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港口基础设施投资和融资政策的沿革及评价 1.中央财政预算内拨款 70年代初,我国的港口建设发展严重滞后。这一时期港口的基础设施投资来源为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实行的是国家预算内拨款制度,由国家计划宏观管理调控。这对当时建设任务重、投资规模巨大的港口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沿海港口基础建设初具规模,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得到改善。 2.预算内“拨改贷”投资借款 80年代初期,为了有偿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我国的投资体制作了重大改革。从1985年起,凡是由国家预算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财政拨款改…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和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功能的崭新阶段。当前,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沿海港口发展需要再一次转变思路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沿海港口1.沿海港口与其他国家港口的竞争实则是产业的竞争,拓展港口功能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全球贸易运输量的90%左右通过海运完成,在全球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过程中,往往产业的布局围绕以港口布局为核心开展,沿海港口在产业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制造业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  相似文献   

3.
加快建立完善的沿海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安 《中国港口》2004,(6):12-14
一、国内外沿海港口投融资的主要政策(一)国外主要国家港口投融资政策1.德国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对港口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和码头经营私有化改革。港口所在的联邦州或城市成立港口管理股份制公司,代表国家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港口资产100%属于国家所有,经营方式是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价格把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出租给民间公司经营。地方政府是德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港区范围内的一切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专用线、码头前沿、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设施等统一由地方政府规划和投资。港区内各种地面设施、设备则由私人投资兴建。2.…  相似文献   

4.
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行港口建设投融资体制的研究与思考,结合沿海港口基础设施的功能分类和项目设施的投资效益分析,提出了社会资本项目单元产权制的港口资产管理模式,并对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投融资管理运行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关于港口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劲 《中国港口》2004,(11):13-15
<正>一、我国现行的港口融资来源与方式分析 目前,我国港口企业资金主要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利用国内外的贷款和资本市场。 受长期以来我国港口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特别是港口专项贷款方式是沿海港口筹措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对国内外贷款这种融资方式而言,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性贷款,如国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从码头通过能力、大型化专业化码头体系、智能发展、支持保障等方面总结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从航道建设、码头体系、航道绿色化数字化等方面回顾内河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指出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部分货类码头通过能力需要调整、部分港口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存在冲突,内河航道建设中存在内河高等级航道比重偏低、部分通航设施碍航、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其他部门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一定障碍等不足,以及内河港口基础建设方面存在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普遍较低的问题,从优化沿海港口设施供给、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强并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上半年,山东省争取中央资金19. 9亿元,支持沿海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额是上年的2. 2倍。其中,筹集资金13. 26亿元,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东营、潍坊、威海、日照4市港口防波堤、航道、导堤工程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山东省港口集疏运能力显著提升,加快形成现代化沿海港口群。筹集资金6. 58亿元,支持疏港铁路建设,支持东营港、滨州港、烟台港3条集疏运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公铁、铁水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推广应用。筹集资金600万元,支持港口物流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8.
顾安 《中国港口》2005,(2):38-39
<正>据悉,2004年全国港口投资约300亿元,比2003年增加100亿元。根据对"十一五"期的经济发展和水路交通需求预测,预计"十一五"计划期间全国沿海港口码头、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及长江干流南京以下航道等建设与技术改造工程,大约需要1000-1200亿元。为保证"十一五"沿海港口建设目标的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沿海港口企业融资渠道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沿海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及时跟踪港口建设与生产运营状况,在“双循环”格局下研究港口供给侧能力适应性,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回顾了“十三五”期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港口吞吐量发展情况,重点围绕沿海港口码头能力适应性,根据沿海港口发展实际,考虑设备工艺提升、集装箱箱重折算系数调整、通用类码头能力核增等因素,分层次、分区域、分货类、分结构详细分析了码头能力的适应性,并提出推动既有通用类码头专业化改造及通过能力评估、推动港口生产运营智能化和公共服务便利化、强化港口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的枢纽作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吞吐量前100名港口中有83个位于沿海地区,沿海港口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地位重要、不可替代。考虑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适宜建港的天然优良海岸线资源稀缺,大部分港口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弥补水深、泥沙淤积、风浪掩护的不足,通过正常用海和必要围填海形成深水岸线资源,是保障沿海港口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要求。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发布后,港口围填海实行“一刀切”,直接导致了港口规划环评要求全部取消新增围填海,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极其缓慢,沿海港口新建项目基本停滞等诸多问题,港口建设与发展已呈现出“停摆”的征兆,亟待重点关注并研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09,(1):19-19
本刊从2009年1月1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930亿元,其中沿海港口建设完成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5.5%;内河建设完成投资181亿元,同比增长9.0%。沿海港口新扩建泊位154个,其中万t级泊位89个,新增吞吐能力2.8亿t;内河港口新增泊位282个,其中万t级泊位21个,改善内河航道里程943km。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7亿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6亿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2.2%。  相似文献   

12.
<正> 韩国港口投资可分为三类:政府,韩国集装箱码头局(KCTA)以及私人投资。总共有28个贸易港,23个沿海港口以及9个新建港口。贸易港及新建港口的建设和管理由政府负责,而沿海港口则有政府负责建设,地方政府管理。 海洋渔业部港口处负责所有港口的规划和开发。 但是,为满足需求而进行的港口开发受到政府预算不足的制约。为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水运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到2010年,沿海港口将新增通过能力21亿吨,为"十五"通过能力的80%以上。我国现代港口的发展是伴随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信息技术进步而快速成长起来,笔者根据近来我国经济与港口发展的态势,分析阐述了我国现代港口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功能作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建国后50多年的港口建设中,国家资本金补助一直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外贸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港口建设的投资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沿海港口建设已经成了社会各界投资的焦点。因此,国家有  相似文献   

15.
杜鑫  陈君 《中国水运》2010,(12):40-41
沿海港口经济发展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功能区划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重要举措。文中在研究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港口资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港口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通过探索更有效的港口规划和发展模式、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临港产业、扩大腹地范围、提供优惠政策、强化岸线管理、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港口功能等措施来促进江苏沿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沿海港口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沿海港口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窗口,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福建沿海位于台海海峡,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港口开发及较早的地区。港口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加强沿海港口的持续发展特别重要。文中深入研究福建省沿海港口的发展现状,仔细分析了沿海港口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加强沿海港口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赵朋 《中国港口》2002,(5):10-11
一、河北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 河北省的港口建设起步较晚,在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两次港口建设高潮中,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了秦皇岛港.从80年代末我省加快了港口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八五"、"九五"以来,我省港航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沿海港口初步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大、中、小泊位基本配套的港群体系.至2001年底,全省沿海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5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0个),吞吐能力16739万吨.分别为1990年的204%(182%)和18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228万吨(其中煤炭443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3万TEU,分别为1990年的283%(374%)和575%.  相似文献   

18.
方然 《水运管理》2000,(12):2-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贸运输和内贸沿海运输需求的激增 ,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建港高潮 ,沿海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成倍地扩张 ,沿海港口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地位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迄今 ,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所形成的“瓶颈”现象已经逐步缓解 ,港口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世人有目共睹。但是 ,我国沿海港口大规模发展的历程相对较短 ,社会各界甚至包括交通行业内部对沿海港口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港口货物换装、集散等运输功能的认同上 ,而对沿海港口在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浙江省港口物流发展现状1.港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浙江省目前已形成了以《浙江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浙江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浙江省沿海港口集疏运网络规划》等项主体的水运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体系,港口布局日趋合理、结构不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水运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到2010年,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639个,新增年吞吐能力21亿吨,港口适应度接近1∶1;全国内河将增加三级及以上航道2000公里,增加四级航道1800公里,新增港口泊位340个,新增年吞吐能力6400万吨,内河高等级航道总里程力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