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38例螯虾腹大神经和60例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上,观察了乌头碱(AC)、钙离子(Ca~(2+))和脱氧胆汁酸(DOC)3种膜离子通道闸门调制剂对神经兴奋性以及兴奋性指标—标准电量(a)的影响。结果表明,a与钠通道的激活速率有关,它可能反映了打开钠通道活化闸门、产生动作电位所需要的电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 磺胺药是化学合成的一类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生产不需要粮食原料,对四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纸片扩散法将国产(SD),磺胺甲基异恶唑(SMZ),Z—磺胺—5—甲氧嘧啶(SMO)和4—磺胺—6—甲氧嘧啶(DS—36)四种磺胺药分别对大肠肝菌、变形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五种细菌作了单项药敏试验,同时又将这四种磺  相似文献   

3.
低氧促进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内β-catenin积聚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内β-catenin积聚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昆明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培养12h和24h后,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Wnt通路相关蛋白Wnt3、Wnt3a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PI3K/Akt)通路中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常氧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存在Wnt3的表达,低氧对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Wnt3的表达无影响(P>0.05);常氧和低氧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均不存在Wnt3a表达;低氧增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p-Akt和p-GSK-3β蛋白水平(P<0.05).结论 低氧通过增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p-Akt蛋白和p-GSK-3β蛋白水平促进β-catenin积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丹酚酸B对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AA)灌胃造成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剂量为5mg/(kg·d);治疗组(n=12),每日接受AA灌胃[5mg/(kg·d)]后随即接受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SalB)灌胃[10mg/(kg·d)];正常组(n=12),每日接受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处理持续8周.每周称量动物体重以调整用药剂量.第2、4、6、8周收集24h尿液标本,第8周末麻醉后摘取肾脏做病理检测,采用RT-PCR法测定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ITG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较正常组肾间质明显增宽,间质细胞增多,胶原成分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AI-1、TIMP-1、ITGβ-1 mRNA的表达减弱,MMP-9 mRNA增加.结论 自丹参中分离出的SalB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间质性损伤有较强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Nomenclature a,b—Lengthofmajor/minorsemi-axisof ellipticcylinder(m)A—Masstransferarea(m2)Dπ—Diameterofcircularcylinderofequal circumferentiallength(m)DAB—Massdiffusioncoefficient(m2/s)k—Overallcapacityindex M—Massloss(kg)P—Circumferenceofellipticcylinder(m)Δp—Pressuredrop(Pa)Q—Volumeflowrate(m3/s)Tw—Walltemperature(°C)T∞—Temperatureofupstreamuniformflow(°C)u—Velocityofairflow(m/s)α—Totalheattransfercoefficient(W/(m2·K))β—Masstransfercoefficient(m/s)φ—Angleawa…  相似文献   

6.
<正> 1965年岩原繁雄等[1]曾将壬基苯氧聚乙氧乙醇(NP—10)和萜烯基苯氧聚乙氧乙醇(88)(TS—88)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杀精子药物,作了一系列药理试验。研究的内容包括体外杀精试验、抑菌试验、溶血试验,局部刺激试验,以及急性毒性试验。1975为  相似文献   

7.
<正> 阴道杀精子剂属于外用避孕药,因其具有效果可靠、使用简便及对人体全身无危害等优点,很受广大群众欢迎,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应用较多的阴道避孕药,当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苯氧聚乙氧乙醇(NP—10)及萜烯基苯氧聚乙氧乙醇(TS—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大鼠实验模型及人胃黏膜细胞培养技术探讨AMP-18在胆汁对胃黏膜细胞损伤中的表达。方法健康雌、雄性各半SD大鼠44只,分成4组:全反流模型(DGR)组、结扎胆管(BDL)组、全反流模型+结扎胆管(DGR+BDL)组、对照(C)组。手术后12周处死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培养:以不同浓度(500μmol/L,1 000μmol/L)甘氨胆酸钠(GC),甘氨脱氧胆酸钠(GDC),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牛磺胆酸钠(TC),牛磺脱氧胆酸钠(TDC),牛磺鹅脱氧胆酸钠(TCDC),石胆酸(LCA),胆酸(CA)及脱氧胆酸(DCA),不同浓度(1 500μmol/L,2 000μmol/L)混合胆盐及混合胆酸作用后,用RT-PCR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人胃黏膜上皮细胞AMP-18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胃黏膜AMP-18表达,DGR较DGR+BDL、BDL及C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GR+BDL与BDL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CDC、GDC、GC、TCDC、TDC、TC、DCA、LCA、CA、混合胆盐/酸作用于GES-1细胞后,GC实验组AMP-18表达虽随作用浓度的提高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GES-1细胞AMP-18表达随作用浓度的提高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P-18在胆汁损伤的实验中,对胃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食管腺癌OE19细胞中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DCA(50、100、150、200、250、300μmol/L)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3、6、12、24h)对OE19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和ELISA方法分析DCA对炎症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A干预后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改变,并与200μmol/L DCA+5mmol/L NAC(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组进行比较。结果在OE19细胞系中,DCA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并且200μmol/L DCA作用6h是其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初始浓度及有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DCA组TNF-α、IL-8和IL-6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呈剂量依赖性。DCA也增加了细胞内ROS水平,呈剂量依赖性。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TNF-α、IL-8和IL-6的表达及ROS的释放。结论 DCA对OE19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及促炎作用,其促炎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U6和let-7a两种内参在RT-qPCR方法检测大鼠股骨头软骨样本microRNAs(miRNAs)的稳定性。方法取软骨生成过程的新生(D0)、断乳(D21)、性成熟(D42)3个时间节点的雌性近交系DA大鼠股骨头软骨,提取总RNA,用RT-qPCR方法分别在U6和let-7a两种内参体系下,检测miR-1、-25、-26a、-140、-146a、-150、-181a、-195、-223、-337等的表达,并与课题组前期获得的二代测序绝对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综合评价两种内参的稳定性。结果在D42样本中U6(P=0.045)、let-7a(P=0.021 5)的相对值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在两种内参体系中miR-26a、-140、-223、-337的表达趋势相同,miR-1、-146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5、-150、-181a、-195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二代测序绝对定量结果比较,let-7a稳定性优于U6。结论 let-7a稳定性优于U6,更适合做软骨miRNA定量的内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埃索美拉唑抑酸效应的关系。方法 开放、对照研究。 36名健康志愿者参加本研究。根据PCR -RFLP方法确定的CYP2C19基因型 ,将志愿者分为两组 :CYP2C19强代谢型组 (n =2 4 )及弱代谢型组 (n =12 ) ,男女比例分别为 18∶6及 8∶4 ;年龄平均 (2 4± 1.0 )岁及 (2 0± 1.87)岁 ;体质量平均 (6 1± 6 .75 )kg及(5 9± 4 .0 6 )kg ;身高分别为 (172± 5 .32 )cm及 (16 9± 5 .19)cm。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片 2 0mg单剂量口服 ,动态监测2 4h胃内pH。结果 强代谢型组与弱代谢型组间抑酸起效时间、胃内pH >4的总时间及时间百分比 (% )、胃内 pH中位数、pH均值以及夜间酸突破的胃内 pH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未观察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埃索美拉唑的抑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从FDA公布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nc acid)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毒性的通告以来,国内外中医药界对此产生广泛关注。马兜铃酸又名木通甲素,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近年发现,马兜铃酸能损伤肾小管及间质,具有肾毒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国药典》2000版收载含有马兜铃酸中药材的制剂有14种,这些制剂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L—赖氨酸锌(Zinc L-lysinate)和葡萄糖酸锌(Zinc Glucosate)在家兔体内的血清锌浓度,并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在兔体内处置过程为一级动力学二房室模型,而L—赖氨酸锌近似于一级动力学一房室模型。二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葡萄糖酸锌,t_(1/2)(β)9.49h,T(p)1.3h,V/F(c)41.13 1/kg,Cl(S)13.14 1/kg.h,AUC 15.07 mg/kg·h;L—赖氨酸锌,t_(1/2)(ke)1.01h,T(p)1.08h,V/F 57.85 1/kg,Cl/F(s)39.631/kg·h,AUC 5.24mg/kg·h。  相似文献   

14.
高氧液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比色法、血气分析检测 2 0例用高氧液患儿血浆SOD、MDA及血气变化 ,同时以 2 0例未用高氧液患儿作对照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 用高氧液组PaO2 、SaO2 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同时有pH、HCO3 -、BE下降 ;血浆SOD升高、MDA下降 (P <0 .0 1) ;用高氧液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 ,有效率 95 %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尤其是低氧血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研究非自治非周期的Lotka—Voherra系统{x1=x1[b1(t)-a11(t)x1-a12(t)x2-a13(t)x3] x2=x2[-b2(t) a21(t)x1-a22(t)x2] x=x3[-b3(t) a31(t)x1-a33(t)x3]得到该系统具有持久性和正解具有吸引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otch信号在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对高氧状态下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孕19d胎鼠AECⅡ随机分为4组:空气组和高氧组分别暴露在210mL/L和950mL/L氧气中;高氧+SP组于暴露前加SP;高氧+SP+L703.606组在高氧+SP组基础上加入SP受体拮抗剂L703.606。各组均培养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微孔板检测系统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QPCR检测Notch1、Notch3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Notch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细胞凋亡率及超氧化物阴离子的含量均显著增高,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高氧+SP组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超氧化物阴离子的表达,提高细胞增殖率(P<0.01)。高氧组Notch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Notch3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高氧+SP组与单纯高氧组比较,Notch1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升高,Notch3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氧+SP+L703.606组与高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可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高氧诱发的AECⅡ细胞凋亡,减轻氧化损伤,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芪藻汤治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及复方芪藻汤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和奥美拉唑(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胃溃疡组织Foxo3a、Bim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结果与溃疡模型组相比,复方芪藻汤各剂量组与奥美拉唑组Foxo3a、Bim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复方芪藻汤高剂量组较奥美拉唑组更为显著(P<0.05)。复方芪藻汤各剂量组凋亡指数分别为(26.79±2.54)%、(22.41±3.67)%、(14.38±3.40)%,较溃疡模型组[(30.75±2.93)%]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芪藻汤可能通过下调Foxo3a/Bim表达而抑制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发挥其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 PGA)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 HPMC)复合材料在远端胰腺切除术后缝合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用3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行远端胰腺切除手术。观察组实验犬使用PGA+HPMC复合材料进行切口加固;对照组实验犬使用NEOVEIL进行切口加固。术前、术后3 d及解剖前,分别对各组实验犬进行血常规检测。设置2周、4周、8周观察周期,每个观察点各6只动物进行心肝脾肺肾组织学检查、硬组织切片病理诊断等评估,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实验犬在术前血常规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计数(WBC)(F=14.875,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F=5.049,P=0.00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F=4.794,P=0.011)、红细胞计数(RBC)(F=6.591,P=0.002)、血红蛋白(HGB)(F=8.154,P=0.001)、红细胞比容(H...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后辅助放疗对HPV16相关Ⅱa(pT3)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术后病理分期为Ⅱa(pT3)期食管鳞癌患者的97例病理标本以及54例正常食管黏膜或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PV16E6、p75NTR及P13K的表达,并分析HPV16、PI3K与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术后辅助放疗对Ⅱa(pT3)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97例Ⅱa(pT3)期食管鳞癌组织的HPV16E6和PI3K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9%、69.1%;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42.3%,中位生存期52个月;HPV16阴性与阳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25.3%,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和3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示,HPV16阴性者术后放疗与未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和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亚组分析示,HPV16阴性组中年龄≤61.5岁、女性、无吸烟史者应用术后辅助放疗提高生存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变了Ⅱa期食管鳞癌患者固有的辐射敏感性。术后辅助放疗只能提高HPV16阴性Ⅱa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Hepatitis C virus (HCV) is the major agentfor the posttransfusinal and diffusive non- A,non-B hepatitis that could transform to chronic hepati-tis,and also has close relation to liver cancer andcirrhosis[1] .HCV is a single positive- stranded RNA viruswhose genome(about9.4kilobases) contains asingle uninterrupted open reading frame (ORF )which encodes a polyprotein precursor of 30 1 0~30 1 1 amino acid residues.The genome of HCV issimilar to flavivirus and pestivirus.In vitrostudiesha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