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运文献信息》2006,(9):18-18
香港位于亚洲贸易地区中部,可谓得天独厚深水良港的中国香港集装箱码头在过去13年间连续12年荣获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行榜第一宝座;每年365天连轴转的香港集装箱港口以其高效率和最大化效益称于全球。2004年抵靠香港的集装箱船舶有225426艘次,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200万标准箱;200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居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2320万标准箱的新加坡之后,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作为世界上不多见的天然深水良港的香港的最大优势是背靠中国内地、经济相当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加工贸易区;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发达和不断完善。香港可以为中国内地和来自世界各国的托运人提供一年365天不间歇的海关服务;而香港特区政府认为香港集装箱枢纽港高质量服务和其基础设施的各项优势可以继续确保香港码头集装箱的日均高流量。  相似文献   

2.
王斌 《集装箱化》2011,22(11):17-18
我国在全球集装箱港口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0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中,我国港口占据6席(其中包括香港港)。我国集装箱港的快速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金流入,多家实力雄厚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如和记黄埔、马士基码头、新加坡港务、迪拜世界等纷纷进驻我国各大港口,在沿海和内河港口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由于经营背景不同,其投资码头的目的、方式及追求的利润点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化》2009,20(11):36-36
2009年11月5—6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4届2次理事会暨2009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在湛江举行。来自95家集装箱码头企业的142名代表与会,热议全球经济危机下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港口集装箱出口业务发展基本情况1.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现阶段港口集装箱业务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集装箱这一运输模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给中国集装箱码头带来了巨变:197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仅3.29万标准箱;2007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为1.14亿标准箱,全球占比高达23%。全球前二十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独占9席,其中上海与香港分居第二和第三位。  相似文献   

5.
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北端塞得港区域的苏伊士运河集装箱港口码头于2004年10月3日开业。第一天为马士基海陆支线集装箱船“Chesham”号装卸600标准箱,从而向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宣布其正式诞生。到同年10月底,前来挂靠苏伊士运河集装箱码头的大大小小集装箱船舶已经达到9艘,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正>15年来,居于世界排名前五位全球独立集装箱码头营运商巨头在世界港口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份额从最初的不足20%增长到2006年首次超过50%。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15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自1997年突破1千万TEU到2007年突破1亿TEU.仅用了10年的时间.2008年已达1.28亿TEU。沿海港口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这轮发展中成为我国港口集装箱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先进港口。截至2008年.在全球30大集装箱港15中.中国大陆地区港15占据9席.其中有6个港口跻身前10位,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港口集装箱运输始于改革开放年代,十几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快速递增,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猛,到1996年全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接近60万TEU,形成了以厦门、福州两港为主导的格局。厦门港199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40万TEU,并开辟了地中海、北美直达班轮。为实现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和建设海洋大省的构想,以及适应厦门、福州与高雄港的直航,我省集装箱吞吐量仍将大幅度提高。为此全省各海港纷纷新建、改建集装箱专用泊位、一哄而起,可以说是尚处于粗放型阶段,笔者认为在我省集装箱码头建设中应该实行“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锦     
《集装箱化》2004,(4):43-45
中国制箱业稳居全球“老大”近十多年来 ,中国制箱业的发展非常迅猛 ,集装箱生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已从1990年的7%上升到2003年的90 %。2003年 ,我国生产的集装箱首次超过200万TEU ,在全球220万TEU的总产量中占据绝对优势。 (郭 )2月份全国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增长2月份 ,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384.98万标箱 ,比去年同期增长25.7 %。其中 ,沿海主要港口完成362.84万标箱 ,比去年同期增长26.6 % ;内河主要港口完成22.14万标箱 ,比去年同期增长12.5 %。 (唐 )中远集团魏家福总裁荣获“港口领航人”大奖美国长滩港于3月9…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集装箱运输自1983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集装箱运输工作会议后发展迅速,除大宗货物外,件杂货已普遍采用集装箱运输。因此各大港口都在扩建集装箱专用码头,许多中、小港口也不甘落后,纷纷增建集装箱码头。现在,仿佛建造集装箱码头已成为港口建设的时髦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超越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2007年6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9万TEU,虽比去年同期大升18.8%,但上半年的吞吐量仅上升了2.5%至1155万TEU;而上海港同期的吞吐量达到1251万个TEU,增幅24%,这意味着上海港正式超越香港,仅次于同期处理1347万TEu的新加坡,晋身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新装卸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集装箱装卸工艺的发展 早在1979年,天津港根据当时世界正在兴起的集装箱运输方式,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并且经过广泛考察、研究后,选用了轮胎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的作业方式,从而形成了中国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模式,即:装卸船采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堆场采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以下简称龙门吊);水平运输采用集装箱半挂式拖挂车.这一先进、可靠、高效的集装箱装卸工艺模式一直在全国各大港口延用至今.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堆场作业也逐渐出现了正面吊、靠背吊等装卸机械,但主要在后方堆场,码头前方堆场几乎全部是轮胎式龙门吊.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3亿标准箱,连续六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10月21日在沪举行的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高峰论坛上传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西兰各大港口的集装箱货运量增长率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可以预计的将来都在不断地攀升,特别是根据国际上几大船公司和新西兰港务当局共同制定的航运协议,新一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将在2003年开始大幅度增加进靠新西兰港口,新西兰各大集装箱港口公司正在大规模投资升级和扩建集装箱码头,堆场和深水泊位,增加和更新装卸设备疏浚航道,铺设港口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以便迎接集装箱货运量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张荣忠 《中国港口》2007,(10):54-56
<正>韩国港口业紧紧抓住当前滚烫发红的亚洲经济带来的集装箱运量逐年迅速递增的市场机遇,尤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大发展等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大规模发展韩国集装箱港口码头,已经不是新闻的新闻。日本东京出版的"航运和贸易新闻"于2007年3月30日出版韩国特刊报道,最近建成和继续扩建的韩国集装箱港口码头重大工程包括釜山新港,光阳港集装箱码头,仁川港物流枢纽工程,以及在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16.
英国德鲁里航运资讯公司于2013年8月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年度回顾》显示,中国集装箱港口所有者及经营者正在给世界和中国市场带来动态性影响。2012年全球十大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吞吐量排行榜(基于股权计算)排名运营商百万TEU占全球吞吐量比例1 PSA国际港务集团50.9 8.2%2和记港口控股44.8 7.2%3马士基集装箱码头公司33.7 5.4%4杜拜港口世界公司33.4 5.4%5中远集团17.0 2.7%6码头投资有限公司13.5 2.2%7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8.6 1.4%8韩进海运7.8 1.3%9长荣海运7.5 1.2%10欧门集团6.5 1.0%(资料来源:德鲁里海事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洋航务》2007,(12):22-22
一、中国港口前十强集装箱码头;二、中国港口前五强内贸集装箱码头;三、中国港口前五强内河集装箱码头;四、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桥吊作业效率码头;五、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六、单船船时效率创纪录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陆集装箱码头的发展有过两次大的机遇:第1次是1989年开始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中国集装箱码头对外招商引资,带来了发展资金和管理技术:第2次是2000年港口企业政企分开,港口下放地方,激活了中央和地方建设港口的两个积极性,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理念成为地方政府的共识,地方政府倾全省、全市之力发展外贸港口集装箱码头,再度掀起港口建设高潮。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24%以上的幅度增长,但是没有出现过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宋德星 《集装箱化》1994,(4):1-5,28
自1975年我国自行设计和建设的第一座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在天津落成以来.我国集装箱运输持续、稳定、高速地发展着,目前经营国际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口达70多个,其中较高水准的集装箱专用泊位达34个。1993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净增100万TEU,总吞吐量达373万TEU。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2009,20(6):13-13
日前,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向理事单位发出通知,开始进行2008--2009年港口集装箱码头评优活动。评优内容包括:(1)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强码头;(2)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前5强码头;(3)中国港口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前5强码头;(4)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桥吊作业效率码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