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的分析,这些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是评价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问题,因易受到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基于突变理论的模糊动态评价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分别计算出不同时期办理站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对办理站安全状态的模糊动态分析与评价.示例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是铁路安全运营与合理配置运力资源的关键,涉及路网分布、环境保护、设置地点、运输供需平衡、应急救援等多个因素。本文从成本与风险出发,分析影响危险货物办理站配置的因素,建立危险货物办理站配置的多目标0-1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成都及周边配置危险货物办理站为例进行计算,得出成昆线上成都...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确定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的风险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运营的特点及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了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及附属设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弥补现有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网络的铁路危险货物专用线风险评价模型,并将训练后的模型应用于中石油某线路的风险评价,确定了该线路的风险等级.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假设合理,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中间站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间站是铁路运输最基层的生产单位,其投入产出的效果关系到铁路运营的收入,因此对中间站工作效率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很有必要.结合中间站运输生产的特点,选取了一系列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某车务段所辖办理货运业务的12个中间站进行评价,并对各中间站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益、松弛变量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各中间站工作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RocFall数值模拟软件,划定落石威胁范围。危岩的自稳能力和致灾能力是导致崩塌具有危险性的两个先决条件,据此遴选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进行相对重要性排序,结合层次-集对分析法求解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综合指标评价法建立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并根据最危险原则法将崩塌区分为极高危险、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4个等级。将此方法应用于巫山望霞危岩,评价得出望霞危岩属于高危险,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在对铁路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装载加固、线路参数、管理水平3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立阔大货物运输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各运输方案与标准运输方案的一致性程度,进行方案比选。通过成都至北京的铁路阔大货物装载加固的安全性分析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均衡性问题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提出基于熵值法和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城轨线网客流均衡方案.基于网络运输能力瓶颈车站和瓶颈区间理论,建立客流均衡评价体系,以熵值法为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多项客流均衡方案进行评价.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实现主客观评价方法的科学结合,评价结果更合理准确.同时,以上海市地铁网络为例,针对多个客流均衡方案,利用仿真预测各方案的客流均衡性数据,基于此数据得到多方案的均衡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站信息诱导系统服务质量与旅客集散换乘效率密切相关.本文从规范性、实时性、连续性、美观性和无障碍设计等方面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指标的模糊因素,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铁路枢纽站旅客离站信息诱导系统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系统评价模型得出的结果较合理、客观,对决策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运输管理部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出利用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将某范围内的所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按照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类。从企业"意识政策-硬件管理"的纵向角度选取评价指标,基于此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法对某地区所有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安全等级评价;结合这些企业近年来出现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聚类分析方法能准确将企业按照安全等级的不同进行分类,对运输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车站人员服务、技术设备和站内环境等角度出发,建立了铁路货运站服务质量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业务范围、服务价格、货站环境、服务效率、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货物在站停留时间。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经实例计算验证,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货运站的服务质量,操作简便,结果比较可靠,而且所得的综合评价值可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服务质量状况,这对铁路部门提高货运站水平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影响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5方面主要因素,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基本原理及评价方法建立危险品运输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模型和具体算例验证该评价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特点综合考虑运输径路选择过程中涉及的费用、事故风险、事故产生灾害、事故后补救能力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径路选择问题.重点探讨了指标体系的建立,隶属度函数,权重的确定,并结合具体实例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实际验证的结果表明,论文所提出的方法较为实用,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径路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危险品运输经营安全的现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建立了危险品运输评价模型的指标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并通过专家评估构造评价矩阵,最后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到危险品运输企业的安全评价中,得到危险品运输企业的安全等级。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好,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危险品运输安全经营的现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车辆、人员、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危险品运输三级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中的1~9比例标度准则建立判别矩阵,确定各级评价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对指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证明,所构建的指标合理可信,完全可应用到危险品运输的安全评价中。  相似文献   

15.
影响铁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路线选择的因素涉及管理、环境及设备等方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路线选择模型及算例分析可定量分析路线选择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周鹤 《交通标准化》2013,(2):121-125
影响铁路危险货物安全运输路线选择的因素涉及管理、环境及设备等方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路线选择模型及算例分析可定量分析路线选择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彭建华  耿红 《交通标准化》2020,6(2):101-108
为预防和减少我国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现象,基于安全相似系统学原理,调查分析了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的常见情形及其原因,探讨了航空、铁路和道路三种运输方式下对于危险品瞒报谎报问题的解决方法,借鉴其经验,结合水路运输实际,提出了解决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航空、铁路、道路危险品运输与水路危险品运输具有较强的相似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品瞒报谎报问题,航空、铁路、道路危险品运输在行政执法、法规制度、安全培训、信息公告、数据分析、举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解决水路运输危险品集装箱瞒报谎报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水平,提出用事故次数、事故联动系数、月均事故率作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态势评价指标,对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态势进行时空分布特性聚类分析,将国内高速铁路的线路运营现状分为危险、较危险、一般、安全四个等级。以2013—2015年存在运营安全风险的高速铁路线路运营事故数据为基础,利用BP (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神经网络具有较强非线性拟合能力的特点,建立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态势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除京沪线、达成线、福夏线、胶济线外,其他高速铁路线路安全运营水平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