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探究信号交叉口处不同信号灯显示状态对公交车驾驶员视觉特性影响规律,搭建由眼动仪、行车记录仪、电脑和电源转换器等构成的实验平台,采集信号交叉口处公交车驾驶员的眼睑闭合度、眨眼持续时间、注视点位置与注视次数、眨眼频率等视觉特性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信号交叉口处不同灯色状态下公交车驾驶员视觉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辆逐渐接近交叉口,驾驶员眼睑闭合度逐渐变小,眨眼频率逐渐增加;进入交叉口前驾驶员注视点集中在信号灯处,较少关注两侧车辆;不同灯色状态下驾驶员眨眼持续时间变化范围与变化规律均存在明显差异;驾驶员在通过信号交叉口时,注意力集中,存在抢绿灯行为.  相似文献   

2.
交通系统智能化 英国公交系统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英国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道路监控设施将道路交通及车辆行驶状况及时反馈给公交车驾驶员,保证驾驶员及时获悉交通运行状况;另一方面,车站电子显示屏上详细标有不同线路的公交车目前所在位置,预计到达车站时间,乘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等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驾驶员心理健康状况,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7名广东粤运朗日股份有限公司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显示137名驾驶员在SCL-90中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广东籍贯的驾驶员情况更为严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的驾驶员比文化水平较低的驾驶员严重,驾驶车型为长途客车与公交车的驾驶员比短途客车驾驶员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目前汽车驾驶员心理健康存在障碍,尤其是强迫性、抑郁和躯体不适方面较为明显,应积极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为对公交驾驶员心理疾病实现精准干预,维护乘客生命及公共交通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公 交驾驶员心理状况影响因素构建心理疾病类型判别模型。选用由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生活状 态、驾驶行为、组织认同感、人格特征以及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问卷组成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 状况调查问卷,对400名城市公交驾驶员展开问卷调查研究,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分析心理状 况影响因素,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和分析心理疾病,提出相应干 预措施。结果表明:人格冷怒和驾驶行为、身体状况、生活状态、组织认同感显著正相关,职业压 力与工作倦怠和这4个影响因素显著负相关,相关性均较强,因此,构建心理疾病判别模型时排除 与多个影响因素均呈较强相关性的人格冷怒、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这两个影响因素;被调查的公 交驾驶员中,心理状态良好型、轻度心理疾病型、严重心理疾病型占比分别为52%、34%、14%;公 交驾驶员心理疾病类型与身体状况、驾驶行为以及生活状态显著正相关,与驾驶行为的相关性最 强,身体状况次之,生活状态最弱。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广集团”)是以公共交通、客运出租、道路运输为主业的国有大型交通运输综合企业,“服务城市发展,保障群众出行”是企业的使命和责任。目前,佛广集团拥有职工6132人,其中公交车驾驶员4161人,占职工总数的67.86%。公交车驾驶员群体是城市公共交通生命线的重要一环,其心理健康状况亟需受到关注。公交车驾驶员工作风险高、心理压力大,身体和精神的亚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这要求企业要加强职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强公交车驾驶员的情绪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公交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消除消极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影响的成因(1)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  相似文献   

7.
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以燃气替代燃油的公交车和出租汽车已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中广泛使用。在燃气公交车大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安全问题。通过对哈尔滨市公交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调研,从驾驶员、车辆自身、加气站和公交车辆管理部门四个方面分析哈尔滨市公交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哈尔滨市公交车燃气安全管理办法,为改善哈尔滨市公交企业燃气安全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交车“节油”是个永恒的话题,公交车驾驶员非常关注,公交管理者十分重视。那么,从什么地方节油?笔者以为,在车辆技术状况相同的条件下,驾驶技术高低对节约燃油影响很大,正确合理的驾驶操作可以大大降低燃耗。不同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相同条件下,驾驶相同汽车,油耗可相差20%-40%。驾驶车辆的各个环节都是有节油潜力可挖的。  相似文献   

9.
正"公交车没有安检,防范措施不足,严重治安案件多发,这种状态必须改变。"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西安公交总公司第二公司四车队43路驾驶员王曼利表示,对于公交车上严重治安案件必须加强防范。"无论什么人,包里装了什么东西,都能顺利上车,司乘人员没有权力对乘客的行李进行检查。"王曼利表示,与飞机、火车、地铁等交通方式相比,公交车的防范措施太弱,这也是一些心理偏执的人选择公交车报复社会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公交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公交的生产经营中,驾驶员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快速识别出影响公交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因素并及时疏导,是个需要深思的问题。2020年7月7日,交通运输部发文要求“切实强化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要督促公交企业密切关注驾驶员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严禁心理不健康、身体不适应的驾驶员上岗从事营运,严禁客运车辆带病运行,加强公交车运行动态监控,及时提醒和纠正不安全驾驶行为。”这是对公交车运行安全的关注和对公交驾驶员安全行车心理问题的重视。对此,本文围绕公交驾驶员的职业心理特点、影响安全的心理因素及对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比较交通事故中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严重程度,根据某城市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别以交通事故驾驶员和乘客受伤严重程度为因变量,从事故基本信息、事故人员数据、现场环境数据等方面选取自变量,运用二项Logit模型分别建立驾驶员和乘客受伤严重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和乘客的受伤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仅有人员的年龄变量、事故形态变量在驾驶员模型和乘客模型中都表现为显著,其余变量的显著性在两模型中不同。因此,不仅要关注驾驶员的受伤严重程度,还要重视乘客的受伤情况,给予乘客更多保护。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1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2017)"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上,唐山公交作为唐山地区唯一参赛单位,选派的两名驾驶员刘磊、蔡忠不负众望,分别在LNG公交车10.5米手动档车型和纯电动公交车10.5米车  相似文献   

13.
期望车速是驾驶员驾车过程中依据道路条件、车流状况、所驾驶车辆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后存在于自身心目中并认为可以实现的一种"目标车速",它对行驶车辆的实际行车速度高低产生影响。为了反映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同驾驶员运行车速选择的差异,本文提出了基于期望车速的跟驰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不同驾驶员在相同道路条件下选择不同行车速度的原因。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之上,作者讨论了保持交通流稳定性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最后,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当驾驶员的期望车速接近均衡车速时,交通流是稳定的;反之,当驾驶员期望车速与均衡车速差异较大时,交通流的稳定性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2月13日,江南公交35路车队与玄武外校初三年级联合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车队安排了一辆公交车和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公交驾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新能源公交车的性能和安全行车要领,随后,大家登上公交车,了解仪表盘上每个按键的功能。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安全的感性认识,车队特意让同学们坐在驾驶员座椅上,亲身体验了驾驶员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公交车驾驶员违规行为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往文献在研究驾驶员违规行为与事故频率之间的关系时,未能深入探究违规行为类型差异及其异质性。为了进一步揭示不 同违规行为的差异化影响并为行为管控措施提供依据,利用某市2019—2020年4532起公交违规及事故数据,将驾驶员事故频率作为研究对象,将17类违规行为及人口统计学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综合考虑数据特征及异质性分析需求,构建考虑均值与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零膨胀泊松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于驾驶员事故频率影响存在明显区别,当驾驶员同时存在若干特定违规行为时,事故频率明显高于其他驾驶员。具体包括:未走公交专用道等行 为次数越多,则该驾驶员事故频率越高;未系安全带、未礼让斑马线次数和及时更换失效驾照等行为的影响具有随机特征,其作用效果具有随机波动的属性;未礼让斑马线行为影响参数的均值和方差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即当驾驶员未礼让斑马线次数和越线行驶次数均较多时,期望事故率愈高。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综合特征对行车控制与紧急度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心电分析仪、Frecord数据采集系统及动态GPS研究驾驶员特征对紧急状况主观评价和车辆行驶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不同驾驶经验、个性、年龄特征的驾驶员对同一紧急状况做出的紧急度主观评价和制动操纵存在差异,其中驾驶经验的影响最明显。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采用减速度相对较小,变化相对平缓的驾驶技术,相对于谨慎型驾驶员而言,鲁莽型驾驶员操纵时制动减速度变化剧烈;年龄对驾驶员的操纵也有一定影响,通常年轻驾驶员会进行快速制动,这与驾驶员的生理状况有很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驾驶员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沪上公交历史上首批双侧开门公交车在2017年12月底驶上申城街头。与传统公交车不同的是,这批新款公交车的车厢左右两侧都有车门供乘客上下客,它既能与中运量71路实现同站换乘,也可在其他路段停靠接客。16辆新型公交车为宇通双侧开门纯电动车,电池设计续航能力达到300公里,在36路进行了测试。近期,巴士三公司组织驾驶员熟悉路线走向,进行运营及停靠站适应性实操培训,  相似文献   

18.
为对城市交通中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评价,利用属性识别原理构建驾驶员安全特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包含道路条件、交通管理设施和驾驶员个性三方面属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驾驶员安全特性影响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模型根据指标属性测定值与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定值,对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属性识别分析。以安徽省某市6路公交一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一般”,为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12月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海荣冒雪深入大街小巷,查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看望慰问公交车驾驶员,调研城市公交冬季运营服务保障工作。乌鲁木齐公交集团领导康建军、赵明杰等陪同调研。徐海荣来到公交车场慰问一线驾驶员,感谢他们为保障市民出行付出的辛劳。随后登上暖心1路公交车,查看公交车内部情况;在二级平台听取了关于车辆调度管理等情况介绍。徐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地描述绿灯期间交叉口进口道异质疏解车流的跟驰行为,基于实测数据验证全速差模型发现,其加速度、速度、车间距的仿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考虑不同车型车辆性能和驾驶员驾驶行为差异,基于4 种跟驰情景,即小客车跟驰小客车(car-car),小客车跟驰公交车(car-bus),公交车跟驰小客车(bus-car),公交车跟驰公交车(bus-bus),建立考虑车流异质性的车辆跟驰模型. 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性能提升明显,较全速差模型,速度和跟驰间距的均方根百分比误差(RMSPE)分别下降了15.29%,22.32%,更符合交叉口进口道异质疏解车流的跟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