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
一、危货海运合同承运人的民事权利 1.承运人拒绝运输危货权 海运危货之第一要务就是安全.若不能达到安全运输危货之目的,海运危货合同将不仅不具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价值,反而还会产生有损财产及生命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6,(5):31-37
从一起租家以海运欺诈向船代等参与方提出索赔的诉讼案件来探讨中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海运欺诈"认识,以及航运代理企业所面临的被以"海运欺诈"为由提起索赔的风险和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增强 《天津航海》2004,(2):51-52,24
一起货损纠纷,原先诉至海事法院,后叉上诉至天津高院,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判决。  相似文献   

5.
在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证明的提单正面,往往有一栏载明“通知方”(NotifyParty)的信息。货物运抵目的港之前或者之后,承运人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提单上“通知方”一栏中所载明的人发出货物到港通知。实践中,货方与船方在此环节经常产生争议。  相似文献   

6.
一、危货托运人要求安全运输的权利危货海运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所运危货从此地到彼地的安全位移,若危货中途受损甚至灭失,则合同的主要目的就会落空。危货托运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所托运的危货能够平安准时抵达目的地,不出现货损货差现象,不发生与第三人或承运人的纠纷。法律赋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1 2月 1 7日英士律师事务所在上海举办了一次船舶融资和船舶修理合同研讨会 ,该事务所的英国专家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最新版的波罗的海国际海运协会标准船舶修理合同 ,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船舶修理合同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戴耀南  相似文献   

8.
新的2004年约克&;#183;安特卫普规则在今年6月CMI38届大会上制订,建议在今年年底后尽快适用。新的共同海损规则虽是“共同安全派”和“共同利益派”之间的妥协产品,但对船东的不利影响还是明显的。本文作者以其丰富的共同海损理论知识和长期实践经验,对此次修改的要点作了介绍和评析。本文对海运界新的2004年共同海损规则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其是否在海运合同、提单条款,租船合同中适用,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凌晨 《集装箱化》2003,(6):37-37,43
要成功开展美国航线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承运人,包括无船承运人都得认真研究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运价管理制度。美国的航运市场名义上是充分开放的市场。受市场经济制约,但是实际上,政府的干预也是很明显的。为了确保公平竞争,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最主要的是运价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承运人的各种运价合同和费率必须向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登记,如果违反这些运价登记,就会招致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航运要闻     
《海运情报》2005,(11):36-37
中海集运上半年营业利润增长25%,宝钢与日本邮船签订12年铁矿石运输合同,太平洋湾公司上半年纯利润增加1倍,阳明海运上半年纯利润增长19%,上半年世界海上游客增长5.5%。[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危货海运合同承运人的法定资质 危货海运合同的承运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义与危货托运人订立危货海运合同的人.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以下简称贸法会)目前正在起草一部以海上运输为核心环节覆盖门到门运输的内容全面的运输法方面的法律文件。该工作从1996年开始。贸法会首先委托国际海事委员会(CMI)起草了文件的草案。2001年在贸发会内部成立了运输法工作组对国际海事委员会起草的草案进行审议。目前工作组已经召开4次会议,并开始了草案的二读。工作组目前已经决定该文件(以下简称运输法文件)最终将成为一部新的国际公约。本文将重点介绍运输法工作组第12次会议(审议运输法文件的第四次会议)讨论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海运协定》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访问美国期间,于2003年12月8日由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与美国运输部部长梅内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至此,自两国上一个海运协定于1998年到期后,经过双方在5年多时间中的多轮会谈,终于以双方均感满意的结果暂告一段落。双方对中美达成的新海运协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将在两国海运关系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因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4月份开始执行新财政年度合同(铁矿石和动力煤合同价格分别上涨9.5%和5.5%),但是国际干散货市场并未受到影响,中国钢铁生产商持续加大从澳洲和巴西铁矿石进口力度。澳大利亚煤炭压港缓解,但是铁矿石压港加剧,南美谷物海运贸易逐步进入高潮。在需求保持强劲运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期租交易量增多,租金水平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12,(9):68-68
8月10日.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与上海三瀚海运有限公司,签订了4艘2450吨不锈钢油化II型船建造合同意向书。  相似文献   

17.
韩进海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金永敏 2011年的海运战略 2011年,海运企业在战略上应考虑以下观点:低速航行不该再是一种例外,而应该成为常态;快速应对,在需求急速下降时要快速做出反应;服务合同模式将要改变,托运人将要求包括舱位、设备、服务能力等具有价格竞争力的服务保证;托运人和承运人对话增加。  相似文献   

18.
秦昌威 《船艇》1998,(11):37-39
美国自建国以来,已有过多次通过立法制订和修订海运政策。其目的在于在困难时期促进并激活海运业。由于公众在和平时期总是认识不到海运资源的重要性,只有当战争或国际局势紧张从而威胁到国家安全时,海运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环渤海地区交通运输量,指出到2000年本地区的交通运输量将增加二倍。论述了发展环渤海地区交通运输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海运交通网的规划。  相似文献   

20.
车军 《水运管理》2001,(1):33-35
未来的国际海运业将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各海运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海运政策、海运宏观管理和海运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那些海运立法完善、宏观管理有效、能从政策上给予本国海运业稳定而有力的扶持并且拥有大批现代化海运管理人才的海运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与此同时,各国海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展开。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各海运国家政府还是各国海运企业,均把实现海运管理现代化作为发展海运的首要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