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城镇公交线网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城镇公交线网布局不合理,层次结构不明显,线网重复率高,线网密度和覆盖率低等问题,基于客观性、可行性、实用性的原则,给出了城镇公交线网优化的思路、步骤及方法,从公交线路的优良度排序、区域分布特征、与轨道和枢纽的接驳、居民的反馈意见及公交运输部门的利益均衡等方面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评价。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很好的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公交线网优化研究模型求解复杂、可操作性不强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法:从分析乘客对线网的需求意愿入手,获取线网优化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建立平衡乘客及公交运营企业利益的系统成本最优模型。最后以济南为例,验证方法的可操作性和优化结果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3.
从公交客流、公交运营成本及财政补贴三个方面介绍公交线网重构的必要性,随后介绍其他城市公交线网重构的成功经验,总结国内城市公交线网重构的方法和思路,以东莞市莞城街道公交线网优化为例,介绍了具体公交线网重构的案例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禁忌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公交线网优化目标函数和关键约束条件的分析,从乘客利益、企业效益及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以公共交通效率最大化为总目标,建立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在分析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传禁忌算法的公交线网优化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银川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中,结果表明该算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大中型城市品质化、差异化的公交服务需求,以及公交线网普遍存在的功能同质化、运转低效等问题,从公交网络结构、组织节点等方面提出了公交分层次网络模式及规划方法。结合南宁市2013-2015年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在介绍公交线网规划思路基础上,以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区域,重点论述区域公交发展现状与问题、线网规划思路、规划方案以及实施效果。提出一体化的公交分层次网络模式、规划方法及实践案例,可为大中型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城市公交线网分级规划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客运交通也应实现城乡基础上的公交一体化.由于城市形态不同、城镇发展水平不同,带来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由此,提出公交线网分级规划的思考.本文采用城市公变线网三级划分方法,并提出了骨干公变线路的走向搜索法和分级线网规划方法;最后根据公交线网分级规划的特点,提出一组评价公交线网分级规划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整体研究,给出其优化的主要内容、优化原则以及线网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公交线网优化的约束条件和三大优化目标,并给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使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定量化,同时建立公交线网整体优化的模式,并对其进行讨论和评价,有助于提高城市公交线网的优化效率,同时可使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定量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新城的公交线路大部分是从城乡客运班线发展而来,网络整体性较差。本文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针对其公交线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发展形势,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创新线路客流特征分析方法,因地制宜制定线网分层优化标准,实施线网重构,提出循序渐进的线网优化实施计划。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城市新城推进公交线网优化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通过对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的启动信息来源进行科学分类整理,着眼于常规公交调整触发机制、调整优化方法和调整实施方案,建立启动评价体系对公交线网进行评估,准确把握公交线网调整的时机,建立一套有序、科学、可操作的常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线网调整的评价、决策、操作流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新增公交线路的客流量、运输成本的分析,以及新增公交线路所带来沿线区域公交线网的经济效益的测算.建立城市公交线网新增公交线路经济效益的数学模型,不但有助于分析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的利益,而且还有助于结合城市的交通系统进行区域沿线公交线网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后,城市公交线网需要大幅度调整,中心区的公交线网会有结构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东京、巴黎的中心区公交线网的规模、结构和线路布设等特征.借鉴东京、巴黎的公交线网布设经验,结合上海市中心区公交线网的供需特点,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区公交线网3种调整策略:减少...  相似文献   

12.
在新城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对于新城交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新城交通需求的特点提出轨道交通、公交快线、公交普线、公交支线、公交枢纽的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提出新城多层次公交网络体系规划的原则,对制定多层次的新城公交线网规划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交优先是提高城市中心区道路设施利用效率、改善交通环境的有效方法,确定中心区合理干道网密度是满足公交运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城市中心区交通需求特征和公共交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系统层、设施、运输组织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中心区道路网密度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公交优先下公共交通与道路网的关系,考虑公交线网布设和运行的要求,并以公交站点覆盖率和最佳公交线网密度两个主要指标为导向,研究并提出了中心区干道网合理密度和间距推荐值. 该研究提出的干道网密度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心区公交运行,落实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4.
公交优先是提高城市中心区道路设施利用效率、改善交通环境的有效方法,确定中心区合理干道网密度是满足公交运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内容. 本文在分析城市中心区交通需求特征和公共交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系统层、设施、运输组织和交通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中心区道路网密度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公交优先下公共交通与道路网的关系,考虑公交线网布设和运行的要求,并以公交站点覆盖率和最佳公交线网密度两个主要指标为导向,研究并提出了中心区干道网合理密度和间距推荐值. 该研究提出的干道网密度能够较好地满足中心区公交运行,落实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协调好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快速公交功能定位、发展规模以及网络布局至关重要.以武汉为例,从公共交通客流需求、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条件等方面展开研究,借鉴国内外快速公交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确定武汉应选择“BRT与轨道交通互补、高效衔接”、共同作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线网密度匡算法和客流需求量匡算法提出了武汉快速公交发展合理规模,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上,从点、线、面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跨区骨干、镇内联通及远城过渡三种线网层次的网络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网络和常规公交网络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乘客在两网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有助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协同运营。然而,以往的研究通常只对单个网络出行进行研究,未考虑到出行完整性。针对此不足,基于多源数据融合、轨道与公交网络拓扑融合,提出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完整出行提取方法;复杂网络中方式选择的本质是路径选择,因此在构建耦合换乘站点的公共交通复合网络基础上,建立5种考虑多种因素组合的多项Logit选择模型,以分析在复合网络中对乘客出行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组合;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某工作日的公共交通网络及刷卡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完整出行的选择模型优于基于出行阶段的选择模型;通勤者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上的方式选择行为与考虑在车时间、候车时间、换乘时间、换乘次数的出行总时间及票价因素显著相关,且出行总时间的影响更大;换乘、候车时间对通勤乘客在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中方式选择的影响较低,通勤者更加偏好出行总时间短的路径。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轨道与公交的协同程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公交调度是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公交调度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是提高运营调度水平、增强公交吸引力的关键。本文设计的客流统计分析系统,是基于数据库开发的JavaEE应用系统。属于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更科学,更客观分析历史数据,为公交调度提供参考,从而达到车辆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18.
小城市近期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城市公交发展特点,在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下,提出可行的线路调整和运营优化方案,对于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缓解公交企业运营困难具有重要意义。引入“诊断指标标准值”的概念,提出一种从系统全局角度按照“先主后次、滚动推进、不断优化”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法。以衢州市为例,通过对IC卡、公交出行OD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公交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需要进行线路优化调整的对象,结合逐条线路布局与运营优化技术和方法,形成近期优化调整方案。同时,对方案实施层面进行设计,制定实施计划,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典型的层次结构特点,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协调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营状况。以城市轨道交通为出发点对其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进行评价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对公交线网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南京市地铁2号线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中,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