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国内首条时速120 km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深圳地铁11号线通车正式试运营。深圳地铁11号线全长51.9 km,是国内一次建成线路最长、跨海运行、颜值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搭乘11号线从福田到前海只要15 min,到深圳机场只要30 min,到深莞边界的松岗只要55 min。  相似文献   

2.
区域快线作为大型基建类工程,与城市的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亟需梳理区域快线沿线用地需求,明确用地范围,为城市用地规划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区域快线自身的特点,对区域快线沿线用地进行分类,明确用地需求和划定用地范围,为城市用地规划与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概念、基本布局形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轨道交通快线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历程,总结规划建设经验,从发展模式、建设标准、运营组织等方面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的技术要领。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应考虑不同服务范围的差异性,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和布局形态;轨道交通快线建设不应过于追求出行时间目标,应结合客流特征分析,选择合适的车速和站间距,合理设置配线,为运营组织预留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显示:《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9)》获得批复,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计划至2019年,建成1号线和2号线~期工程,长约47.9公里,形成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规划总投资为312.4亿元。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重点之一是线路方案规划。以深圳市轨道交通17号线平湖南段、平湖段线路方案规划为例,分析其过程中应注意的现状用地、规划功能定位等边界条件,以及其对土地利用、覆盖规划人口岗位数、轨道网络协调、与城市规划结合性、拆迁量、工程实施等因素的影响。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中心的联动关系,供后续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R3线桃浦段的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联动的7条基本原则。以上海轨道交通R3线(桃浦段)建设项目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位置选择与沿线土地利用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利用沿线土地开发收益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部分建设资金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郑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横穿郑州主城区,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多条地铁线路相互交叉,与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以及公交车站相关联,如何处理好站点接驳,对于充分发挥郑州地铁1号线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实现各种交通形式的最佳融合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利于实现城市交通高效科学体系的形成。本文通过对郑州地铁1号线站点接驳规划方案的分析,对站点接驳的方法、控制因素、方案形成以及类型确定等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地铁站点接驳必须与城市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处理;(2)不同区域应根据实际,合理确定站点接驳类型;(3)以地铁站点接驳开发为契机,打造城市立体交通体系,解决城市核心区域拥堵问题;(4)该研究结论对城市交通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主要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已成为公共交通的主体并与小汽车展开竞争.中国铁路已进入高速时代,站在这一层面思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要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规划和建设包括市区在内的整体城市轨道交通快线,以实现节能减排环保与优质服务的双赢.在技术上以美国纽约地铁快慢4线为原型进行再创新,构建我国引领未来的快线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的广州、深圳,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及规划往往被看成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创新最多的两大城市。目前,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236公里(含广佛线)的规模位居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排行榜的季军:深圳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因其突出的经济能力在10年之间取得了飞速发展,以179公里的里程规模排名第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设计,其型式的选用不仅直接决定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居民出行的方便性和城市景观的协调性.在介绍车站选型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标准高架车站的设计过程,分析了沿线环境特点;通过对高架车站两种主要型式(岛式站台和侧式站台)的系统比较分析,提出了深圳轨道交通3号线应采用岛式站台.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作用机理,量化分析线网空间变化与人口分布变化的关系。根据城市规划、线网规划统计不同时间节点各片区的人口规模、线路规模,对人口规模、线网规模应用Moran’s I模型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并对其自相关性进行相关性检验。通过建模分析,初、近、远期的线网空间结构与人口分布变化特征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各时期线路规模的Moran’ s I指数为0.431 3,0.367 3,0.289 9,人口规模的Moran’ s I指数为0.482 1,0.411 0,0.349 5,两组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5。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发展、城市人口变迁作为交通需求的主要相关因素,影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时序、线路路由,反之轨道交通进一步支撑了城市空间拓展、促进轨道交通沿线发展,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发展呈现先中心城区、后向外围拓展的趋势,而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也以市区骨干线优先,之后采用市域线向外延伸辐射。本研究结论可作为线网规划、主要客流走廊、建设时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效果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需综合考虑客运效果、线网布局、线路走向、与城市总体发展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了涵盖5个层面,1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5个层面分别是城市交通服务、城市空间拓展、居民出行改善、线网自身效率和线网外部效益。同时,对票价票制、交通政策、土地开发、公交衔接和行车间隔等影响效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线路网络效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枢纽3个发展阶段的全面回顾和总结,梳理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及运营等方面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深圳新的城市发展定位与要求,从枢纽总体布局、枢纽设施及空间组织、枢纽站城一体化、智慧枢纽4个方面阐述新时期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创新探索。展望未来,提出轨道交通枢纽应以功能为导向完善布局及与城市空间体系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协同,以体验为导向高品质、高标准配置枢纽设施及空间组织,以一体化运营为导向建立和完善枢规划建设机制、多措并举提升枢纽运营管理效率,可为新时期高质量、可持续推进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轨线网层次的不断完善,重庆市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四纵四横"格局的城轨快线,与城轨普线共同构成重庆市主城都市区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城轨快线的建设也标志着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2.0版本的新时代,无论是建设标准还是建设模式,都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通过对不同层次城轨快线网络规划的梳理,结合已批复的城轨快线运营管理模式,从勘...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日益增长的过江车流、客流以及城市过江发展要求,急需哈尔滨新增一处过江通道;经过对城市整体线网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研究发现,轨道交通4号线与规划景阳街隧道在过江位置上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且两者在线由上基本一致,两者具备合并建设的条件;通过对合建方案的线位、建设形式、两者相互影响、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关系以及对城市交通服务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哈尔滨轨道交通4号线过江隧道与规划景阳隧道合并建设是可行的合理,公轨合建方案具有快速联系江北新区、哈站区域、哈西区域;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的功能,起到“缓堵保畅”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江南区域与江北区域的联系,带动江北地区快速发展;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省贵安新区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分析跨越城市行政界线的国家级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注意的两大重点问题,即如何合理确定规划范围以及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线网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区域一体化角度提出以大贵阳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引导贵安新区发展,并通过构建市域快线和市区普线的双层次线网,以加强贵安新区与贵阳市中心城的快速联系,支持贵安新区核心片区发展,支撑贵阳-贵安同城协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可达性,对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进行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和可达性理论,利用Depthmap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对线网空间特征进行句法变量分析,选用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4个指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进行可达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完善,全局整合度和局部整合度指标提升,可理解度和空间智能度指标下降,城市由都市核心区逐步向多区域、多中心、多组团的方向发展,城市形态结构发展急剧变化,组团间可达性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城市未来轨道线网建设资金需求,形成地铁"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上市融资-轨道建设"的良性循环,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对地铁沿线土地储备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分析项目管理在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中的应用,明确项目管理中各类机构定位,理顺工作流程,通过规范计划管理,考核机制、收益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序推进地铁沿线土地储备业务。  相似文献   

20.
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里程共计6 736.2 km,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974.8 km,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237.1亿人次。56个城市当年完成建设投资5 958.9亿元,在建线路总长6 902.5 km。65个城市的城轨线网规划获批,扣除已运营长度,获批规划线路总长7 339.4 km。进入“十三五”4年来,共有27个城市、投资额合计约25 000亿元的新一轮建设规划或规划调整获批;完成建设投资19 992.7亿元;新增运营线路长度为3 118.2 km。规划、建设、运营线路规模和投资额稳步增长,城轨交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