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规避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读写器质量问题产生的运营风险,保证运营水平及运营效益,提出读写器测试方法。对轨道交通专用读写器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测试方案,分析轨道交通专用读写器在实际运营环境的通用、功能需求及兼容性需求等技术要求,并针对技术要求提出详细测试方法。此测试方法完整可靠,可保证读写器性能、功能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2.
伴随江苏省内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规模的大幅扩张及运输能力的显著提升,旅客对全程出行链互联互通的需求日益凸显。同时,各层次轨道交通在运营主体、技术特征、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差异也对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营管理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多层次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在综合考虑协同运营需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从运营管理、票务及信息服务、协同组织3方面提出适合江苏省的多层次轨道交通协同运营方案,以期为江苏省建设融合开放、高效智慧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实现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轨道交通枢纽运营管理一直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原有的车站管理模式,按照目前上海网络化运营管理的特点,设置新建枢纽和既有枢纽的运营管理架构,并着重对新的运营管理架构下如何实施枢纽站的行车组织、客运组织、应急处置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外典型大城市市郊轨道交通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纽约、柏林、巴黎、伦敦和东京5个城市的市郊轨道交通的线网特征(线网发展、线网特点、车辆运用及供电技术),以及线网运营以及线网客流等发展情况,从中找出发展规律和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市郊轨道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建议:重视市郊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前做好规划;市郊轨道交通车站应根据沿线客流的需求布设,运营组织应有较大的灵活性,以提高运营效率;由于郊区的建筑密度较低,存在设置较高电压线的防护空间,应尽可能采用城市铁路系统制式.  相似文献   

5.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特点分析,引入图论的方法,建立了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可靠性评价模型.用该评价模型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网络节点破坏后对各出行路径的影响情况,同时采用节点删除法得到了各车站重要度权重.研究结论可以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人员、设备及管理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网络中各点事故后的客流组织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固定设施维修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体系,也是目前率先采用独立运营管理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网。围绕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特点,探索性提出了适应珠三角城际特点的一套基础设施维修组织架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省单独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运行速度、车辆选型、运营组织模式等既不同于地铁制式,又不同于国铁制式,现行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用,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需要另行研究选定。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特点、运营特点、车辆选型和服务功能,参考现行有关轨道交通的设计规范或设计暂行规定的原理、原则、理论依据和计算公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有关参数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城市的能耗大户,降低能耗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和运营实践,围绕列车运行,从行车组织、进出站运行控制、停站时间调整、列车运行控制等多方面、多角度对可能的列车运行节能措施进行总结提炼。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运营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将不对称运行图编制、单向加车、精细化行车组织、利用配线接发车、合理的运营裕量取值等纳入到措施中,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岛市地区气象条件和轨道交通11号线运营需求技术分析,结合其他城市变频车辆空调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变频车辆空调可变制冷量、除湿控制、节能舒适的技术特点,对青岛轨道交通运营车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在青岛地区采用变频热泵车辆空调来满足青岛海洋性气候,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绿色、智能、舒适的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本书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重点对地铁运营管理进行了表述和分析,内容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沿革、设施设备、运营计划、列车运行图、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运营调度指挥、行车组织、车辆基地作业组织、运输能力及能力加强措施、客运组织管理、票务管理、换乘管理、安全管理等。可供高等院校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茂县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及其影响区所遇到的挤压性变形问题,通过对1号斜井及左洞前期施工变形统计分析,以及现场锚杆施工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锚杆施工工艺的改进措施,并开展长期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锚杆工艺改进前,1号斜井和左洞收敛均值分别为689.2 mm和624.8 mm,且1号斜井变形不收敛,左洞收敛时间达6个月;锚杆工艺改进后,左、右洞水平收敛均值分别为320.4 mm和141.2 mm,相比左洞工艺调整前分别下降77.4%和40.6%,且收敛时间缩短至约4个月;按"孔腔通畅+非收缩浆液+可简单验证和不可逆转灌注满浆"的思路综合性改进锚杆施工工艺可显著提升锚杆质量,发挥其在抑制隧道挤压性变形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伤损,以影响运输效率最小化、作业效率最大化为原则,提出钢轨切割、轨道板移出、砂浆清理、钢垫梁临时支撑、伤损支承层修复、轨道板复位和砂浆层灌注的作业方案。并以关键工装钢垫梁为研究对象,进行承载能力静载试验和有限元数值分析,论证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在钢垫梁临时支撑阶段,采用视频监控及动力学监测技术手段,实时监控线路状态,保障施工安全。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能在天窗时间内完成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支承层伤损修复,有效改善线路高低不平顺,恢复无砟轨道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铁五院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优化改进设计成果("改进型"LVT)以及蒙华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传统型"LVT)设计图纸,在实验室分别制作"改进型"和"传统型"LVT的1:1足尺试验模型,开展落轴冲击作用下,"改进型"和"传统型"LVT减振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型"和"传统型"LVT的钢轨加速度基本一致,而"改进型"LVT钢轨至支承块、底座板至地面的衰减率优于"传统型"LVT,"改进型"LVT减振效果可达4~5 dB;"改进型"LVT钢轨加速度第1和第2振动周期最大分别减少32.2%和30.0%,且第3周期加速度幅值不明显;"改进型"LVT整体弹性系数最大减小27.4%,而阻尼系数最大增大58.2%;"改进型"LVT支承块主要频率降低约6%,道床板、底座板以及地面主振频率降低约40%。试验结果可为"改进型"LVT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站场总体布置图绘制时多耦合约束的难点,基于分阶段处理耦合约束的思想,提出"断面扫描法"处理设备坐标的相对位置约束,而后将"自适应分段多比例法"用于解决比例协调约束,在最后的约束调整过程中,应用"相交可行域法",实现道岔及股道相关约束的自动处理。该研究可快速建立站场设备从原方案到总体布置图的坐标映射,实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总体布置图的自动生成。研究成果已在若尔盖、开原西等多个站场设计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合轨枕线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在步入式高低温室内铺设复合轨枕有砟轨道实尺模型,对轨道施加温度荷载,研究其温度适应性。试验中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轨距、轨枕长度变化量、钢轨和轨枕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现象明显,进而引起轨距变化,环境温度变化10℃,复合轨枕有砟轨道轨距变化约0.78~0.81 mm。建议复合轨枕有砟轨道最好铺设在较恒温地区,如隧道内;若在高速铁路中铺设,复合轨枕年温差最大应不超过50℃,同时要注意控制铺枕温度。本文的研究可为复合轨枕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浩吉铁路目前已全线建成运营,成为我国北煤南运最便捷的通道和国内规模最大的运煤专线。华中地区是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外运的一个重要集散地,而浩吉铁路的建成运营对国家能源集团的煤炭外运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在定量分析浩吉铁路与现有北煤南运通道运费的基础上,对浩吉铁路运输时效性和可靠性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浩吉铁路较现有的北煤南运通道具有一定的优势。国家能源集团运煤通道应与浩吉铁路实现互联互通,做好下游煤炭集散,而浩吉铁路利用国家能源集团上游煤源和下游煤炭市场,两者将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基于CRTSⅡ型板式轨道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病害,将功的互等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推导高温荷载作用下弹性薄板的功的互等定理,建立适用于两对边简支两对边自由的轨道板上拱计算模型。分析Ⅱ型板式轨道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上拱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上拱位移随纵向位置的变化呈正弦曲线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因素对Ⅱ型板式轨道板上拱变形的影响,研究Ⅱ型板式轨道的上拱变形特性。从轨道板垂向稳定性和行车安全性角度,提出优化轨道结构参数和层间病害修补时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铁银通卡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银行联合发行的实名预付费卡,是中国铁路为了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电子支付模式和乘车手段.2012年5月,中铁银通卡首先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试点使用.本文就中铁银通卡的试点情况进行相关介绍,重点介绍中铁银通卡在京津城际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张超  周茵  朱加发 《中国铁路》2018,(12):30-36
以铁路公司制改革和货运市场化改革为背景,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美国铁路发展历程,重点分析政府管制对于铁路经营状况的影响和作用,指出美国铁路货运的发展,特别是放松价格管制对推动货运业竞争力增强、服务质量改进、运输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借鉴美国铁路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货运市场现状,指出货运改革存在的难点,从运价机制、市场定位、产品营销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耿枢馨  姜惠峰 《中国铁路》2018,(12):113-119
在介绍日本铁路海外项目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思路、对外援助策略3个方面总结日本政府助力铁路企业海外发展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日本出台的铁路海外发展促进政策,并从加强相关组织支援、优化海外项目开展模式、官民合作提升影响力、发展海外"软性"基础设施4个方面,提炼日本政府促进铁路企业海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铁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