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董楠 《北方交通》2012,(4):145-147
介绍了对TAB24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重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的原理和方法,并对改造前后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一级公路改造工程,通过分析研究间歇式拌和站主要装置及参数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对沥青拌和站各子系统主要参数提出最优设置方案,对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豪科工业燃烧设备(南京)有限公司是美国豪科制造公(Hauck? Manufacturing?Company)的代理商。豪科的主要设备包括沥青拌和站专用燃烧器和工业烧嘴。豪科提供燃油.燃气、油器两用燃烧系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自20世纪初开始,公司拥有超过100项工业燃烧领域内的专利,并仍再继续开发尖端水平的燃烧设备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沥青拌和站中增加乳化沥青生产设备及一些附属设备,即可通过沥青拌和站生产乳化沥青。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乳化沥青成本,而且可以扩大沥青拌和站的使用范围,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沥青拌和站的成本是直接影响公路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一定要加强沥青拌和站的成本核算,减少没有必要的浪费,降低公路工程成本.从工艺流程管理、试验配比管理、原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和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降低沥青拌和站成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严格检查基层平整度,若基层平整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按平整度传递理论,它将直接反映到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也就是说即使路面摊铺平整,因虚铺厚度不同,压实后路面仍会产生产生不平整。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的生产能力及成品料的质量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第一环节。拌和站生产能力及成品质量制约和影响着路面施工进度及质量。拌和站生产能力小,将影响摊铺速度,甚至造成频繁停机,加之温度不稳定,平整度根本无法保证,拌和时间也很为关键,若拌和时间短,将造成混合料不均匀、离析现象,平整度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实际生产中,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设计产量和实际产量有一定的偏差问题,提出了多称称量和连续双拌缸的两种设计构想,使得沥青拌和站实际产量最大限度地接近设计产量。  相似文献   

8.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是路面施工的重要设备,从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员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郭志民 《交通标准化》2012,(13):122-123
阐述沥青拌和站的主要构成、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对沥青拌和站的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LB10 0 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一些系统功能 ,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铁站内机械绝缘节和相邻钢轨间烧损的现象,对列车运行经过绝缘节时两端的电位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无锡站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对站内绝缘节两端的电位差进行计算分析,结合铁标规定和现场观测到的现象,证实了计算得出的绝缘节两端电位差的正确性.为解决绝缘节烧熔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种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4种专用型道路沥青改性剂,在试验室里采用高剪切的改性工艺制备得到16种SBS改性沥青;运用常规试验方法和SHRP试验方法,对制备得到的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各种沥青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常规高低温指标与SHRP高低温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SBS改性沥青常规指标与SHRP性能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种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和4种专用型道路沥青改性剂,在试验室里采用高剪切的改性工艺制备得到16种SBS改性沥青;运用常规试验方法和SHRP试验方法,对制备得到的SBS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各种沥青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常规高低温指标与SHRP高低温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SBR改性乳化沥青做为高速公路下封层、粘层,是将乳化沥青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下封层、粘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改性乳化沥青做沥青路面连接层的胶结材料,使沥青面层抵抗自然因素和车辆荷载弥补了普通沥青的先天性不足。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复合性沥青材料针对路面的功能性要求,对沥青的路用性能不断的改善,使沥青更好服务于现代化的交通需求。从应用的角度,较系统介绍了改性乳化沥青的组成、性能和使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促进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的发展, 综述了国内外沥青化学组成、微观结构理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方法; 介绍了沥青四组分物理化学性能, 蜡与杂原子对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 综合沥青胶体理论与改进的Yen模型对沥青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沥青微观组成结构研究中常用的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总结了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小角散射技术、显微技术等方法在沥青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 沥青应被视为一个化学连续体, 沥青中各类分子的摩尔质量、氢碳比、极性等, 按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顺序递变, 主碳链大于C40的蜡可以视为沥青质组分, 沥青中的氧、氮、硫杂原子以特征官能团的形式存在于沥青质、胶质、芳香分等极性较强的组分中, 是沥青分子结构组成的关键参数之一, 也与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能密切相关; 沥青的胶体状态是沥青黏弹行为的微观结构基础, 改进的Yen模型可以对沥青胶体理论进一步解释, 即沥青质浓度低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表现为溶胶结构, 当沥青质浓度逐渐高于纳米聚集体的临界浓度时, 沥青中出现团簇与絮凝, 沥青微观结构由溶胶结构向凝胶结构转变; 沥青微观结构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方法包含分子动力学与相场法, 但2个模拟方法均对沥青的微观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简化, 以微观结构模拟为基础的沥青多尺度仿真方法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结合沥青化学成分、沥青胶体理论与流变特征建立完整的力学本构关系将是沥青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结合料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普通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更适合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刘埃尔流动度、贯入度、低温弯曲和疲劳试验,研究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与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相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更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7.
对现场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有根据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确定了泡沫沥青的制备条件;根据国内对基层强度的要求和国外的规程,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间接抗拉劈裂强度试验,确定了最佳泡沫沥青用量,评价了泡沫沥青冷再生基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结合料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对普通改性沥青、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和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更适合用于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对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刘埃尔流动度、贯入度、低温弯曲和疲劳试验,研究3种复合改性沥青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施工和易性、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与湖沥青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性能相当,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浇筑式更适合于寒冷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选择能够适应和满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要求的沥青结合料,通过对三种基质沥青和三种改性沥青的常规试验和SHRP试验进行对比试验,并分析各自的路用性能,可说明采用PG分级标准和常规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和选择沥青结合料种类和使用性能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长沙市五一路改造工程中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实际,对比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沥青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模量等参数,对改性沥青的效果与路用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