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朝鲜人鲁认在《锦溪日记》和《锦溪集》中记载了其被俘日本两年,及从日本逃亡到中国福建后近半年期间的见闻,涉及中日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研究明代中朝两国官员学人交往及福建人文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本文即以鲁认所著《锦溪日记》、《锦溪集》之记述,结合中方文献,以企还原当时之史事一二。  相似文献   

2.
集》,刊泉州南音69首.(同上藏).(福建漳州)瀚海书林李碧峰陈我含刊.明·万历甲辰(1604)版,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2]黄翔鹏:《弦管题外谈》,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工作通讯》1984年1期.[3]李健正:《福建南音与长安古乐的音律研究》,中国南音学会,1991年.[1]黄翔鹏著,崔宪整理:《乐问》,第88页,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  相似文献   

3.
任鹏举 《城市交通》2021,19(5):129-130
《全球城市史》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作者乔尔·科特金是一位全球公认的世界经济学和社会学权威,其研究范围覆盖城市学、未来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出版《部族》《新地理》《全球族》等多本专著.本书记叙了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兴衰演变,对城市发展的普遍性与城市成功的因素两个命题进行了探讨,总结了不同类型城市的现今缺陷并给出了未来发展建议.阅读本书,对我们研究城市历史、预测未来走向有很大启发.同时,书中阐述影响城市成功的因素也对我们继续研究城市发展真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用英语写作了《苏东坡传》,传中他突破了史实本身,而深入到传主的内心。这种表达是主观化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实则为夫子自道。文章试从《苏东坡传》这本书中发现林语堂与苏东坡相似的经历及独特人格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某SUV在100% 正面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基于ANSA建立某SUV整车正面100% 碰撞仿真模型.依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法规中正面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进行碰撞分析,以B柱加速度、车门变形量、保险杠变形量、前围板侵入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车身耐撞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保险杠与前纵梁变形良好,是碰撞过程中主要吸能部件;左右两侧B柱最大加速度分别为35 g、38 g,满足碰撞要求;门框变形量分别为22 mm、14 mm,满足变形要求;前围板最大侵入量为153.1 mm,超出目标值,需要进行结构或强度的改进和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吴丹婷 《城市交通》2021,19(2):128-129
《新加坡建国之路:小红点,大格局》由新加坡宜居城市中心于2016年出版,主编刘太格博士有"新加坡规划之父"的美誉.本书以人物访谈的形式,记叙了概念规划、市区重建、公共住宅计划、樟宜机场建设、花园城市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重大历史转折的来龙去脉.小红点意指新加坡(The little red dot),大格局则指远大的愿景(An extensive strategic vision).  相似文献   

7.
高地 《交通与运输》2011,27(5):76-77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现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中心主任木霁弘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等6人,于1990年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此书认为云南是世界茶的原产地,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和贸易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向西、再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30多个民族、8 000多万人口,向北连接丝绸之路,向南连接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作者提出中国向世界输送茶、瓷、丝这三大物质文明时,形成了南方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  相似文献   

8.
追越、对遇和交叉相遇是航行中两船相遇的 3种局面 .船舶在航行中如何避免碰撞 ,要正确地判断当时的局面与存在的碰撞危险 ,按《内规》的要求 ,采取有效地避让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的胜利》自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确实,这本书不太符合专业学术文章的体例,也存在逻辑跳跃、数据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但是还是非常建议大家把这本书读一读,毕竟在社会学领域,真正的思想不一定必须用公式来表达。这本书里有很多生动的事实和描述,就像《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硅谷优势》等作品一样,能够给人很多启发,读起来也非常有趣。作者格莱泽自小生长在曼哈顿,对于城市研究与写作具有非常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5日,《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首发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全张1枚,邮票内容分别为安居乐业、社会保障、社会和谐和美好生活。据了解,中国梦邮票系列发行工作于2013年启动,分三组展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2013年9月,《中国梦—国家富强》邮票在第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上与广大集邮爱好者见面。2014年9月,《中国梦—民族振兴》邮票的揭幕仪式在美国纽约举行,这是中国邮政首次  相似文献   

11.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船舶驾驶员、引航员如何采取避让行动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以及为船舶间发生碰撞事故后的责任划分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规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规则》里面"驾驶和航行规则"中的存在容易引起误解的有关"不应妨碍"条款,提出个人的理解和修改意见,以利于《规则》的更加完善和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396页)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华文明不仅包含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亦包含海洋文明,是三者的"多元一体"。理解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应忽略隐含其中的海洋文化动力。循此思路,王日根教授的新著《海润华夏:中国经济发展的海洋文化动力》(以下简称《海润华夏》)提供了这方面翔实且颇具解释力的论说。《海润华夏》分"海洋政策""海防与海洋经略""海洋经济文化开发"三部分,汇  相似文献   

13.
倪冰 《轨道交通》2008,(3):26-27
2008年3月3日,鸿与智工业媒体《轨道交通》杂志作为官方邀请媒体出席中英铁路,轨道交通研讨会,参与交流并报道。本届会议由中英铁路投资总署和中国铁道部联合举办.此次上海分会得到了上海铁路局的特别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2000年至2010年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英语自主学习类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通过对样本的数据分析,就国内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自2000年以来,在研究主题、方法、对象以及数量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在研究方法、水平、对象、教师作用认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以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上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9月,419页)粤海关与广州十三行在整个中国对外关系史、中西商贸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自梁嘉彬先生《广东十三行考》于1937年问世后,学界对十三行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陈国栋先生的系列研究最为引人瞩目。不同于以往学者偏重研究十三行行商本身,陈国栋《清代前期的粤海关与十三行》(以下简称《粤海关与十三行》)将主要的论述焦点转移至粤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对于英语被动句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偏多的成因,和英汉被动语态在运用表达上的异同,探讨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策略等等相关研究及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被动语态的调查分析。本文以吴译《简爱》为研究对象,在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语态的汉译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汉译被动语态的常用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船舶航线越来越密集,跨江、跨海大桥数量逐年上升,发生船桥碰撞事故概率增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对6600DWT直立艏货船和方形桥墩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船桥碰撞能量转换关系,分析船舶航速、船艏撞深、船舶应力应变等船舶结构动力响应随时间变化规律.选取船舶航速、船舶载况、碰撞角度、横向偏移距、桥墩截面形式5个因素,设置多组工况,分别研究各因素对船桥碰撞力及碰撞接触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船桥碰撞事故造成船舶碰撞接触区域出现明显塑性变形,其撞击力与船舶航速和载重呈正相关,而与碰撞角度和横向偏移距呈负相关,且与桥墩截面形式存在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再现了船桥碰撞发生全过程,揭示出船桥碰撞损伤局部性以及各因素影响下的船撞力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中英语篇思维模式差异对英汉学术论文写作中论证方法的影响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文章最后指出,只有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其文化成因,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写作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往往受到汉语思雏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入手,分析了英语和汉语在书面表达上的差异,旨在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克服汉语思维的干扰,主动地运用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1330页)以整理研究台海文献和琉球、日本文献史料著称的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近来又推出力作,由该中心谢必震教授主编、吴巍巍研究员副主编的六卷本《图说福建海上丝绸之路》,于2019年9月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系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像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成果之一,经谢必震教授团队夙兴夜寐的不懈努力,方始铸成六卷本煌煌巨著。全书各卷分册如下:《闽在海中——图说福建海上丝绸之路》(陈硕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