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通过对世界交通事故及我国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面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严峻局面,在研究道路交通系统内因的同时,还需关注外因的影响.因此,提出了理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以人为中心、创造交通安全文化,推行道路交通安全审计制度,强化交通安全技术、建立事故后紧急救援系统和事故立体防治,实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伤亡者赔偿幅度等对策,从而实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达到提高交通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道路因素的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实现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与高效,就必须将人、车、路、环境信息和管理等因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以分析交通事故与各种诱因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我国交通安全现状的简要分析,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就道路因素中的线形、线形组合、交叉路口、坡度、路表状况、交通环境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谭璐  郭红霞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6):200-200,F0003
针对大学生交通安全现状,阐述了大学生交通安全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并对大学生交通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提出大学校园的交通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立足现状,并从校内道路照明条件的改善、不同气候条件的管理、强制大学生佩戴安全头盔、不同时段的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置交通纠察执勤岗、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等七个方面,对大学生交通安全行为进行规范,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为依托,客观地分析了道路因素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引用BAYES理论证明对道路因素可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同时,结合四川境内交通安全的抽样调查研究,对部分道路因素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1970年是日本的年道路交通事故率最高的一年,有16765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为了解决道路交通高死亡率问题,同年,日本颁布了交通安全政策法。根据新的法令,日本政府1971年财政年度起草了一个五年计划,即众所周知的“基本交通安全计划”,以促进交通安全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分析云南省近年来发生交通事故的状况,介绍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通过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改善我省交通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道路交通安全因素的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仁 《城市交通》2006,4(4):76-79
总结归纳了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道路交通设施、季节、气候等。以滨海大道和机场大道为例,依据道路主体工程和交通量,分析了交通事故成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科学认识了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指出了驾驶人群体性质的变化和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感官的极限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从而提出道路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行车安全应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期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讨论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发展变化规律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近期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并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未来五年的交通事故总量进行预测。对于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筑路技术的不断提高,道路交通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然而我国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交通事故频发、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道路运营环境不良等因素严重影响出行安全,交通安全问题正逐步成为制约我国道路交通事业进一步发展、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们对客运需求的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危害,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特征,为进一步确定安全保障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严格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提醒交通参与者注意出行安全,对预防和减少重庆市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黑龙江省2006~2010年间1万多起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基础上,选取道路交通控制设施、路侧防护设施、道路物理隔离设施、照明设施等四类典型道路交通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敏感条件下(如不同道路类型、不同天气条件、不同事故形态、不同路表条件等)发生的交通事故形态与特征,据此分析道路交通设施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情况,这将有利于道路交通设施功能的有效发挥,道路交通安全度的提高,也有利于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13.
Grey-Markov Model for Road Accidents Foreca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Roadaccidentsforecastingishelpfulforustofindoutthelawofroadaccidents ,andtoanalyzethetendencyofroadaccidentsunderexistingroadtrafficconditionsandtocontroltrafficsafety .Itisthebasisoftheevaluation ,planninganddecision makingofroadtrafficsafety…  相似文献   

14.
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事故(Pedestrian RTAs)在许多发展中国是很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各种有效宽度下的城市道路人行道的使用率与交通道路特征包括自行车流量、行人流量、机动车流量和车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使用人行道的行人的性别年龄特征,为城市道路提供合理的行人通道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研究表明:有效宽度在1.8m以下的人行道会妨碍人们的正常使用,有效宽度小于1m的人行道大多数行人不会使用.机动车流量和车速对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行人流量和人行道利用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事故多因素时间序列宏观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引入多因素时间序列法,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因素时间序列宏观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兼有单因素时间序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两者的优点,通过单因素时间序列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出事故影响因素的预测值,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可将各种事故影响因素综合起来,预测出道路交通事故总体发展趋势.实例计算证明,道路交通事故多因素时间序列宏观预测模型能很好地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同时具备了所需数据资料较少、建模简单、计算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将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等统计指标值作为参考数列,将不同驾驶员人为因素组成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次数作为比较数列,可以建立驾驶员人为事故因素与其危害性的灰色关联模型。结合实例,通过对灰色关联矩阵的定量化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价驾驶员人为因素对不同类型事故危害性的影响,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预防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多、发生频率高、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通过对以西安市作为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等特点,即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存在“高峰”现象,多发区域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位和主干路上,机动车驾驶员是事故的多发人群,但行人引发的事故死伤严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事故背景因素的概念,建立了背景因素量化指标体系及其采集数据项;并提出了构建背景因素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建立了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模式的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便把握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背景原因,提炼安全对策,为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死亡人数的灰色马尔可夫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可夫理论相结合,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既有灰色预测的优点,同时又有马尔可夫链的优点。通过对昆明城市的实际例子的计算,可以看到,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中,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精确度比较好,有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城市道路施工造成的车道临时封闭措施对路网交通流运行的影响,本文给出了问题的对应模型,提出了一种融入微观交通仿真的遗传算法来优化车道封闭方案,以使得车道封闭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其中,微观交通仿真技术旨在更为合理地评价封闭方案种群中个体的适应度.为进一步增强寻优能力、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一个示例路网对算法及其改进策略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遗传算法能进一步提高最优方案质量、且节约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