMDSS设备的遇险船舶都将通过GMDSS系统向搜救中心和附近航行的船舶发出遇险报警。由于报警设备的设计和船员素质的问题,搜救中心接收到的船舶遇险报警中,存在着大量误报警,增加了搜救中心的工作量。因此,正确、及时的区分报警与误报警对减轻搜救中心工作人员和搜救船舶的工作量,对海上遇险人员获得及时有效的救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渔商船数量和密度不断增加,导致海上船舶交通事故频发。海上搜救是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浙江省海上搜救工作中,搜救志愿者队伍因其快捷、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救助力量已成为我国海上搜救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2月14日起,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据悉,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海上人命救助无偿且优先于财产和环境搜救的基本原则和搜救体制。海上遇险人员有无偿获得人命救助的权利,人命搜救优先于环境和财产救助。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海上搜救中心,负责海上搜救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同时,  相似文献   

18.
李岩 《水运管理》1998,(3):18-21
海难救助是海上运输中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为了航海贸易的发展,立法者考虑希望通过制定救助法律,达到鼓励人们去救助危难中的船舶的目的。由于救助行为的环境、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在救助过程中和《1997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的运用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法律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港监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须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及救助分中心,全国性救助机构须全面协调救助服务,协调所需设施,包括各中心都须有适当通信设施,还须指定国家服务机构作为救助单位。《公约》还规定缔约国搜救机构作出必要的安排,为在其海岸附近的海上遇险人员提供适当的搜救服务并划分搜救区域以利分工。国家之间的合作也由批准国的救助中心协调其工作。《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在其运用的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下所批准其他缔约国的救助单位,为了搜寻发生海难地点和救助遇难人员的目的立即进入或越过其领海或领土,在此情况下,只要可能,搜救工作须由批准国搜救中心协调其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就是我国按《公约》要求建立的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各地的分中心是它的派出机构,负责本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31日,沧州市海上搜救工作会议在沧州市渤海新区召开。据沧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沧州海事局局长班宗生介绍,截至12月底,2013年沧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搜救行动10起,协调救助飞机2架次,组织搜救船舶106艘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9艘,救助遇险人员59人,救助成功率100%,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  相似文献   

20.
3月23日,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山东烟台举行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备忘录》旨在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海上搜救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中韩水域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行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