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永杰 《商用汽车》2006,(1):104-105
在客车内饰件中,塑料件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成型工艺有注塑、吸塑、吹塑、挤塑等。注塑成型生产效率高,成型的产品精度高,可成型复杂的零件;但模具投入费用大、产品更新慢、零件尺寸受到成型机的规格限制,因此,注塑成型在客车上的应用主要是仪表板、空调出风口等复杂零件以及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光注塑的产品在在汽车内饰件上的开发,并通过高光注塑的工艺、模具特点、材料的选择、产品的性能验证以及成本分析等方面阐述了高光注塑工艺制品可以达到普通注塑加喷钢琴漆制品同样的外观效果和产品性能,势必成为黑色高光饰件的主流工艺。  相似文献   

3.
预制构件一体化拆模起吊工艺可满足从浇筑、拆模、翻身到起吊的工艺要求,整合工序,实现一体化应用,提升生产与物流效率.为实现预制构件的翻转,避免传统形式下构件易碰损情况的发生,设计研究了一种便于拆模起吊的模具,该模具带有的定位销能确保浇筑时模具相对固定,限位装置则能保护模具,防止构件过度翻转与碰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模具自动化改造可行性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并对模具进行改造,实现了制件工艺路线由双动手工生产线变更为单动自动化生产线,均衡了双、单动生产线产能,为工艺路线变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主要介绍双动拉延模改单动拉延模具的工艺与改造方法,制件在冲压机械手自动化线生产时模具安装与自动化可行性分析要点,重点是端拾器可行性分析、轨迹干涉分析、模具电气改造等。通过前期的工艺可行性分析和方案改进,避免了冲压件自动化生产时出现较大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公司研发制造的铝集装箱全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的铝集装箱成功下线生产线介绍Production line introduction针对铝合金厢式车产品特点,规划了铝合金厢式车生产线的总体工艺方案,通过工艺流程及物料的优化,适应工艺自动化的要求,使车间布局更加合理。运用生产制造系统(MES)实现焊装生产线从零部件焊接、拼装、分总成、总成、自动化焊接、输送、装配、喷涂、检验至包装成品的全方位生产流程的  相似文献   

6.
<正>传统的注塑工艺都需要采用较高的模内压来完成注塑,此时较高的压力点往往会使得制件由于承受较大且不平均的压力而发生破裂。相比之下,微发泡成型工艺不需要依靠机器的不断保压,即可实现熔体的顺利填充,不仅减少了产品的内应力,并保证了产品不同位置的平均收缩,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另外,该工艺所配备的模具不需要进行反复精调,只要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就能够保证注射成型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基于MoldfloW软件对汽车开关壳体的注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未知塑件的合适工艺参数范围内,探讨正交试验法在塑件翘曲分析中优化工艺参数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选取注塑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保压压力等工艺参数作为重要参数。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减少零件的翘曲变形量。目前注塑成型工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行业,与此同时,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的弊端也日益体现,开发过程中,产品结构、模具结构、工艺参数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反复调整才能解决。随着注塑成型CAE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者在模具实际加工之  相似文献   

8.
以某车型汽车双色前大灯装饰盖为例,通过对零件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相应注塑模具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倒装双色注塑模具新方案,从而解决了该零件可以实现双色注塑生产。  相似文献   

9.
整车制造工厂车身车间零件样式和包装形式复杂多样,无序堆叠的小型金属零件自动抓取是实现车身车间上件完全自动化的关键环节。文章以一个无序堆叠包装的小型金属零件自动抓取为案例,搭建了包含机器人、抓手、料箱及视觉的验证系统,分别针对视觉抓取工艺中涉及的零件识别、路径规划、搬运定位三个关键步骤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开动率和清箱率的三个关键因素是视觉传感器类型选择、抓取后零件定位精度、物料料箱设计形式及颜色。影响无序抓取的关键因素识别,确保了车身零件无序抓取系统性可靠性,为整车制造车身车间无序抓取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气缸罩盖的塑料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模具及采用恰当的注塑工艺是保证发动机气缸罩盖满足产品定义的关键。从材料选择、模具设计及优化、注塑工艺参数的设置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发动机气缸罩盖的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注塑工艺流程,对注塑机选型、注塑周期计算,模具价格构成及评估进行了介绍。并从成本分析的角度建立了注塑工艺成本分析模型,以支撑汽车注塑产品原价的分析计算工作,为节约采购成本、开展竞品分析和价值工程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汽车冲压件生产效率,扩大产能,降低人工成本,急需对传统冲压线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改造。改造中为了解决从板料拆剁区到冲床上料间板料传输位置偏差的棘手问题,集成应用冲压板料的智能视觉对中系统,实现了对冲压板料位置误差的智能化自动识别及机器人自动更新抓取程序轨迹,满足了快速冲压线的生产需求。传统人工操作冲压线的自动化改造不仅实现了效率产能的提升,还节约了人工生产成本。机器人视觉对中系统的系统集成应用及调试方法,对同行业的人工冲压线自动化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产品特点,分析内侧倒扣的注塑模具抽芯机构设计,详细介绍了抽芯机构工作原理及过程,并对抽芯机构进行校核。模具使用证明,该机构运行稳定,安装调整方便,可连续生产,制件无脱伤拉白现象,对类似产品的注塑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轿车前照灯配光镜注塑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轿车前照灯配光镜采用聚碳酸酯(PC)料制作。为克服在注塑中前照灯配光镜出现缺陷,对注塑中工艺进行了优化设置,从选材、设备及工艺参数设置等进行了分析,对烘料设备改进和3台模温机的应用提出了独特想法。产品注塑位置详细计算和成型过程得到较好的控制,解决了成型配光镜中出现的缺陷。经生产实践验证,工艺参数优化设置合理,能防止产品缺陷,保证质量可行,配光镜能得到用户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壳体件在自动化生产中不同状态毛坯混线加工的自动识别问题为导向,详细介绍了自动化加工过程中,对于不同毛坯状态,如何甄别不同产品特征,设计利用相对应装置进行先期识别,再提取不同毛坯状态的识别信号,与加工设备信息交互,使加工设备实现自动调用相对应零件加工程序,以此实现自动识别在自动线中的实际应用。除此之外,衍生解决了如产品为同一种毛坯,加工不同内容后形成不同成品的同类问题,文章就如何利用PLC设计及程序逻辑编程,实现"同坯多用"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自动化冲压线节拍,节省模具现场调试时间,提前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干涉现象,本文应用三维仿真软件,利用干涉曲线在虚拟环境中对模具搬运过程进行仿真、确认,完成冲压工艺分析,优化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重点介绍干涉曲线的分析方法和自动化冲压线仿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常规压缩式垃圾车收集垃圾时,需要人为移动、钩挂垃圾桶的现状,开发了一款新型自抓取式压缩式垃圾车。介绍了该车的总体设计与布置,并详细介绍了收集装置、压缩装置、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流程设计。该新型自抓取式压缩式垃圾车自动化程度高、压缩力大、作业效率高、能有效降低人力使用成本并提升人员作业舒适性,是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压缩式垃圾车。  相似文献   

18.
介绍双色注塑成型的工艺原理和特点,着重探讨在双色注塑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断面的设计、模具本身的清洁度以及温度,以避免模具开裂问题的发生。最后对双色注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双色注塑应与其它注塑技术结合,向多色、多材质注塑成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产品的结构特点,利用3D饰件双色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试验。结合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评估分析成型后的双色饰件3D效果与成型质量,开发出用于双色激光饰件的成型工艺,进而提出成型3D双色激光饰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概述作者所在公司近期某款越野车型后侧围肘靠内饰件的开发,阐释了在汽车行业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各种验证手段在较短时期内(通常少于6个月)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一般内饰件产品。该论文介绍了汽车内饰件从概念提出、方案设计到产品验证、数据制作、模具开发的通用流程,描述了某款侧围肘靠内饰件的DTS设计及定位原则,安装策略,零件的分块方式等。举例说明了在汽车内饰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各种CAE分析技术及手段,通过有限元的方式重点分析了该后侧围肘靠内饰件产品的力学强度与产品结构的关系及在产品加工成型过程中的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本身性能及外观的影响,并通过比较最终确定了该侧围肘靠内饰件的产品及模具3D数据,加工成型工艺参数等。该论文不但可以指导其他车型后侧围肘靠饰板的开发,也可为其他类似内饰件的开发提供技术积累及参考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