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粘度、针入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分析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总结了再生剂掺量与各指标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再生剂是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再生剂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再生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总结了目前再生剂掺量确定方法与实际工程中存在偏差的问题,并利用宏观试验和原子力显微镜(AFM)采集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最佳再生剂掺量确定的改进方法。同时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了延度指标的影响因素,提出适当放宽再生沥青的延度指标要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对再生集料用于制备级配碎石的研究较少情况下,分别对再生级配碎石、天然级配碎石和掺配的级配碎石进行了动态三轴试验,测试其模量及永久变形量。结果表明,再生集料不宜单独作为配制级配碎石的原材料,而掺配再生集料后的混合级配碎石与天然级配碎石的性能接近,并认为采用掺配60%再生集料的混合级配碎石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变化特征,以粉煤灰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材料能量演化的角度,研究再生混凝土的能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材料抗压强度产生影响,在小于最优掺量范围内,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可利用指数函数定量描述;在小于最优掺量范围内,材料的弹性应变能与粉煤灰掺量成正比例关系,储能极限越高,产生破坏耗散能量越多。  相似文献   

5.
对高速公路病害段铣刨后的旧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得到旧沥青和旧集料,将4%、8%、12%、16%的再生剂加到旧沥青中,对不同再生剂掺量处理得到的再生沥青性能进行了试验,并对不同掺量再生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12%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整体路用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钢纤维掺量(0%、0.5%、1%、1.5%、2%)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0、30%、40%、50%)为控制变量,以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干燥收缩变形为指标,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对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的力学及收缩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整体上随着再生粗骨料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干燥收缩则随之逐渐增大;②适量的钢纤维可提升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还能抑制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③钢纤维过量会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收缩性能下降;④钢纤维的合理掺量为1.5%左右,在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低于40%的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能够得到大致与普通混凝土相似的强度及收缩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高温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4点梁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旧沥青混合料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旧料的掺入可以有效提升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旧料的掺入会导致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害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逐渐下降;在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综合对旧沥青混合料利用率最大化的考虑,确定了旧沥青混合料40%的较优掺量,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该旧料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面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回收利用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博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1):31-34,118
进行温拌再生混合料AC-16配比设计,确定其级配组成比例及再生剂、温拌剂掺量,并以此AC-16再生混合料制作试验试件,确定最佳压实温度,最后分析RAP掺量对温拌再生混合料压实温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AC-16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3.7%,再生剂的最合适掺入量为老化沥青的7%,温拌剂的最合适掺量为沥青的0.6%;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125℃压实温度下的各技术指标都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RAP掺量控制在40%以下更有利施工中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老化程度、不同掺量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试验,对比分析了旧料性能、是否添加再生剂及旧料掺量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有助于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健 《交通标准化》2014,(5):116-119
结合如皋养护工程,对厂拌热再生AC-16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相关应用研究,重点对旧料的掺配比例确定及相关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性能验证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或超过新拌沥青混合料。同时对AC-16C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及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利用废弃沥青混合料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依托河南省安(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将废弃沥青混合料掺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使其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材料,同时采用较低含量的水泥用量和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试验,分析了掺入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层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掺废弃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2.
废乳化液电凝聚与化学混凝处理后,出水的COD在800mg/L左右,而pH相差较大,电凝聚的为9.2,化学混凝的为7.0.电凝聚出水能用来配制乳化液而化学混凝出水则不能用来配制乳化液;絮渣经浓盐酸处理后油被溶出,余下的混合液可用来循环处理废乳化液,实现了以废治废、出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抽提回收过程对沥青老化程度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先采用三氯乙烯溶解,再用真空旋转回收仪回收,然后对沥青进行系统的试验,获得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在抽提回收前后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等常规指标以及动态剪切模量、相位角、低温弯曲蠕变劲度、低温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通过分析各项性能的变化研究抽提回收过程对沥青老化程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在经过抽提回收过程后,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均较小,排除试验误差的影响,采用真空旋转回收仪回收沥青时对沥青的老化程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用于评价沥青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Superpave技术的沥青路面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沥青路面再生是沥青路面修建的新技术,它不仅节约资源、减少道路修建成本,而且改善相关环境.然而,这些材料在Superpave设计规范中没有详细的说明,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废旧沥青混合料是否能够在Superpave设计中使用.通过使用Superpave技术对沥青再生混合料进行的试验,表明掺配废旧沥青混合料能减少新的沥青含量,增加沥青砼间接拉伸强度.同时,掺配废旧料的沥青再生砼也在增强沥青路面的车辙抵抗性能、沥青砼间接回弹模量和影响疲劳寿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废旧沥青路面再生是沥青路面修建的新技术,它不仅节约资源、减少道路修建成本,而且改善相关环境.然而,这些材料在Superpave设计规范中没有详细的说明,因此,有必要了解这些废旧沥青混合料是否能够在Superpave设计中使用.通过使用Superpave技术对沥青再生混合料进行的试验,表明掺配废旧沥青混合料能减少新的沥青含量,增加沥青砼间接拉伸强度.同时,掺配废旧料的沥青再生砼也在增强沥青路面的车辙抵抗性能、沥青砼间接回弹模量和影响疲劳寿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O/W型乳化废液的混凝及絮渣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O/W型乳化废液进行了化学混凝处理,从4种混凝剂中优出酸性含铝废液作为最佳混凝剂,最佳操作条件为:投量8mL/L,pH6.5,混凝反应时间2min,表态分离时间为30min,混凝土产生的絮渣采用浓硫酸处理:每L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采用4.5mL浓硫酸,处理后回收油品1.5mL/L,混合液可循环使用继续处理乳化废液。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在停车机制作用下小汽车出行者与停车场管理方之间的动态博弈过程, 研究了出行者竞价行为与个体出行成本、停车激励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构建了面向弹性停车激励机制的运营效益评估模型; 应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究多种影响因素对弹性停车激励机制运营效益的作用, 并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弹性停车激励机制不仅能保障停车场日常运营的可持续, 还可以促进停车泊位的共享; 在经济效益方面, 弹性停车激励机制能通过激励强度的变化调整泊位的回收数, 当最大激励强度从15美元增至30美元时, 回收泊位数将从17个减小到8个, 说明该机制能通过有选择地拒绝高价泊位来确保停车场的经济效益; 随着可接受最小激励强度人数比例的提升, 泊位回收的边际效益将增大, 当该比例从5%提升至55%时, 泊位回收边际效益将由每个14.4美元增至每个17.3美元, 说明随着参与竞价人数的增多, 停车场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在社会效益方面, 实施该机制将有利于释放停车场的泊位资源, 如其日周转率将会有约9%的降幅, 最小空置率会呈现出0~8%的不均衡涨幅, 说明该机制能有效促进出行者主动共享停车泊位。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两种老化程度不同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不同RAP质量分数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并通过加速老化前后疲劳特性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RAP材料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RAP老化程度严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大于RAP老化程度较轻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RAP材料老化越严重,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越短,对应力的敏感性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拌和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时RAP级配采用水洗法筛分是合适的。不同级配混合料的室内性能试验表明:4.75mm的通过率在45%以上时,混合料具有更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能,较低的0.075mm的通过率(小于6%),并不意味着混合料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工程实际的优化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20.
温拌沥青热再生技术是一项节能环保新技术,简单、实用,通过回收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产生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再加入再生剂、温拌剂、新集料、新沥青生产的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可降低工程成本,节能减排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环保发展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