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评价钢渣替代碎石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参照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级配和水泥剂量,研究钢渣掺量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路用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结构粗型矿料级配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强度特性最优,水泥掺量≥4.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道路基层强度设计要求;水泥掺量为4%时,钢渣掺量对长龄期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抗压强度影响较显著,掺75%钢渣后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至少提高26.6%,且抗水破坏能力最大,可显著延缓或抑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钢渣的材料组成、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安定性、配合比等角度,结合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钢渣在公路 基层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XRD 测试分析了钢渣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对比分析了钢渣与石灰岩、玄武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异;采用浸水膨胀率、压蒸法测定粉化率分析了钢渣的体积安定性;开展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推荐了水泥用量范围,对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二灰土中掺入不同比例的钢渣后其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作者首先对混合料进行均匀试验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的抗压回弹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这说明当钢渣掺量适当(20%~40%)时,能明显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的抗压回弹模量。此外,综合分析得出二灰土掺钢渣最终的最佳配合比,为实际工程中钢渣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在曹前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应用,阐明二灰钢渣路面基层在原材料选用、组成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助于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钢渣的化学成分和三种分解现象,提出了钢渣是否经过崩解达到稳定的初步鉴定方法,对钢渣的材料特性及路基换填钢渣的优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钢渣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 分析了影响钢渣体积安定性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探讨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分析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体积安定性、抗滑性)及其功能特性(导电性与微波加热); 研究了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介绍了国内外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钢渣可用于沥青混合料, 且应为陈化半年以上的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 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优良, 而化学成分及矿物相组成受炼钢工艺影响有所区别; 钢渣体积安定性的不足可通过预处理或陈化处理得到较好的改善;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要点包括钢渣替代传统集料的方式和比例、沥青混合料级配修正、有效相对密度测定以及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功能特性优于天然集料沥青混合料, 具有较好的环境影响性且综合经济效益更高; 关于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较多, 而作用机理方面相对缺乏, 关键性的限制因素如密度较高、体积安定性不良、混合料沥青用量增加等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未来应重点研究钢渣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及质量控制体系, 并开展全寿命周期研究, 以加快钢渣沥青路面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钢渣在道路基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目前我国开发大规模利用钢渣新途径的必要性,分析河南省安阳市钢铁公司转炉钢渣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问题,并与道路工程石料性能相比较,提出了使用级配钢渣做道路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并讨论钢渣应用于道路建设所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钢渣利用现状并满足道路建设实际需要,在超薄磨耗层SAC-10沥青混合料中用钢渣部分替代天然集料,对不同钢渣掺量下SAC-10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SAC-10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钢渣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并在钢渣掺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高温稳定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钢渣掺量为60%时,钢渣SAC-10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低温抗裂、抗滑及抗膨胀性能良好,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应用表明超薄磨耗层SAC-10在掺入60%钢渣后,抗滑性能、渗水性能及长期路用性能优异;掺入60%钢渣后,超薄磨耗层SAC-10的综合单价增加了81元/m3,但长远来看可以有效降低养护维修费用,长期经济效益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研究了钢渣对废水中磷的去除.探讨了影响其除磷因素如pH、反应时间、钢渣粒径、钢渣用量、磷的初始浓度等.研究表明,在pH=7,小于74 μm的钢渣用量为0.5 g,反应120 min时废水中磷的去除率达9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钢渣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渣作为一种工业废料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但是钢渣的强度很高,内部含有很多活性氧化物,是一种很好的筑路材料。以包头南绕城公路为例,结合实践体会,谈包钢排出的钢渣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能性,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广大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废钢渣已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其回收率基本为我国的两倍以上。如何将废钢渣科学有效地综合利用到道路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首先对钢渣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沥青的最佳用量,然后针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其进行车辙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所得数据均满足规范要求的碎石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说明钢渣可以作为路面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钢渣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工业废渣,如何将其合理的应用到道路工程中一直是热点问题。在分析了钢渣物理力学性能和组成的基础上,选用5种不同的掺量,掺入到AC16沥青混凝土中,分析钢渣掺量对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了钢渣掺量不超过60%均能均衡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以后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数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渣填料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工业废料钢渣的粒形,级配,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分析,论证了钢渣的基本工程性质,并经工程应用试验,进一步证明钢渣是一种优质筑路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类型对钢渣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对改性沥青SMA-13和AC-13C两种钢渣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钢渣沥青混凝土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均有较大提升。AC-13C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显著优于玄武岩集料配制的SMA-13沥青混凝土;而SUP-13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略高于玄武岩集料配制的SUP-13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能。因此,钢渣沥青混凝土较玄武岩沥青混凝土在水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省首个耐磨钢渣沥青路面工程应用的介绍,分析了钢渣应用的背景和必要性、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问题等,通过以上分析表明,与传统磨耗层相比,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体现出新特点:混合料的抗水破坏的能力、抗高温车辙能力、抗疲劳能力及低温抗裂能力都有所提高。按6.4%油石比拌和沥青混合料检测各指标:动稳定度为6 713次/mm,大于设计值4 000次/mm;浸水残留稳定度均值90.2%,大于设计值85%;冻融劈裂破坏强度比86.3%,大于设计值80%。工程实体说明,使用通用的施工设备施做的路面压实度可以满足标准,现场实际剩余空隙率可控制在6.0%以下,可以达到耐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对其抗压强度、干缩性能、冲刷性能、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优越于水泥钢渣和粉煤灰,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道路基层施工可采用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泥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粉煤灰钢渣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干缩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水泥粉煤灰钢渣的路用性能优越于水泥钢渣的路用性能,从环保角度考虑,在路基施工中建议采用水泥粉煤灰钢渣.  相似文献   

18.
钢渣细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钢渣细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及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轴压本构模型,进行了钢渣细骨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试验,并对钢渣细骨料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6组不同钢渣细骨料掺量的钢渣混凝土立方体及棱柱体试件,研究了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单轴受压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选用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压蒸粉化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适用于混凝土细骨料;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破坏的脆性特征更加明显,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钢渣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比值为0.80 ~ 0.86;可依据Carreira and Chu模型及Wee模型对钢渣混凝土本构关系进行分段描述,分段式本构模型与实测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浸渍试验测定了不同粒径钢渣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 提出了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确定方法, 采用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与沥青膜厚度对不同钢渣掺量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进行评价, 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 从钢渣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方面分析了钢渣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钢渣等吸水性较大集料, 采用浸渍试验实测的有效相对密度较计算法得到的有效相对密度增大了1.5%, 更接近集料的实际有效相对密度, 因此, 采用浸渍试验确定的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更加合理; 随着钢渣掺量增大, 钢渣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逐渐提升,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提高了12%, 冻融劈裂强度比提高了13%;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随钢渣掺量增大而增大, 当钢渣掺量为70%时,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增大了13%, 较厚的沥青膜可有效防止水分入侵, 并增大集料表面“结构沥青”含量, 从而提高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钢渣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计算值为67μm, 由于其水稳定性与沥青膜厚度正相关, 故推荐基于水稳定性的钢渣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厚度为7μm; 钢渣呈超碱性, 表面多孔隙, 孔隙内部结构复杂, 增大了钢渣集料与沥青间有效接触面积, 并形成较好的机械咬合力, 提高了钢渣集料与沥青之间的黏结性, 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年都将产生大量的高钙粉煤灰和钢渣,这些工业副产品应用到路面工程中可以提高路面建设的经济性和路面的耐久性,特别是应用到路基工程中。通过试验的方法讨论在水泥粉煤灰中添加钢渣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表明:钢渣的添加明显提高了水泥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