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交通部长Peter Ramsauer日前表示,德国造船协会VSM以及德国船东协会VDR欢迎IMO通过GHG减排措施。VDR总经理RalfNagel称,全球强制性能效标准的通过对于IMO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一直面临欧盟区域性法规的德国和欧洲船东来说,  相似文献   

2.
劳氏日报7月19日报道,在}CS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与会者对于国际海事组织决定修订MARPOL附则VI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用以减少航运二氧化碳排放的举措发表了看法。英国船东协会认为,IMO向全球表明了其有能力推出解决航运问题的全球性方案。我们希望IMO的措施将阻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盟等采用区域性二氧化碳机制,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会严重扭曲市场秩序,还将导致IMO的减排措施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3.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11):18-19
欧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IMO无法在2011年出台一项全球化措施,那么欧盟将执行自己的区域性措施。”根据欧盟最初的建议,船东需要对燃料消耗进行严格监测并报告。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的调研将为自愿性市场措施最终成为强制规则做铺垫。  相似文献   

4.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足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制定国际统一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船舶牛物污损危害性的介绍,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并与压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r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于2009年7月13日至17日,在伦敦IMO总部召开了第59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船与船之间输油时防止污染公约,通过一项一揽子技术和操作标准,以减少国际航行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就可能对航运业起激励作用的市场导向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IMO近几年不断以强制性公约、规则的形式来加强对海洋环境乃至大气环境的保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等也不断推出新的行业标准.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酝酿着更为严格的区域性标准.这些对环保要求的大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理念。从IMO要求对绿色船舶技术影响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选择船舶的建造材料、结构布置和设备配备要求,是保证船舶绿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事》2011,(12):67-67
IMO委托开展的一个项目研究,主要针对强制性节能措施可能对国际航运业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强制性节能措施,提高燃料效能,可大大降低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出台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对于IMO来说。更希望制定一个适用于整个航运业的规则,而不是区域性的。它希望在下次MEPC会议上能通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及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三项措施,并写入MARPOL公约或公约附则VI。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2届会议通过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从背景、愿景、减排力度和指导原则、短期/中期/长期候选减排措施及其影响、存在的障碍及支持性措施、后续行动、定期审议等7个方面,对国际航运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作了总体安排。通过对该初步战略的解读,分析该战略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措施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是近些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IMO的高度关注,该问题在2008年召开的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第12次会议上成为正式议题。文中简要介绍了船舶生物污损的危害,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与压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针对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6):I0014-I0014
近日,对于全球日益增多的排放控制区域ECA.BIMCO和IMO表示担忧称,区域性标准不会优于全球性的统一标准。BIMCO总裁Yudhishthir Khatau认为.不同的ECA和规范的不断涌现将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信海拾贝     
《中国船检》2007,(9):74-75
IMO面临ISM规则新动议,IMO通过BCH规则修正案,MARPOL燃油舱保护新规生效,IMO新涂层标准推进缺乏积极措施,IMO对是否强制安装ECDIS仍存分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影响船舶设计的海事规则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国际性法规、区域性法规、挂旗国和港口国要求、船级社规范和工业界指南五类。文章仅就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对船舶设计的国际性法规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特殊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及技术性、营运性与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分析IMO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进展及其可能对我国造船业、航运业、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IMO成员国审核机制即将在2016年完成从自愿接受到强制实施的转变,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海事履约战略以确保充分和完全地满足IMO强制性文件的要求并持续通过审核,对各国海事主管机关而言将是一个新的挑战。文中主要分析IMO建立强制性成员国审核机制的目的及我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现状,提出我国应对IMO强制审核机制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0,(12):I0010-I0010
加拿大轮船公司(CSL)董事长David Martin表示.IMO以及各国政府都缺乏对航运和环境问题的全局性考量。Martin在IMO两年一次的卡斯商业会议(CBSB)上表示,航运业必须采取更多前瞻性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他表示,业界必须接受气候变化这一现实,在停止反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前瞻性措施。这需要政府和IMO有更多的全局性考量。Martin呼吁业界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出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规则.小规模的政策调整只会带来一些指端末节上的细小变化。  相似文献   

17.
影响船舶设计的海事规则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国际性法规、区域性法规、挂旗国和港口国要求、船级社规范和工业界指南五类。文章仅就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对船舶设计的国际性法规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民  宫山 《中国船检》2003,(11):84-86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77届海安会于2003年5月28日至6月6日在伦敦IMO总部召开。本次会议通过了船舶保安报警系统(ship security alert systern)性能标准MSC.147(77)和系统导则MSC/Circ.1072;同时,会议还对IMO自身战略计划进行探讨,IMO可能将在今后制定出更多的基于目标的标准(goal—based standards),这些标准规定的只是IMO的最低要求,有关政府、技术机构、组织、学会团体等都可以在这一基本框架内制定更为细化的规定、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2,(4):I0009-I0009
据悉,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碳作战室(CWR)呼吁IMO在新船强制实施的碳减排措施扩大至现有船。WWF的海事部经理Simon Walmsley先生向IMO递交了将EEDI扩大至现有船提案。  相似文献   

20.
船舶生物污垢是导致沿岸国水生物种入侵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人类健康,降低船舶能效,增加GHG排放。文中介绍了船舶生物污垢概况及产生的影响,阐述了IMO及其他国家关于船舶生物污垢立法状况,分析了IMO未来制定船舶生物污垢强制规定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并对我国如何开展船舶生物污垢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