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辰利 《交通与运输》2011,27(3):33-33
备受关注的广州交通"治堵"又有新进展。2011年1月23日,广州市交委对外公布了《广州中心城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城市病"之一,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城市道路资源受到制约的条件下,加快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公共交通,被认为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交通需求、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角度剖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基于治堵思路转型,提出公共交通视角下城市不同发展阶段交通拥堵预防和治理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飞 《城市交通》2021,19(1):131-132
缘起 城市交通问题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的热点问题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对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巨大,尽管城市交通事业发展良好、各项缓堵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难以触及制约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问题,如缓堵和治堵的目标不明确(是治理小汽车拥堵还是治理公共交通拥堵)、城市如何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常见的是反向操作,即让公共...  相似文献   

4.
自1908年小汽车被大规模生产以来,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国际大城市发展的共同难题.论坛以“大城市交通拥堵”为主题,分析了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对当前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目前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研究了相关治堵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交通指数与交通运行分析平台对交通决策的支持作用,探讨了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嘉兴市政府"优先发展公交、强化公交治堵"的工作要求,为实现"城市拥堵状况明显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和"让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的目标,嘉兴市公共交通公司以推进国企改革、全省"五年治堵"工程和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从供给侧发力,深化改革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努力为市民提供安全、优质、便捷、智慧的公交出行服务。1机构改革先行,整合资源提高管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机动化快速发展,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城市环境、运行效率以及居民宜居感受。以杭州市为例,从城市交通拥堵演变的视角分析交通拥堵问题和发展症结所在。结合杭州市自2002年以来开展的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实践,探讨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各项可行措施及其成效与隐忧。结合实际经验与教训,厘清杭州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的本源,明确治堵工作的核心目标。从土地开发与交通协同发展,交通与环境治理协同,系统整合与干线交通提效,实施需求管理,动静协调策略,交通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推进景城交通协调发展以及加大绿色交通投入八个方面,阐述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手段以人工经验为主导,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了智慧化的方法与手段。运用“多层式”技术框架和“数据—仿真—服务”的技术流程搭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决策仿真平台。在佛山市禅城区的应用案例中,详细阐述平台搭建过程中三大关键技术的应用:融合互联网导航和电子卡口数据获取动态车流OD的技术;治堵决策辅助模块定制化开发技术;仿真结果自动化输出技术。结果表明,该仿真平台能够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供智慧化、快捷化和直观化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8.
刘洋  路熙  赵屾 《交通标准化》2021,7(5):54-61
为科学评价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措施的效用,提出基于城市交通运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治理措施适应性评价模型.首先,建立城市交通运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然后,引入指标动态数据差值比较法,评价拥堵治理措施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动态变化情况,综合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最后,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北京市2015—2019年关键指标数据,对北京市2019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该计划适应性水平为"基本适应",表明北京市2019年拥堵治理措施总体效果良好,城市交通出行质量有所提升.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应注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慢行交通出行系统;调整出行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等长期目标,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渐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治堵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从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入手,从法律视角对以限车方式治理城市拥堵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城市治堵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浙江省各市开展全面治堵工作,其中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是交通治堵的重点工作,也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追求量的发展,还要保证质的提升,而对公交线路进行提速就是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城市交通治堵的大环境下,利用治堵的压力和动力,借机调动大量资源,从公交系统内和公交系统外全面、系统、科学地对温州运量最大的前20条线路进行提速。通过方案的逐步落实,3条提速线路效果明显,城市交通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谭倩 《交通与运输》2010,26(4):34-35
城市交通拥堵给城市居民造成的困扰有目共睹。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途上不说,拥堵产生的有害气体更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故治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高红 《交通与运输》2011,27(5):28-28
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港台两地都有不错的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一、公交优先是良方台湾和香港都曾在不同时期出现过交通拥堵的情况。对此,公交优先成为两地治堵的同一味良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增长,私家车、摩托车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造成了城市交通严重拥堵。为破解交通拥堵难题,交通最拥堵的台北市提出了修建捷运(地铁和城铁)、开辟公交专用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让人们自觉选择效率较高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当前诸多大中小城市的通病,通过归纳当前治堵的主要途径,价格杠杆的作用机制以及取得的效果,结合天津的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对我国特大城市设定价格杠杆调控机制提出几点建议。1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基本途径当前解决交通拥堵的思路可以归纳为五种。一是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与公共交通优先是中国从中央到城市层面交通发展中最受关注的两件大事。大部分城市的交通拥堵治理中优先考虑的还是扩张道路规模以平衡机动车交通需求。在部分城市已进入完全的用地存量发展阶段、绝大部分城市的存量发展地区规模很大的情况下,扩张道路规模的拥堵治理策略已经难以为继。从存量发展阶段交通资源再分配入手,分析交通拥堵治理与公共交通优先的关系,强调将公共交通优先与交通拥堵治理合二为一。提出存量发展阶段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公共交通优先是存量发展阶段保障城市运行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拥堵治理与公共交通优先双赢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12年起持续开展至今,浙江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交出了一份卓有成效的成绩单。"五年来,浙江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公交分担率从2012年底的18.4%提高到2017年底的26.8%,群众对城市交通满意度从2012年底的65.3%提升到2017年底的88.8%。"5月26日,在浙江省治理城市拥堵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道路交通指数为基础,以拥堵概率、拥堵时间点、累计拥堵时长等为具体评价指标,对上海市中心城地面区域以及常发性拥堵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定量描述,并将道路交通指数应用于2018年道路设施综合交通补短板项目。分析结果表明:近五年中心城地面常发性拥堵区域在2016年交通大整治时期的交通状况最好,但2017年随之反弹成为五年内拥堵峰值。经各方努力,2018年的交通状况逐渐接近于2016年的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东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2019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发布,内容涵盖交通治堵、教育扩容提质、医疗卫生等十个方面。今年,交通出行从去年的第二位上升至榜首,治理交通拥堵成为民生实事"第一关"。根据规划,东莞市今年将完成54个交通拥堵点  相似文献   

18.
反馈门信号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基于动态调控的城市交通治堵方法,具有重要现实价值。首先,阐述反馈门信号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其次,以东葛园湖路为例总结南宁市反馈门信号控制系统的成功经验,针对该区域干线路网相对发达、干线流量相对集中甚至产生局部拥堵的特点,南宁市交管部门试点反馈门信号控制系统,通过构建虚拟封闭区域及其外部干线节点反馈门系统,对封闭区域内部进行动态车流监测,经系统平台算法直接生成信号调控方案反馈至外部干线节点,实现通过时间调控进而均衡车辆空间分布的效果;最后,实践结果表明,反馈门信号控制系统的应用,有效控制了南宁市晚高峰时期驶入、驶出区域的车流量,使区域交通同拥堵指数得到明显下降,区域交通运行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翔 《交通与运输》2011,27(2):36-36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现代化、机动化的进程加快,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如何看待城市的交通拥堵,如何治理城市的交通拥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栏目就此议题开展讨论,并结合近期北京、广州、成都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缓解城市拥堵的改善措施与政策,以及上海的交通状况,提出各自的看法,以期为大城市的交通"治堵"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石飞  朱乐 《城市交通》2023,(1):128-129
<正>写在前面“双碳”目标与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治理城市交通成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突破口。长期来看,优化交通结构、倡导公交优先对解决治堵难题同等重要。此外,公共交通是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是人民城市的支撑骨架,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的双重落脚点。在交通拥堵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的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突出体现在缓堵目标的设定上。多年来,为机动车排堵保畅往往作为缓堵目标,而忽视了公共交通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优先发展。事实上,缓堵的根本是改变交通结构,其目标不是使小汽车提速,而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然而现实情况是,超大城市公共汽车运行速度偏低,与私人小汽车相比缺乏竞争力。因此,供给侧改革要求下应突出公共交通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