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我国侧壁式气垫船在技术上的发展过程,以经过30年的研究设计历史和10年的客运实践证明我国侧壁式气垫船设计和建造技术已趋成熟和规范化,具有相当的水平。并结合我国10年侧壁式气垫船营运经济性,指出只要选择合适的航线及经过合理的技术经济论证,侧壁式气垫船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概要介绍了气垫船的类型及其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第二代、第三代气垫船的特点和军事应用。  相似文献   

3.
姜忠涛 《船舶》2012,23(5):1-6
美国海军研究署(ONR)2006年启动可变船型气垫船(Transformable Craft,简称:T-Craft)项目,用于海上基地的高速连接舰。第一阶段研究主要开展初步方案论证及技术风险分析等;第二阶段研究自2008年初开始,包括关键技术研究、方案设计和模型试验等。文章主要介绍在合同第二阶段,Alion公司及TMLS公司对该船型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线性化水波理论,建立了双体气垫船兴波的数学模型。在两片体的中心面和压力面上分布Kelvin源,由于两片体之间及片体与压力面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故未予考虑,当片体为方尾时用虚长度方法进行处理,并用帐蓬函数表达片体及压力面分布,使计算简便,并以此数学模型为基础,计算了双体气垫船的远场兴波波形,计算结果与数学船模及实用双体气垫船模(SES4)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这证明了用此数学模型计算双体气垫船兴  相似文献   

5.
前言 65吨级气垫试验艇的研制旨在研究气垫船的技术性能和实用性。本艇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天津大沽船厂建造。1980年交船。交船后进行了艇的性能试验、扩大性能试验、耐波性试验及特种运行环境试验等.大量试验证实,本艇的垫升性、快速性、稳定性、操纵性,船体强度、风扇、动力传动系统等都经受住了严格的考验。中等变形的围裙也初步发挥了作用,达到了设计要求.本艇曾荣获国家科工委技术进步二等奖.经过多年的试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也发现了极有价值的实用化问题,为今后发展我国大中型气垫船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该艇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文虎 《船舶》2001,(6):34-38
本文系统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气垫船垫升风扇研制和技术概况,重点阐述了垫升风扇设计思想和方法,对风扇强度、防腐技术及其在气垫船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有助于垫升风扇研究设计随着气垫船技术的发展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恽良 《船舶工程》1993,(3):27-33,55
文章阐述了双体气垫船的优点及其在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预测了台湾海峡两岸客运通航后可能产生的巨大客运潜力。分析了台湾海峡的海情和双体气垫船的航海性能,从而提出发展500t级高速双体车客渡船运行于台湾海峡的可能性,并预测其将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设计与开发的HT型气垫船技术先进、结构牢固而价格低廉。自第一艘原型艇于1990年建成以来,已有多艘50客位和100客位变型艇生产出来并投入营运,营运情况非常良好。它们具有国外最先进艇相同的性能指标但价格便宜得多.因而不仅在国内而区在国外均受到广泛的欢迎。本文简要地介绍该型艇的开发过程.主要性能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叶雨萍  李兴华 《船舶》1996,(2):22-26
在80年代响应围裙的试验与理论研究过程中,为进行围裙动态响应研究,对气垫技术试验室大、小围裙箱进行了改装。本文阐述了该试验室响应围裙特性测试数据处理,分析系统中非接触式IP-85动态图象处理系统的研制概况、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图象开窗技术及其在响应围初图象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钱卫忠  缪红建 《船舶》2007,(4):41-43
针对气垫船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高效的新型管翅式滑油散热器,其采用了强化传热技术.根据其性能计算、结构和制作工艺以及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管翅式滑油散热器可提高气垫船推进系统中冷却系统的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天鹅"号两栖地效翼船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动力气垫地效翼船的优点和特点,以及它与动力增升地效翼、动力气垫船的不同之处;重点介绍了20客、130km/h的8t动力气垫地效翼的设计思想、气动布局、动力装置、结构构思、配平与操纵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以及其在陆上、水上的航行情况。还简要地阐述了对船的技术评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垫升气垫船气液介质复杂场景实时再现仿真需求,基于粒子系统原理和OSG渲染平台,考虑气垫船近场波浪高程模型、气垫船垫升系统压力及流量仿真模型以及气垫船气流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气垫船航行时气液介质特效仿真框架和实现方法。搭建了该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流程,解决了不同开发环境下建立的异构模型仿真问题,并通过仿真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仿真结果符合气垫船航行时的气液介质外形特征、作用范围以及气液介质产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特征,能快速逼真地实现气垫船航行时气液介质视景特效,对增强气垫船模拟训练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交设计法在双体气垫船初步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述在初步设计中,用正交设计法确定双体气垫船的主要要素:排水量、主尺度、气垫压力、船型系数等。  相似文献   

14.
陈小弟 《船舶》1998,(6):4-5,11
本文简要叙述了气垫船的原理、应用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楼隆光  孙君 《船舶》1994,(4):32-35
本文阐述了德国MTU公司世界名牌柴油机在国内外侧壁式气垫船上的应用,大多数中型气垫船采用396系列柴油机。本文结合国内两型气垫船设计研究,探讨了选型要点,可供高速船动力装置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江 《船舶》1996,(1):27-29
本文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垫升气垫船采用单底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而解答子经常会提出了的“单底结构与重量的关系”的问题,正确地评价了单底结构型式的应用价值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20多年来在开发中型侧壁式气垫船的过程,即从薄侧壁、小气垫长宽比、较大的压长比和较为复杂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代气垫船,发展到薄侧壁、大气垫长宽比、小压长比的第二代气垫船,直至厚侧壁、大气垫长宽比、小压长比和较为简单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三代气垫船的历史过程。并说明了第三代的719Ⅱ艇(即“鸿翔”号)具有经济、实用、可靠、结实的特点,适宜于向大型海洋双体侧壁式气垫船过渡。  相似文献   

18.
全垫升气垫船操纵运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大振幅平面运动机构对全垫升气垫船模型进行了约束试验,测得了作用在船上的水动力,在此基础上用计算机解气垫船操纵运动微分方程,预报气垫船的回转性能,并与实船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赵曼莉  庞景昊  严海华 《船舶》2011,22(1):51-53
气垫船作为一种高性能船舶,在研制过程中具有技术难度大、风险高、配套设备复杂的特点,因此需针对主要技术问题进行性能试验,以提高实船应用的可靠性。文中着重介绍了某型气垫船在陆上试验过程中遇到的轴系跟转问题,详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谢佑农  恽良 《船舶》1995,(2):3-9
本文建设了双体气垫水翼船的运动方程,并对采用艏水翼或艉小翼时船在规则波上的升沉,纵摇,升沉加速度和艏部加速度等运动响应进行了计算研究,同时也比较了水翼浸深变化对于耐波性改善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艏部或在艉部采用浸深高度等于规则波幅的平直水翼河以纵摇响,使艏加速响应峰值降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