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LG509A摊铺机是柳工最新研制的路面机械,适用于各等级沥青混凝土道路面施工,满足摊铺稳定土、二灰土、二灰碎石、级配骨料、碾压混凝土(RCC)、水泥材料(CTB)、铁路道渣等各类基层稳定材料使用要求,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等工程基  相似文献   

2.
长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营高速公路是省会长春市连接吉林省南部地区的交通主干道,于1997年9月建成通车,路面设计为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4cm,下面层6cm,基层为二灰碎石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交通量、土基模量及基层材料强度、厚度组合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计算,并采用灰熵理论对各影响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可知,上述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基强度、交通量、基层材料强度、基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多为半刚性路面结构,即由半刚性材料(二灰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构成。半刚性基层的主要功能是承受行车荷载,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平整、抗滑的表面,以确保行驶车辆高速、安全、舒适地通行。  相似文献   

5.
旧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是补强设计中重要参数之一,本对《公路水泥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基层顶面回弹模量计算公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了可适用于工程设计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从施工的具体实践出发,从材料配比、现场拌和、整型、碾压与养生等方面阐述了水泥二灰(砂性)土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已用于沂淮高速公路H标段作为底基层,这对高等级公路路面底基层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灰、粉煤灰类材料(简称二灰)在公路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以石灰粉煤灰碎石具有板体性强.强度高.以及良好的水稳性和耐久性等特点.使得石灰粉煤灰碎石已成为我国目前低等级路面基层、高等级路面底基层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有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强度指标对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的探讨,有助于对二灰碎石基层的强度指标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疲劳特性、挠度及混凝土路面板的疲劳寿命等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已广泛采用二灰稳定碎石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较普遍的是半刚性路面基层结构: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石灰(水泥)稳定土。现就邢临高速公路连接线L3合同段二灰稳定碎石施工案例进行概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2005,3(4):23-23
《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05MR202主要是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编制的,并结合城市道路特点进行的路基路面综合设计。图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构造要求中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加筋、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衔接、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分块设计作了相关规定。对水泥混凝土面板构造及结构计算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图表的选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图集还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从主要材料要求、施工注意事项、路面各技术指标及面层防滑、平整度及弯拉强度要求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作了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简称二灰碎石)是目前国内外修建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工程实践和研究表明,二灰碎石的水稳性和板体性均较好,其强度和整体性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可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另外,二灰碎石在基层施工中应注意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二灰土作路面底基层时部分路段(尤其是潮湿路段)出现的二灰土松散,强度不足等问题,从二灰土的抗冻试验入手,分析了二灰土做寒冷地区高速公路底基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许志平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3):24-25,47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建工程质量问题,提出了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把好的十二关,包括:路基碾压实密、路基与原有公路基层病害处理、材料选择、基层铺筑、配料拌和、混凝土运输、装模、浇筑整型、切缝、养生、把住工期、工序检测验收及竣工验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经验,总结了从路基、基层、面层施工到材料控制等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废弃尾矿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环境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其用作(底)基层材料和路基填料是安全可行的。利用正交试验方法,提出石灰粉煤灰(简称“二灰”)、掺加外剂和水泥的二灰(综合)稳定废弃尾矿料优选配合比,分析混合料强度增长机理和影响因素,并确定优选配合比混合料的路用技术参数。优选配合比将在连云港市旧路改造中作为1km长的试验路基层材料,以便进行现场试验验证和应用机理分析,为其推广应用于路面(底)基层提供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优选配合比,并提供工程施工可操作性和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分别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以及特殊路段,水损害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 ,从材料、基层平整度、接茬处理 ,施工机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并提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结构特点、适用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碎石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设计中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19.
素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路面 所谓素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有时设传荷装置)和局部范围(如阳水井盖周围或面角隅处等)外均不配钢筋的混凝土的路面。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混凝土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必须符合板的弯拉强度要求。混凝土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贫混凝土基层板以及混凝土小块铺砌路面、装配式混凝土路面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