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为了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远程控制能力,提出一种融合5G通信网络、云控平台、视频监控等多项技术的远程遥控驾驶系统,车辆可以通过云平台与远端用户连接,将车辆的速度、挡位、位置、胎压等信息实时发送到系统,驾驶员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测车辆的状态信息,进行综合决策,实现远程控制车辆行驶,可以为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商业落地提供安全冗余和有力保障。主要研究分析了基于5G通信技术的远程驾驶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基于系统各部分的架构设计方案。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云控远程驾驶系统的性能,以及系统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自动驾驶集人工智能(AI)、大数据、5G、车路协同、高精度地图与定位等高新技术于一体,顺应汽车工业革命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得到高速发展。具备自动巡航、紧急自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等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功能的低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车辆前装,得到大规模量产应用。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开展道路测试验证,量产商用可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介从设备层、网络层到服务层5G提供了整套的基础通信、定位和计算能力与自动驾驶深度融合。藉ADAS、车联网(V2X)和人工智能,以实现更安全、智能的交通运作系统,让车辆进入自动驾驶时代。  相似文献   

4.
深入挖掘国际期刊和知名研究机构的文献,向广大读者介绍最新的汽车毫米波雷达技术和原理,收集了较为全面的77G毫米波雷达在高级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功能。梳理出雷达性能和应用功能之间的对用关系,同时对比了毫米波雷达和其他最新车载空间传感器之差异和优势。并将上述信息结合最新的三家主力半导体公司的汽车毫米波雷达硬件方案加以分析,提出在选择方案时如何在性能、技术特点和功能应用方面考虑。主要结论:毫米波雷达将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空间传感器的基础和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近两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在网上被炒得很是火热。作为对自动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都非常感兴趣的我,虽然没有见过自动驾驶汽车,但一直很关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那么现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到什么地步?什么时候能真正上路行驶?人类探寻自动驾驶汽车的脚步一直没停止过1912年,凯迪拉克推出的自动启动系统似乎让人类迈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步。当时使用电动机来代替人力来启动汽车,标志着自动启动系统的问世,也意味着驾驶者不再使用手柄启动汽车。  相似文献   

6.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交通行业快速发展,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蓬勃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摩托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是摩托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笔者通过对我国摩托车驾驶技术实际发展情况分析,简介目前摩托车自动驾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探讨摩托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模式,科学技术推动智能交通发展,改善摩托车驾驶环境。  相似文献   

8.
问车热线     
老车  赵楠  张伟平 《汽车知识》2013,(12):76-87
丰田自动驾驶技术 Q:之前这个栏目介绍过谷歌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但为什么没有厂商将car-to-car和自动驾驶结合起来。通过车间通讯实现自动驾驶昵?  相似文献   

9.
国际前研     
《汽车科技》2014,(6):4-5
<正>日本要让自动驾驶汽车学会预测危险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像普通人驾驶一样舒适而顺畅的乘坐感受,日本政府和民间计划合作开发新技术。目前开发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主要通过车载传感器等确认道路障碍物之后才启动制动器使车辆停止。而计划开发的则是对危险状况等事先进行预测并反映到驾驶上的"预测技术"。将收集和分析1万2千件实际驾驶数据,力争5年后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L1、L2驾驶辅助到L4、L5自动驾驶,各项智能及网联技术的发展,推进了自动驾驶产业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仿真测试是新技术研发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目前自动驾驶研发中,对于真实仿真场景测试的需求,是德科技推出了雷达场景仿真器,用于雷达传感器和算法研发.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实验室中测试复杂的真实场景,从而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11.
自动驾驶汽车通过使用电脑系统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 ,自动驾驶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降低人力成本,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但自动驾驶控制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传感器的可靠性不强、控制系统存在漏洞等都影响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基于以上背景,首先阐述了智能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以及设计架...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4G基础上的5G移动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实现,并且在我国社会当中逐渐的在得到普及,5G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对于物联网的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实现,对于物联网时代的打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代表着我国网络信息领域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混合驾驶环境下交通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现状为基础,分析自动驾驶汽车在混合驾驶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CNKI核心数据库近24年(1997—2020年)有关自动驾驶研究的文献为研究数据源,从发文年代、期刊来源、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并生成各研究机构间的关系网络图谱及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结果表明:国内近5年自动驾驶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中国公路学报》为发文量最高的期刊;自动驾驶汽车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①目标检测及场景感知研究;②决策与控制;③交通事故责任划定研究。在未来混合驾驶环境下交通管理应结合车路协同、高精度地图技术,从标志标线设计、信号配时优化、路权归属、交通事故责任划定等方面进行研究,使道路运输更安全、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14.
在无人驾驶领域,随着车辆上布置的传感器不断丰富,无人驾驶系统可以从周围环境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车辆的自主判断行为决策带来可能。然而即使是有经验的驾驶员在进行变道动作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小心,因此无人驾驶系统的变道行为分析需要做到足够准确和谨慎,才能保证安全性,这也正是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无人驾驶变道决策系统的原因。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无人驾驶自主变道决策技术,帮助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行驶中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自主变道决策。  相似文献   

15.
王伟  陈慧  刁增祥  杨建涛 《汽车工程》2008,30(2):137-140
在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光电传感器自动辨识行驶路径,利用车辆行驶预瞄理论,开发了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寻迹行驶控制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和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雷达、摄像头、处理平台的软硬件提升,加上高精地图的辅助,全球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都推出了自动驾驶车辆,覆盖Level 2~Level 3的自动驾驶场景(SAE J3016),但这些场景都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由驾驶员接管车辆,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对人机交互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合理的接管流程,驾驶操作的监测,权责划分的提示。  相似文献   

17.
苏保锋  胡江碧 《隧道建设》2022,42(3):363-371
为解决隧道区域事故率偏高且危害性较重等问题,首先,分析隧道常见事故的致因和归纳传统隧道交通事故的应对策略;然后,借助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移动通信、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的技术进步,构建基于5G通信的隧道区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框架,并探讨基于该框架的创新性风险规避策略。本研究顺应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趋势,契合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的目标需求,通过完善隧道区域的综合预警机制,变传统的隧道事故被动应对为积极主动预防,为实现隧道区域交通要素的智慧化、提升司乘人员的行车体验、增强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底盘线控技术是实现商用车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的关键基础技术,是当今汽车行业的研发热点。底盘线控技术包括线控执行系统和线控集成控制技术两大部分。分别对商用车的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线控驱动和线控换挡等线控执行系统,以及自动紧急制动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 系统、自适应巡航 (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 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 (Lane Keeping Assist,LKA) 系统等线控集成控制技术的构成、控制原理与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商用车各类构型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及其应用场景。结合最新发布的国家智能底盘技术路线框架图和商用车未来的客户需求,给出了商用车线控底盘各技术方向的发展趋势,为商用车线控底盘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汽车转向器齿杆硬度全自动测试分选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基于里氏硬度测试原理,综合采用微机测试技术、步进电机驱动技术及气动技术的复杂系统,解决了齿杆硬度在线自动测试分选的难题。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整体控制流程、齿杆的位置检测和运动控制、测试装置的动作控制,并探讨了影响测试精度的因素。控制系统在主机统一控制下工作,工作流程的变化及时间分配的变化均可通过修改软件实现,便于调试、维修及扩充测试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