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本文通过一组典型双桨船型,即常规船型、双尾鳍型及双尾型船的自航船模操纵性试验,探索了双桨船的操纵特点,分析研究了螺旋桨旋向及船型对操纵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内旋桨使回转性及错车性能略有下降,但错车仍有正常转向,车舵并用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内旋使倒航性能大为改善,使倒航可操。单机倒航时出现有规律的反常转向,可利用作为倒航的操纵手段。双尾鳍船的回转性能优于另两种船型,倒航性能及车舵并用的转首性能亦优于常规型船,是具有良好操纵性的一种船型。双尾鳍船型配以内旋桨方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2米联检船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于内河和沿海浅水区域航行的小方形系数双桨、双艉用于联检,兼作航标维修、拖带的船型设计和实船试验结果。该船布置设计中多处采用一物多用的方法,解决了船小、地位紧,而使用要求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双尾鳍船型研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长江典型双尾鳍快速客船调研的基础上,就双尾鳍船型的研究与发展,从推进效率、振动、大方形系数船型及浅水船型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单桨船自航性能预报二因次与三因次标准方法与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耙吸拖力自航试验及实船耙吸拖力预报方法。选取5条不同型号的双桨耙吸挖泥船进行模型试验,分别用二因次与三因次方法对耙吸拖力进行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对三因次法中的功率因子与转速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最终预报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单桨船自航性能预报二因次与三因次标准方法与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耙吸拖力自航试验及实船耙吸拖力预报方法。选取5条不同型号的双桨耙吸挖泥船进行模型试验,分别用二因次与三因次方法对耙吸拖力进行预报。根据预报结果对三因次法中的功率因子与转速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最终预报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船型是一种节能船型,它的线型特点是首都为“上翘首”,尾部为双尾鳍。 船模试验表明:该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相比,满载状态下,F_n=0.19时,实船裸体有效马力可降低10.5%,剩余阻力系数下降38.2%。 如采用同样的主机(2×6350ZC)方案,则在额定功率的条件下,本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相比,实船航速可提高0.71节;如与同样主尺度的单桨Todd线型比较,航速也可提高0.23节。在航速11节时本船型与常规双桨船型和单桨Todd船型相比,主机功率分别可降低19.8%和3.8%。 实船试航结果与船模试验的预报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7.
介绍荷兰海运研究所对单尾、双尾鳍2种油船方案进行的一系列模型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尾鳍船型在整体上优于常规单尾船型。另外介绍挪威1艘化学品船采用不对称双尾鳍船尾提高了推进效率。  相似文献   

8.
该船是由交通部船舶运输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委托我所与交通部上海船研所性能室为宁波镇海外海航运公司设计、研究的不对称双尾鳍节能客船。本船于1990年2月10日试航成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双机、双桨、双舵、偏尾机型客船,采用船首前倾、方尾、不对称双尾鳍线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16 000 m~3 LNG船快速性,设置球鼻首和双尾鳍型双桨,采用CFD软件和CAD软件进行型线优化和水动力性能优化,为了检验设计的船机桨匹配效果和预报实船航速,对优化方案进行快速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16 000 m~3LNG船阻力性能和推进效率较高,机桨匹配良好,可用于实船建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长江下游干线客船的船型开发研究,对于B/T=5.667、C_B=0.552的浅吃水新船型进行了船模试验研究,并以“东-11”型常规双桨线型为基础,设计了两种新的尾部线型方案:一种是双尾线型,另一种是双尾鳍线型。船模自航试验结果表明,在诸线型和试验方案中,双尾鳍桨外旋方案的DHP值最低;桨外疑方案的Q.P.C值也超过了内旋方案。本文还分析了双尾线型和双昆鳍线型的伴流测量和流线试验结果。笔者认为,对于宽而瘦的内河船型,双尾鳍线型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节能线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双桨船内、外两桨负荷变化情况及其对舰船回转性和回转速降计算结果影响的分析,提出了采用等功率法分别计算双桨船内、外两桨的转速、进速系数等,进而确定两桨的推力和转艏力矩,从而进行双桨船回转性和回转时速降预报.以某双桨船为例,分别用等转速法、等推力法和等功率法进行回转轨迹、回转时螺旋桨推力、速降和转艏力矩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等功率法与采用等转速法所得到的回转轨迹基本相同,较之等推力法所得到的回转直径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船实际情况;采用等功率法所得到的速降介于等转速法和等推力法之间,最为接近实船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对2万吨级多用途船船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该船与相近吨位船舶相比,傅氏数高,方型系数大,船型优化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分析上海船研所同类型多用途船船型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2个方案的球艏线型,通过试验分析比较,优选出推荐船型。优选船型有效地解决了该船的快速性问题,性能优良,可供船舶设计及建造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不能确定各桨所克服的阻力,各桨的推力减额分数不能直接得到,使自航试验分析难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个确定阻力分配系数的方法,试验分析结果说明本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简介一艘中等方形系数船舶加长平行中体前、后船模快速性试验研究情况,分析了平行中体加长对该类型船舶阻力、推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对这类船舶加长平行中体,阻力性能改善,推进性能在一定航速范围内略有提高。对于批量设计、生产船舶是一项经济、可靠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川江及三峡库区化学品船标准船型设计思想,化学品船设计中特殊的技术特点及处理方法,阐述了低速、大方形系数货船船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介绍长江口新一代车客渡船的设计特点,包括:节能效果显著的非对称双尾鳍船型;富有个性的新颖船舶外观造型;以及既经济实用又能体现时代气息的舱室装潢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双桨船和单桨船伴流场的不同特点,给出了双桨船切向伴流的分析方法和不同旋向下的螺旋桨设计结果,指出双桨船适伴流设计考虑切向伴流影响的必要性.内旋设计桨在大型循环水槽中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桨的空泡和脉动压力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