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一艘1600t级货船为例,对《内河钢船人级与建造规范》中关于船体结构形式的认定,船底骨架构件尺寸总纵强度计算等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余度概念的受损船体总纵剩余强度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作者提出的结构余度概率衡准,并通过对船体构件损伤模型与船体总纵强度可靠性计算模型的讨论,本文建立了一个合理而筒便的受损船体总纵剩余强度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点论述了船体总纵强度计算,船体构件总纵弯曲应力与许用应力的关系。按极限弯矩校核船体总纵强度时,要合理地确定船体结构的安全系数。计算动力弯矩应确定舰船在光涛中迎浪航和的航速和波高,并将计算结果绘出安全航行图,以便确定设计的舰船在无限航区航行的允许航速和波高。  相似文献   

4.
陈国胜 《船舶》2013,24(2):33-38,59
纵骨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对于集装箱船十分重要,在设计建造阶段准确有效地评估连接处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梁系理论和S-N曲线法,根据德国船级社(GL)和法国船级社(BV)的船体结构规范,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纵骨与主要支撑构件连接处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重阳  林焰  于雁云 《船海工程》2012,41(5):31-34,38
提出基于响应面法的船体结构优化方法,对一艘76 000 DWT散货船货舱段的双层底纵桁进行优化设计以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在不同板厚尺寸、相同载荷作用下进行纵桁参数的敏度分析,选取适合的参数作为自变量。在计算出最大相当应力、最大剪切应力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的正交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得出该舱段船底纵桁最大应力与结构尺寸的函数表达式。以结构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在结构强度、规范要求最小厚度的约束条件下,对该舱段的船底纵桁结构厚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失效模式,采用进行的一阶二次矩法和蒙特卡洛法,建立了船体结构总纵极限强度时变可靠性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度。具体分析了某大型油船在全寿期内由于海水腐蚀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可靠性的变化情况,系列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仅考虑海水腐蚀的影响,在某一使役期附近(本文算例结果为13-15年),船体结构因总纵极限强度不够而失效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使役期之前,船体 检测和维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双轴加载下船底纵骨疲劳寿命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实尺度制作了疲劳试验的试件,对45000DWT江海直达散货船船底纵骨与水密及非水密实肋板连接处进行了双轴恒幅循环载荷下的疲劳试验,记录了热点处的疲劳裂纹扩展长度和对应循环次数,获得船底纵骨疲劳特性;根据不同节点处裂纹萌生和扩展情况,得出非水密节点处是疲劳危险处;用动态应变仪记录热点处的应变,根据新版《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中的热点应力法计算热点应力,用试验数据拟合了一条S-N曲线,与指南提供的D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D曲线的合理性。同时用MSC.Patran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2007版《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中名义应力法对应结构形式的F曲线,用MSC.fatigue模块计算了相应节点的总疲劳寿命,将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热点应力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从比较、分析不同规范中船体结构总纵强度计算入手,通过对B舰不同设计阶段采用不同规范进行总纵强度的实际算例,说明采用GJB64,1A-97新规范比较容易满足总纵强度要求,同时指出,局部强度、稳定性、振动等问题必须与总纵强度统筹考虑。这是舰船船体结构设计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船体结构中疲劳裂纹的分析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船舶在不同的船龄阶段 ,在船体结构上出现疲劳裂纹 ,特别是在船底、舷侧纵骨中较为突出。文章从实践出发 ,对发生在船体结构中的疲劳裂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找出了疲劳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开孔群式上层建筑一体化船型存在的阶梯型断层式上层建筑、密集大开孔群和左右舷外板不对称等多重突变结构出发,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以船体梁横剖面惯性矩和船底外板剖面模数等船体梁剖面固有特性参数为设计切入点,探讨多重突变结构对船体梁总纵强度设计的影响和各甲板层构件对船体梁剖面惯性矩的贡献。此类船型大多负有在高航速、高海况条件下开展临危作业的使命,因此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实现总体装载与船体结构设计的互动反哺式设计是首要任务。基于船体梁剖面惯性矩贡献的船舶设计方法可为此类船型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上层建筑在船体总纵强度中的作用和各种不同航行状态下船体的总纵弯曲应力水平,本文通过试验方法对船舶在航行状态下的总纵弯曲强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长上层建筑在船体总纵强度中起着重要作用,顶浪和首斜浪是船舶航行的最危险的工况。  相似文献   

12.
林莉  王刚  王鹤 《船舶工程》2020,42(11):38-45
中小型液化气体船多为C型独立液货舱型,其船底结构通常采用纵骨架式单层底型式,但各家船级社规范对于该船型单层底结构均无适用规定,设计师需要参照其他单底船型的规定进行构件校核。本文采用主向梁节点挠度法,推导出针对C型液化气体船纵骨单层底结构的尺寸校核方法,可帮助设计者较为便捷地获得单层底构件尺寸,提高该类C型液化气体船的船型开发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邮轮规范》,在实船验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邮轮船体总纵应力分布、上层建筑有效度和总纵强度评估方法,并指导规范使用。分析邮轮船体结构的特点,明确邮轮的船体结构与其他船型的关键区别,指明邮轮船体总纵强度分析的重点。基于《邮轮规范》中的整船直接计算方法,分析总纵弯曲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指出在设计初期的关注点,归纳上层建筑有效度的变化特性。基于船体梁理论,考虑上层建筑有效度,提出评估总纵强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船舶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体梁的总纵弯曲失效是船舶最严重的破坏事件.本文引入随机过程理论,确定表征船舶总纵弯曲载荷和强度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征.针对船体梁总纵弯曲的失效模式,利用JC法、复合形法及MonteCarlo法对船体结构强度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都较好地满足了精度要求,为船舶总纵强度可靠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高船舶总纵强度校核计算效率,对缩短船舶设计周期和提高船舶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RIBON船舶生产设计软件平台、ACCESS数据库技术、VBA技术完成TRIBON电子船型结构数据提取、船体结构数据库化处理、编制程序进行主船体总纵强度校核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有限元方法给出了潜艇全实肋板带纵骨式耐压液舱结构应力分布规律,指出了在这种结构中的应力存在着明显的非轴对称特性,说明了局部加厚耐压船体壳板可明显降低应力集中程度,在耐压船体上加设纵骨对地降低轴向弯曲应力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桁架平台的连续与间断对全船总纵强度的影响,采用MSC_Patran软件,通过全船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方法,分别对桁架平台整体性连续布置和将桁架平台间断为多个独立桁架平台布置2种情况下船体的总纵强度进行计算,得出船体主要纵向连续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该桁架平台对船体挠度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平台整体性连续布置相比间断布置对船体及桁架平台本身的总纵强度有更好的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一艘旧船改装成集装箱船时解决的技术问题,即船体构件尺度的衡准;总纵强度;纵强度;装载集箱处的结构加强,完整稳性的衡准。  相似文献   

19.
吴华峰  吴剑国  朱荣成 《船舶》2012,23(5):43-47
采用钢结构焊接强度计算方法,给出船底结构角焊缝应力的计算模型和船舶结构角焊缝焊接系数的计算公式。以一艘31 000 dwt散货船船底结构为例,计算不同工况荷载作用下船底、内底纵骨、船底纵桁以及肋板的焊缝剪应力,并与舱段有限元的剪应力计算结果作比较,验证了当前规范角焊缝焊接系数。  相似文献   

20.
在舰船的设计过程中,不少人对《规范》中衡量甲板构件的稳定性和极限强度的衡准都有过某些疑问,但未能用数值给予定量地论证。本文从设计观点出发,提出了甲板构件稳定性的等强度设计观点,即依据《规范》对甲板局部强度和总纵强度衡准的要求,分别对艏、艉和船中区域的甲板构件进行稳定性设计。运用这一新的设计观点,并采用现行的设计方法对《规范》中衡量甲板构件的稳定性和极限强度的衡准再一次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和数学计算,得到了衡量甲板构件稳定性和艏、艉区域船体极限强度的新的衡准,可定量地与《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