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5月9日,对太原铁路局车辆处、湖东车辆段和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铁路车辆轮对尺寸自动测量机"进行了技术评审,该项目通过了太原铁路"铁路车辆轮对尺寸自动测量机"由机体、轮对输送定位、电气控制、激光测量等系统组成。能够同时完成铁路车辆轮对直径、制动盘厚度、同轮直径差、踏面圆周磨耗、车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车辆轮对的轮径值退化规律,有效评估轮对可靠性,提出基于Wiener过程的城轨车辆轮对可靠性评估方法。选取轮径值作为性能退化指标,建立基于Wiener过程的城轨车辆轮对退化模型。通过计算轮对剩余寿命,选择精度最高的退化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估。针对退化模型参数后验分布计算公式较为复杂的问题,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方法进行求解。基于广州地铁8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城轨车辆应保证轮对可靠度不低于0.9,且在镟修后运行至27.51万km时,应检查轮对退化情况,以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武文婷 《上海铁道科技》2011,(1):110-111,103
针对全路在用的机械式、数字式和智能型铁道车辆轮重仪(以下简称轮重仪)的量值溯源要求,提出研究一种通用型铁道车辆轮重仪校验装置,不但能够检测机械式和数字式传统的轮重仪,而且能够满足新型的智能型轮重仪检测要求,实现对轮重仪的检定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使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耦合轮对在工程化、实用化方面有较大的进展,作者建立了31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车辆在没有安装抗蛇行运动减振器的条件下,当磁流变的屈服应力较小时,虽有较高的临界速度,但轮对横移量较大,易出现2点接触;若屈服应力增大,临界速度急剧下降,到一定值后则降幅变缓。当车辆安装合适的抗蛇行运动减振器后,可大幅度提高车辆的临界速度,在适宜磁流变屈服应力的配合下,车辆以高速和超高速在高速铁路上行驶时,轮对和车体均具有较好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因此,合适的抗蛇行运动减振器对磁流变耦合轮对车辆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轮轨润滑对脱轨安全性及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等手段,揭示了轮(缘)轨润滑对车辆脱轨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强非线性系统的基于参数能量集中的安全判据。研究表明,轮(缘)轨润滑能有效提高三大件式转向架的临界速度,从而防止相应车辆在直线段的脱轨。验证性的车桥耦合振动试验也得到相当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车辆系统中轮对的弹性效应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运用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将轮对柔性化处理后导入多体动力学软件UM中,建立考虑轮对为柔性的某型高速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轮对柔性对高速车辆动态曲线通过的各项安全性能指标及平稳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刚性与柔性对高速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时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和垂向平稳性指数较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轮轨接触角、轮对侧滚角位移和横向平稳性指数较多刚体动力学模型有所升高。考虑轮对的弹性效应对车辆动态曲线通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柔性轮对较刚性轮对更能真实地反映车辆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往以既有线车辆使用的非高频淬火车轴的轮座为对象,探讨过裂纹的扩展性。车轴上通常装有车轮或齿轮、制动盘等其他匹配件。本文就车轴上装有车轮的轮座及靠近轮座处有匹配部(如齿轮、制动盘等)的非高频淬火镗孔车轴进行裂纹扩展性评价,同时介绍超声波探伤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车辆轮对簧下质量、车辆轮对悬挂弹簧刚度、车辆长 度、车体质量等对3×64m铁路连续钢桁梁桥竖向有载自振频 率都有影响,而列车的行车速度对桥梁竖向有载自振频率没有 影响。所得结论与简支梁桥一致。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铁路平车运输轮式车辆用止轮器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新型铸铝止轮器,确定新型铸铝止轮器用材料。计算、分析新型铸铝止轮器静强度,并参考TB/T 3162.3—2007《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第3部分:防溜铁鞋(止轮器)》,开展验证试验,提出进一步优化新型铸铝止轮器结构措施。静强度计算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型铸铝止轮器结构强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25T型客车运用以来,出现了较多的轮对故障及由轮对原因引发的车辆转向架故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轮对不真圆(失圆)问题。本文从广州车辆段运用检修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客车轮对失圆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介绍了轮对失圆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一些防止轮对故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货车轮对踏面形状及位置尺寸的自动化检测,开发了接触式货车轮对自动测量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LDJ—Ⅰ型铁路车辆轮对自动测量机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以及检测工艺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车辆的轮对组装大部分采用冷压工艺。由于低地板轻轨车辆齿轮箱结构的特殊性,其轮对需要通过数控轮对压装机进行组装才能满足技术要求。为此,对低地板车辆的轮对组装工艺进行分析,结合轮对结构与数控轮对压装机的接口情况,提出轮对压装新工艺,设计制作低地板车辆轮对压装夹具,使其满足低地板轻轨车辆轮对的压装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悬挂式单轨车辆走行轮在车辆运行中起到承载和传力的重要作用,其走行轮失效对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性能有重大影响。通过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悬挂式单轨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曲线通过及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空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在曲线半径100 m的线路上限速为35 km/h,而满载状态下走行轮失效的车辆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尽快行驶到就近站点疏散乘客;同侧走行轮失效对单轨车辆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行车速度下,走行轮失效时竖向平稳性指标出现了部分数值超过3.0的情况,说明走行轮失效时车辆的运行平稳性会变差。仿真研究结果可为走行轮失效的悬挂式单轨车辆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制造误差或轮对磨耗,车辆轮对在运行过程中逐渐产生轮径差。对于在城市轨道线路上运行的地铁车辆,由于运行线路固定,轮对周期性的受到相同外部激励,更易发生轮对磨损。通过建立SIMPACK地铁车辆模型,结合某市地铁线轨道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轮径差值的地铁车辆模型在该线路上进行动力学仿真。随着轮径差逐渐增大轮对摇头角、横向位移、磨耗功率、轮对蠕滑力都急剧增加。进一步增大了轮径差,恶化了车辆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日本城市新交通系统车辆技术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导向新交通系统(AGT)是中运量的运输系统,车辆安装橡胶走行轮并采用无人驾驶模式。日本的新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辅助运输系统,车辆技术先进,发展良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轮对扭转、弯曲和伞形特征模态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将轮对分别视为刚性体和弹性体,建立了车辆—轨道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UIC518,采用轮轨垂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评定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轮对一阶弯曲模态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最大,轮对模态特征频率降低使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指标值增大。将轮对考虑为弹性体,轮对一阶扭转模态、一阶对称和反对称弯曲模态的特征频率分别为46 Hz、62 Hz和128 Hz时,导向轮对的轮轨垂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与刚性轮对模型的结果的比值为1.010、1.167、1.241和1.033。轮对结构弹性对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跨座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主要靠导向轮来导向,导向轮径向力大小是评价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在轨道半径和超高都不变的情况下,车辆以恒定的速度运行,通过改变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来分析导向轮所受径向力情况以及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单轨车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走行轮垂向刚度的大小对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考虑轮对弹性时车辆运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轮对弹性对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运用SIMPACK多体建模技术,建立了完整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轮对视为弹性体,其余主要部件如车体、构架、轴箱等仍按刚性体处理.对比分析了弹性体轮对模型和刚性体轮对模型车辆的横向运动稳定性.结果表明,考虑轮对弹性时车辆临界速度较刚性轮对的值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服役过程中,轮对的不对称磨耗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车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轮对不对称磨耗对车辆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随着轮径差的增大,车辆的稳定性、平稳性及曲线通过性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高速列车服役过程中应加强轮对状态检测,以保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