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目的:《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TB/T 3027—2002)规定: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换算坡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须在接车进路末端设置延续进路。当接车进路末端设有安全线或隔开设备时,延续进路开向安全线或隔开设备;当接车进路末端无安全线或隔开设备时,延续进路开向正线。我国高速铁路目前有部分车站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换算坡超过6‰下坡,按照规定,须在接车进路末端设置延续进路。设置延续进路,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各种情况下车站的通过能力。本文系统分析计算了各种情况下延续进路对车站到到间隔、到通间隔、到发间隔、发到间隔的影响。研究结论:(1)延续进路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影响较大,车站到达间隔将增加2.3 min以上,车站到通间隔也增加2.3 min以上;(2)设置安全线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高速铁路设置安全线不必要;(3)该研究成果对于高速铁路车站设计、能力计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有下坡道延续进路的继电联锁车站进行自动闭塞设计时,自动闭塞方向电路与下坡道延续进路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及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于6‰下坡道高铁车站的延续进路防护问题,以成兰线某车站为例,研究基于Petri网模型的防护方法。以车站平面布置图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延续进路防护资源分配约束模型,包含6‰下坡道防护模型和延续进路防护故障诊断模型。通过6‰下坡道防护模型对延续进路涉及到的轨道区段占用权进行分配,实现延续进路的安全性防护;延续进路防护故障诊断模型采用形式化验证方法,通过被标记的故障库所对不可行的延续进路排列报错,实现延续进路运行计划的安全性验证。利用Petri网的可达性、有界性、安全性,对车站延续进路可能产生的列车碰撞和冲突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可为列车运行计划的排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株六复线因受地形限制,多数车站接车进路带有延续进路.在单线改复线车站延续进路电路的调试中,发现该电路本身存在问题,后在设计部门支持下,共同对电路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5.
徐建军  张春珑 《科技交流》2004,34(2):105-107
在神朔二线的信号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发现该线上的多数车站都存在有2条正线、2个长大下坡道进站口、多个延续进路终端的特征,《6502电路与各种设备联系图册》(电号:6504)的定型电路中,延续进路电路与发车进路表示器电路都借用了网络13线,因此存在共用网络13线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铁路技术规范规定遇到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超过6‰下坡道时应设接车进路的延续进路,以防列车冒进出站信号机后发生侧面冲撞事故.但是设置延续进路会带来车站列车通过能力的下降或增加工程投资等问题.客运专线铁路是否还需要采用该规定,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不宜设置的可能性,供工程设计者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分析既有线6‰下坡道延续进路设置的由来,结合客运专线铁路车辆制动性能及列车运行控制装备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客运专线车站站外有超过6‰下坡道时无需设置延续进路的论点,突破了铁路技术规范的规定,对降低铁路轨道和信号工程投资、减少铁路用地、提高车站列车通过能力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神朔二线的信号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发现该线上的多数车站都存在有2条正线、2个长大下坡道进站口、多个延续进路终端的特征。在《6502电路与各种设备联系图册》(电号:6504)的定型电路中,延续进路电路与发车进路表示器电路都借用了网络13线,因此存在共用网络13线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国内铁路既有线进站信号机外方制动距离内如有超过6‰的下坡道,接车进路普遍都设置了延续进路,以防止列车冒进出站信号机后发生侧面冲突事故。但这种规定被普遍沿用到了高速铁路的设计和运营当中,延续进路的设置会降低高铁车站的通过能力。针对高速铁路继续沿用既有铁路技术规范的规定,车站设置延续进路后对车辆到达能力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铁路车站咽喉区进路排列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史峰  谢楚农  于桂芳 《铁道学报》2004,26(4):5-9,19
合理排列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进路是保证铁路车站行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的重要内容,在车站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自动化、车站行车作业过程模拟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有利于后续作业进路排列的目的出发,按序列化逐项作业排列进路的规则,分别提出了铁路车站咽喉区最大平行进路和最大概率进路的紧侧优化方法,该方法简明快捷,对现场计算和理论研究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虑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和到发线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车站接发各种类型列车的作业过程与列车进路的关系,结合道岔分组的方法,建立咽喉区和到发线一体化运用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列车晚点的情况,以车站作业过程占用车站设备的不均衡性最小和列车进站延误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的动态调整模型。2个模型均采用运筹学软件LINGO中内置的分支定界算法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列车按照图定时刻正点运行时,采用优化模型得到的列车进路分配方案可以保证列车按照图定时刻进出站;当某列车晚点时,该列车的进路可能与后续列车的进路有交叉干扰,此时则应采用动态调整模型对后续列车的进路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在后续列车允许有延误时间的约束下,生成新的后续列车进路分配方案,有效保证列车进路的畅通,并使车站设备运用的均衡性更优。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特点,阐述了几种典型继电器电路中电阻-电容电路的作用。通过增加电阻-电容电路,可使继电器延时落下。通过选取合适大小的电容和电阻值,可以满足继电器电路对时序的要求。电阻-电容电路在增加继电器缓放时间的同时,对电路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影响,需从继电器常态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电路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轴温探测(以下简称红外线)、TDCS电路已经成为铁路专用通信中与行车调度电路同等重要的电路,其质量及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行车及行车的安全。下面结合陇海线天兰段、包兰线兰干段实际情况,谈谈如何能更好地解决红外线、TDCS电路的安全保障问题。1电路现状陇海线天兰段、包兰线兰干段红外线电路及部分TDCS音频电路只有一条路由,没有形成保护环,组网结构不合理,安全性差。以天兰段为例,如图1所示,天水至陇西间共计6个站,12条红外线电路,如果干线传输中某点大通道中断或某点检修作业时,就可能造成此点后面的所有站的红外线电路及TDCS音频电路中断,影响行车安全,也影响通信设备及通道检修、测试和故障处理。故障定责为  相似文献   

13.
14.
2006年1月4日夜,信号工区接到二道河车站道口通知“X进站信号机红灯和绿灯同时点亮,但绿灯灯光比红灯灯光要暗”。查看当时控制台,站场只有SS至SL排列了一条显示双黄的接车进路,如图1黑实线所示,并且控制台显示全部正常。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机车牵引主电路的接地检测在运用过程中由于存在干扰而产生误报问题,对机车牵引传动系统主电路及接地检测回路原理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主电路共模干扰对接地检测回路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制接地检测回路共模电压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实际试验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3日和7月30日,郑州西站和郑州车站相继发生两次接触网断线事故。从事故原因调查结果来看,这两次断线事故均是由于两接触悬挂交叉处接触且流经了主导电回路的牵引电流分流,交叉处不能满足大电流通过,烧损线索所致。这两次接触网断线事故暴露出我们对接触网主导电回路分流的危害认识不足。本文对这两次断线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17.
电路可制造性设计在国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于电子产品而言,电路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设计产品的形态,工艺设计产品的过程,其中电路设计是电子产品的核心和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电气性能的对比分析,指出在电路参数、元件、物理量及其联接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互相对应的对偶因素,而后根据电压源与电流源互为对偶元件,应用对偶原理对两个理想电流源不能串联的原因进行了判断分析,阐述了对偶原理在电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京包线大同至包头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中,为减少机车司机手动改频次数,完成由XF经XⅠ-Ⅱ至XⅡ-Ⅱ进路的载频自动切换功能,对GPJ标准电路进行了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20.
GTO门控电路     
GTO门控电路对GTO的关断能力,工作频率、可靠性等影响极大,本文分析了GTO关断过程的及其波形,提出了主要的门控电路参数,并对国内外若干重要的典型门控电路作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