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公共交通定价与最优政府补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公共交通定价与政府补偿机制,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正外部性和次优理论3个潜在经济机理,建立了3个定价与补偿优化模型,并以西安公交为例进行了公共交通定价与补偿模型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边际成本定价与补偿模型,社会福利最佳且最为实用;基于正外部性的供求平衡定价与补偿模型,企业福利最佳;基于次优理论的Ramsey定价与补偿模型,在原理诠释方面最佳;补偿模型测算2009年西安公交的政府补偿金额为9.78亿元,符合现实需求,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2.
道路货运企业规模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两个角度分析道路货运企业的规模经济,认为其生产活动不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但运输业务集成对其实现规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道路货运业务集成难以开展的现状,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贸易理论及新贸易理论入手,分析了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利益的获得,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发展规模经济、提升出口产业结构及实施产品差异化等思路。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劳动者报酬份额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相对稳定三个阶段。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发现,结构升级和进出口贸易促进了上海市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增长,而资本深化会削弱这种增长。进一步比较发现,与浙江依赖进出口贸易,江苏归咎于FDI不同,上海市劳动者报酬份额上升的特色动力在于结构升级。因此,实现产业间、产业内结构升级,放开资本管制和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今后提高上海市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构建创新组织系统有机性分析框架,据此分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及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集2011~2018年机器人行业20家典型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企业子系统及绩效水平,并采用包络分析(产出BCC模型)测算各企业的系统有机性并分解为主观能动性及规模适配性.研究发现:①样本期内机器人企业主观能动性效率始终低于规模适配性效率,机器人企业系统有机性无效率多由主观能动性低效率导致,组织主观能动性提升空间较大;②企业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具有规模提升空间,符合新兴产业成长期特征.  相似文献   

6.
将传统的商品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加以延伸,可以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来说明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分析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和适用性,最后得到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几点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谈经济社会企业技术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目前经济社会中影响具体企业进行技术选择的两个因素,规模经济性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8.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并以此为据点,渗透入东南亚的传统贸易网络,同时积极寻求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机会。由于早期中葡官方往来的交恶,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葡萄牙商人逐渐参与到本地贸易网络的走私活动中,航行于广东及浙江的诸多离岛,与往来此地的中国私商进行贸易。关于这一时期葡萄牙商人在东南沿海的航行及贸易细节,文献档案的记载较为有限,而在作为出口商品的外销瓷器上却有迹可寻。因此,本文将主要考察收藏于东南亚、中东及欧洲等地的早期中葡贸易瓷器,结合文献记载,探讨此时期中葡瓷器贸易的规模、路线及交易模式等问题,以推进我们对葡萄牙人东来早期海上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郑和下西洋时的商贸活动是多方面的开辟新的贸易航线;建立海外贸易据点,开拓广阔的贸易市场;招引朝贡贸易使团,扩大明朝朝贡贸易范围;采用"赐赉贸易"方式,积极主动开展直接出海贸易活动;开展民间互市贸易,笼络番人;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搜访大量翔实的商业信息等.这些活动不仅使明朝海外贸易达到了鼎盛,而且为明朝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对外贸易准备了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农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规模,分析了农产品物流中心的经营行为,将规模收益率引入物流中心经营规模优化中,建立了一种基于生产函数和规模收益率的物流中心经济规模优化模型,计算了物流中心经营规模与规模收益率的关系。以寿光市农产品物流中心为例,对优化模型进行了应用,规模收益率计算结果在模型确定的范围内,且随物流中心资本与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物流中心规模收益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特征,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是可行的,可以用来衡量物流中心经营规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美国专利与许可证国际交易的特点:专利与许可证国际交易的增长快于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美国正在进口更多的外国技术以增强它的技术实力;跨国公司正在增加其内部的技术贸易以获取全球商业利益,美国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的专利与许可证贸易所占比重超过90%.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2.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govermment has no anthority to intervene in the merger and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s except to intervene in the export market by the protective tariff policy, but the enterprises can compet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in the form of merger or separ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duopoly model was extended to a multiopoly model under Krugman- Brander framework,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on the enterprise' payoffs and trade policies were studied, and the promise and policy effect of flexible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s were analyzed. The obtained proposition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can offset the effect of other countrie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and the rise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is helpful to the formation of free trade. Furthermore,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rise of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causes the increase ( or decrease) of domestic producer surplus, the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a form of separation ( or merg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dustry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3.
在海运单日益被各主要航运国家采用,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应正确认识海运单这一新事物,了解海运单各方面的知识,做到既能发挥海运单避免压港、及时提货等优点,也必须认识到海运单无法充分保护收货人利益的弊端,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how to fully play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SFTZ) on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fter setting up SFTZ. In terms of interest parity theo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vide the process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nto different stages and conduct in-depth study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of each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ital flow.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is a system projec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ficial interest rate supplemented market, two-track system and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gress of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of each stage varies. Free trade zone is a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hub for capital flow. The condition of capital flow influences capital supply, thu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domestically in free trade zone and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re the supplementary, inseparable and transitional process. Therefor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SFTZ on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the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it, this study explores hardships that China’s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face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SFTZ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海洋外贸运输在全球外贸运输中发挥重大作用,而港口是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环节.基于状态空间模型,考察了金融危机之前及之后,国际、国内主要宏观因素对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影响轨迹.结果发现: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状况对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边际正面影响在逐渐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边际正面影响明显减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波动的边际负面影响在减弱,国内经济状况的边际正面影响逐渐减弱,沿海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边际正面影响在增强.基于实证结果,得出我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推动转型的间接证据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南通外贸转型的实效及面临的困境是阐述其路径选择的基础。经实证分析,后危机时代南通外贸转型效果不显著,并遭受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为此,文章提出,南通外贸转型应培育规模经济,创新贸易模式,培育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外贸结构均衡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优化外贸发展环境,以应对当前所处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日益成为各国解决贸易争端,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我国的货币金融市场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如何采取合适的协调方式,将是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国际协调的新课题。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文章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最常用的交通政策分析工具,城市交通模型在交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四阶段模型尽管建模相对简单,但其基于小区、基于出行的建模思路在交通政策分析中存在先天不足。活动模型使用基于家庭或个人、基于活动的建模思路,尽管能很好地满足交通政策分析的要求,但由于建模难度较高在中国鲜有应用。对此,基于结构体系与功能模块分离的模型设计理念,采用四阶段模型的结构体系,借鉴活动模型的建模方法提出人口合成、可达性变量、出行时间选择、出行链4个功能模块用以改进四阶段模型。城市可在传统四阶段模型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灵活选用4个功能模块来定制城市交通模型,在不显著增加建模难度的基础上满足交通政策分析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得到迅速发展。在国际商务领域里,函电和合同在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它们是国际交流间的有力工具,我们在商务活动中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商业良机。因此,需要我们能良好的掌握国际商务中常用的语言特色。本论文详尽比较了商务合同与商务函电在用词方面的差异,以便我们能更熟悉地运用这两种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