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针对性地管控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通过引入事故发生率、环境影响因素和事故后果等3大因素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构建通航环境综合风险评估模型(ARERAC模型),选取相应的风险因子作为评估指标,以芜湖海事局管辖海域为例进行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评估。结果表明:运用ARERAC评价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芜湖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存在的风险源,指导海事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源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事前防范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沿海港口位于海陆交界地带,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提高港口建设的生态适应性。本文以沿海港口建设期生态适应性评价为目标,通过分析生态港口内涵及实现生态港口建设的途径,设置了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层。根据港口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及环境保护措施,设置了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形成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沿海港口是江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接沿江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资源。"十三五"时期,国家出台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并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同时,江苏也积极建设通州湾新出海口,推进港口、航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沿海港口发展创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系列战略规划引导和经济发展支撑下,江苏省沿海港口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由于LNG及LNG船舶的特殊危险性,对LNG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可以为驾驶员在LNG船舶航行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借鉴,有效避免风险较大的风险源,保障LNG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张守国 《水运工程》2011,(10):63-65
目前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沿海港口建设正在迅猛开展。港口吞吐量的预测对于港口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港口和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可能影响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的若干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过去10年影响港口吞吐量的最关键因素,剖析了江苏港口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影响机理的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模型对江苏港口吞吐量进行验证分析,模型为江苏沿海港口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水力式升船机是高坝通航建筑物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内外没有运行经验可供借鉴。为保障水力式升船机安全可靠运行,针对重要风险源风险评价的模糊性难题,通过构建水力式升船机重要风险源因子事故树,辨识水力式升船机运行风险因子及其逻辑关系,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水力式升船机运行安全重要风险源风险分析方法。以景洪水力式升船机为例,定量分析风险因子的风险等级,对水力系统、机械系统重要风险源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风险,可为水力式升船机运行风险预警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长时间以来,高速公路作业的安全事故问题一直都是该领域当中的一个重点课题,高速公路建设的危险源是导致项目作业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文章首先阐述了风险源控制策划基本过程,总结了高速公路施工主要风险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防控对策,有效地控制了施工场地当中的风险因素,防止了在项目中出现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8.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港口发展战略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学军  岳巧红 《水运管理》2007,29(1):25-27,30
从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沿海港口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在江苏北部连云港港实施“以港立市”、区港联动,中部盐城港口群大力完善港口物流体系,南部港口以南通港为核心实施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邮轮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国各大沿海港口开始了兴建邮轮母港的举措,而很少有对母港生态智慧设计的思考。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明确生态智慧的核心理念,随后对东京、横滨、长崎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港口及邮轮码头的生态智慧设计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我国邮轮港建设的生态智慧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沿海港口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投资、运输需求、功能创新、短板差距等维度,总结“十三五”期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十四五”期社会经济发展新环境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和要求,研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沿海港口需求趋势,从强化枢纽能级、提升品质、创造价值、融合开放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与建议,为我国沿海港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荆晓 《中国水运》2011,(10):28-29
本文引用风险管理理论,对水上交通风险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论述并着重介绍了风险评估的简易方法,提出了水上交通风险源管理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源是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中造成未来结果不确定性或危险情况发生的因素。作为水上交通主管部门,及时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估,找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确保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地铁明挖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各种施工风险。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主要风险源识别进行分析,然后对主要风险源管控和应对措施进行了讨论,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正在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物流服务中,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许多沿海港口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首要选择。分析了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的内涵,提出了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的构成框架,建立了基于模糊物元的沿海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对我国大陆沿海典型港口的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的实证研究。实证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物元理论进行沿海港口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评价是十分有效的,该方法计算比较简便,论证结论客观、合理,对促进我国大陆沿海港口物流服务环境的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港口有效通过能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我国沿海港口承担着南北物资交流和对外贸易运输的双重任务,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沿海港口吞吐量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始终保持着对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供应的较高压力,使沿海港口目前  相似文献   

15.
方然 《水运管理》2000,(12):2-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贸运输和内贸沿海运输需求的激增 ,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建港高潮 ,沿海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成倍地扩张 ,沿海港口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位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迄今 ,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所形成的“瓶颈”现象已经逐步缓解 ,港口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世人有目共睹。但是 ,我国沿海港口大规模发展的历程相对较短 ,社会各界甚至包括交通行业内部对沿海港口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港口货物换装、集散等运输功能的认同上 ,而对沿海港口在国…  相似文献   

16.
船舶溢油事故已成为导致海洋污染重要的因素之一,采用科学方法对船舶溢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将船舶溢油风险分为操作性溢油风险与事故性溢油风险两类,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与借助专家经 验识别风险因素,构建了船舶溢油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和条件概率表CPT,并利用HUGIN软件进行了概率推理和风险因素灵敏度分析,定量评估了船舶溢油风险,找出了影响最突出的风险因素.将贝叶斯网络模型应用于我国沿海港口水域,得出两类船舶溢油风险概率分别为0.013 8和0.000 3,指出了加燃油、装卸油品、人员疏忽和船舶密度等风险因素对船舶溢油风险影响最突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沿海港口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投资、运输需求、功能创新、短板差距等维度,总结“十三五”期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十四五”期社会经济发展新环境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和要求,研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沿海港口需求趋势,从强化枢纽能级、提升品质、创造价值、融合开放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与建议,为我国沿海港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全国沿海港口码头综合通过能力和全国沿海港口2001—2005年建成投产项目情况,初步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和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沿海港口发展和建设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荆州长江大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现状,从通航环境风险源及船舶、管理风险源分析入手,提出科学的监管方法和对策,以确保大桥水域船舶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20.
邓晶  刁承泰 《中国水运》2007,7(8):187-189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包括数量生态位模型、生态位扩充压缩度模型、生态位熵模型,对都市区1998-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都市区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地生态位差较大,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更加剧了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速度和强度。(2)就生态位变化而言,都市区内各个区县又有所不同,北碚、巴南、渝北区农业用地生态位较高,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建设用地生态位较高。(3)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