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和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于10月12日共同主办了“城市交通排堵保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排堵保畅的思路、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12,(5):94-94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承办的《信息环境下的交通调查和模型交流会》于2012年9月21日在上海召开,学会副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出席并致辞,会议宣布了即将筹备成立交通模型和信息学组的消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20多个城市的相关单位,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业内著名专家进行相关主题发言: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陈必壮副所长题为《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和模型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演讲指出,在传统调查技术方法日趋成熟的同时,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将呈现信息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15—16日,“大城市及区域交通模型研讨会”在上海市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分会和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位交通及相关行业同仁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交通模型研发及应用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和交流,也是城市交通行业一次重要的学术会议,由于篇幅所限。本刊特汇编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北京市各种类型、各个层面的城市交通规划缺乏统一梳理和分析、规划体系不健全的现状,首先,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主要城市的城市交通规划层次体系,梳理了北京市目前各层次、各类型的城市交通规划的制定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然后,提出了包括战略规划、 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实施规划、运行管理规划等内容的多层次的北京市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分析了其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推进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形成和完善的编制机制及措 施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发挥超(特)大城市及其所在城市群、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对链接国际、服务国内的双循环支撑作用,2021年4月22日,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2021年第1次(总第26次)常规研讨会在上海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双循环视野下的特大城市交通'十四五'发展思路".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会议围绕"十四五"期间超(特)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所涉及的国际交通、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城市交通和城市更新、规划指标、碳达峰和碳中和、数字转型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的规划,而城市的规划又影响着城市的交通规划。本文对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关概念、城市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进行分析,并通过例举宁杭高铁宜兴站的规划、重庆鱼洞的换乘枢纽两个具体案例.分析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慢行交通规划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  陈小鸿  胡显标 《城市交通》2010,8(1):44-52,80
目前,中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慢行环境日益恶劣,亟须开展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讨论了国内外城市交通模式及慢行交通保护战略,并从城市交通规划对慢行交通关注的缺失、城市交通管理缺乏人人性化评判依据,以及干路机非冲突造成慢行交通安全隐患等角度解读了慢行困境与规划反思。指出明确慢行交通地位、保障慢行安全与便捷、保护慢行活力应成为慢行交通规划的重要目标。据此,以上海市为例,介绍了机非分离规划、步行过街设施规划、自行车廊道网规划、宁静步行系统规划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8.
张玲 《交通标准化》2010,(23):240-241,156
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的定义以及对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划分,得出交通规划的步骤,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结论:城市交通规划是在了解城市交通形态和土地利用的情况下,研究城市交通设施规模、布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综合各种交通建设、政策、管理措施改善城市交通系统,使之适合城市将来发展需要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交通规划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了新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形势和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的责任。城市交通规划是公共政策,要面对能源、土地、环境、政策等新情况,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提出要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交通引导、紧凑型城市发展等几个方面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以及要落实公共交通优先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规划模型是辅助城市交通规划、决策的重要分析工具,通过定量预测、动态模拟保证了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视性.文章系统回顾了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发展历程,从功能特性、结构要素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规划模型的现状,并对城市交通规划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规划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娟 《城市交通》2007,5(6):44-48
在分析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后评价的必要性和作用。在一般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城市交通规划后评价的含义、特点、评价机制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适合城市交通规划后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后评价的角度对城市交通规划进行研究,不仅对提高城市交通规划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新形势下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描述了中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的现状,并以上海市、武汉市以及重庆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演变历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现状情况,分析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不断地重新调整;最后,指出了轨道交通运营、规划及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交通规划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分析现有信息管理方法的不足,论述了城市交通规划信息平台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提出了利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城市交通规划信息平台的基本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扩展设计。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缺陷.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明确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概念,设计了以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体系框架与层次.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体系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缺陷.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下,明确了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概念,设计了以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理论体系框架与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问题和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江评 《城市交通》2006,4(3):33-37,4
系统回顾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历史上看,影响城市交通供给和效率的社会、经济、行政体制、发展政策等因素未能得到很好研究。为此,需要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国际交流和典型个案研究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启动的一年,是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年.盘点200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协同总体规划修编、"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城市交通发展趋向,城市交通规划从编制阶段、模式与侧重都有了新的变化,区域交通规划、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近期交通规划等层面交通规划的发辰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期城市交通规划的作用更加突出,如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降低城市化、机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等等,其中公共交通优先成为2006年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旋律,使得城市交通走向更加持续、更加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2006,4(3):46-46
为实现江苏省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全省城市交通规划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于3月31日至4月4日在南京市举办了2006年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培训。本次培训是江苏省建设厅继2005年度成功举办全省城市交通规划培训后又一次面向全省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干部及技术人员举办的集中培训。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再次承办了本次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特点和居民出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结合新时期城市交通内涵的发展,探讨了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新形势.从理顺交通管理体制和规范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角度,分析了交通规划的制度前提;从规划前期的基础研究、交通模型、交通信息化、一体化交通规划及交通流组织规划等方面阐述了改进交通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应重视对规划实施保障和实时交通运行状况评价的研究和实践.编制好城市交通规划,将对新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交通枢纽的规划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伟  高永 《城市交通》2005,3(1):20-2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各大城市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交通枢纽,急需相对应的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支持。在此背景下,重点研究了城市交通枢纽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现状,结合西直门枢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城市交通枢纽规划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总结了城市交通枢纽的基本规划方法,并提出了在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