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修建或者正在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将面临线路运营一段时间后,原配置的车辆不能满足运营的需求,需要及时增购车辆的问题。以西安市运营的第1条地铁线路——2号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运营客流基础数据的分析,研究2号线的客流特征,并对现状运营方案进行适应性分析,认为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的列车配属及行车组织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状的客流需求;且2号线是西安市的第1条轨道交通线路,客流正处于快速成长期,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需尽快启动增购车辆工作;通过预测2号线客流成长趋势,研究列车增购时机,制订可行的列车增购方案,对增购列车需要的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西安市后续开通线路和其他城市的初始运营组织及车辆增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现状运营的客流数据实地提取,探讨2号线客流成长趋势,分析2号线客流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特征,对2号线目前的运营方案进行能力适应性分析,旨在为2号线改进更加符合线路客流特征的运营方案提供基础支撑,以利于合理调配运输能力、提高运营服务质量,并为西安市后续开通线路和其他城市的初始建成的线路运营组织方案及车辆配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铁运营单位的车辆维修部门除了进行常规的日检、双周检、三月检和年检外,在列车运营年限达到5年/10年或运行公里数达到60万/120万km时,还需对列车进行全方位深度拆解维修(架大修),以恢复列车整体性能,使之达到符合运营标准的技术状态。因此,车辆架大修基地的规划和筹建显得尤为重要。借鉴国内广州、深圳、武汉、长沙、东莞等城市地铁车辆架大修实际经验,结合列车配属数量、架大修维修模式和检修工艺流程等,对佛山地铁2号线林岳车辆段架大修基地的维修能力进行核算。经过综合评估,证明该基地能满足佛山地铁2号、3号和11号线的车辆架大修需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贯通道系统的结构,分析该系统在列车调试阶段以及试运营期间发生的典型故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该系统在地铁列车运营期间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车辆段、维修基地等车辆存放场所统称为车辆停放场,其规模可以按照其配属的列车数量来表示。以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线2个或多个车辆停放场规模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确定的运用车总数,综合考虑车辆段、停车场的用地、工程条件、运营成本及运营效率,以建设、运营、维修等费用为目标,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场规模分配的优化模型。优化方法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场规模优化提供一个普遍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分析乘客出行需求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采用4参数Logistic函数对累计客流曲线分段拟合,推导各车站在任意时间段内客流需求量的计算公式。考虑客流需求的动态特征和大小交路模式下列车发车间隔时间的特点,以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提高列车平均满载率以及减少列车总走行公里数为优化目标,建立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模型;利用改进的NSGA-Ⅱ对模型求解,并根据模型特征设计特殊结构的编码方式。以西安地铁2号线的实际运营数据为例,对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根据动态客流需求设计非固定间隔时间的列车发车时刻表,适时采用大小列车交路运行模式得到的列车开行优化方案,可有效满足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门子地铁车辆出现的列车速度信号异常故障,对广州地铁3号线西门子列车速度诊断逻辑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国产牵引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速度信号诊断逻辑,提出西门子列车速度诊断逻辑加入生命信号的优化方案,以提高列车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开行大小交路运行方案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开行大小交路列车,是根据客流预测和车辆配属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运营方案。阐述了开通大小交路后所采取的运营调整措施,包括运营列车调整措施,以及在车站和列车两方面所采取的客运组织措施。最后对1号线开行大小交路的运营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陶云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64-65
地铁车辆逐年递增,运营中的地铁列车性能、安全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地铁车辆上安装事件记录仪非常必要,介绍列车事件记录仪在南京地铁1号线、2号线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安地铁5号线地铁车辆牵引系统频繁预充电问题造成正线救援,针对问题深入分析,找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司机频繁操作方向手柄导致紧急制动发生,造成预充电故障致使牵引系统停止工作。为此提出车辆电路设计及软件优化方案,通过静态模拟和现场验证,优化效果良好,提高了车辆运营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车辆基本情况和控制电路,总结了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介绍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的硬线紧急牵引功能优化方案。硬线紧急牵引功能解决了由于列车网络瘫痪等故障造成的车辆运营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地铁车辆运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列车编组对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线网的运营服务水平及输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客运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编组模式基本确定原则与该线路车辆制式提出多个备选列车编组模式。结合运营交路及列车配属,对输送能力、服务水平、运营管理难度、车辆采购及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行车安全、初近远期编组模式的顺畅衔接,以及尽量提高相关设施利用率等因素,最终推荐宁波市轨道交通2号线采用6-6-6的列车编组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厦门地铁1号线运营能耗成本,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适当降低地铁运营平峰、低峰期间的列车技术速度,在保证运营要求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车辆牵引能耗的减少,并对优化后实际产生的车辆牵引节能效果和对乘客服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为降低车辆牵引能耗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列车完整性检测是列车安全防护的重要环节。详细描述地铁列车完整性检测采用的触点式车钩连接器式和跨接线式两种不同方案。结合列车车辆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跨接线式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案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由于跨接线方案中,如5处车钩连接器均断开,其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巨大,且列车在坡道因素影响复杂,故触点式连接器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西安地铁3号线现状客流规律,以及进一步优化其运营方案,以实测客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号线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和断面分布特征。从列车运行交路和全日行车计划两方面分析了3号线运营方案与客流需求的匹配性,总结了现状运营方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加符合客流特征的运营优化措施,为运营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客流特征是进行运营组织的重要依据。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为机场专线,本文在分析总结客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机场专线的客流特性,提出了开行站站停慢车、跨站停快车与快慢车组合3种列车开行方案。并对以上3种开行方案的旅行速度、旅行时间及配属车辆数进行计算,比选各方案的优缺点,得出开行快慢车组合形式的开行方案为一期工程较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轮对作为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件,关系到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日常运营维护中,对轮对磨耗均采用动态管理,但随着车辆运行里程的增多,轮对异常磨耗现象也都逐渐暴露出来。以西安地铁1号线车辆轮对踏面异常磨耗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数据分析,得出轮对异常磨耗的原因是车辆电空配合不良和ATO(列车自动运行)控车不佳。软件优化更新后,轮对异常磨耗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道岔是用于列车转线的重要轨道设备,也是轨道上的薄弱环节。正线上的道岔一旦发生故障,将对地铁正常运行、折返作业造成很大影响,会降低地铁运营的效率和质量。文章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一期线路情况,探讨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及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提出处理流程和行车组织中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不缓解故障是列车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之一,其直接对列车的运营安全和运营品质造成较大影响。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制动不缓解故障进行分析,以提高车辆维修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并优化故障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首条地铁线路(2号线)初期运营客流特征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客流时间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2号线开通后不同阶段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客流分布、站点乘降量、客流断面空间分布及乘客出行特征。通过这些数据可掌握西安地铁2号线的客流特征和增长趋势,为西安地铁后续线路的规划、设计及运营准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