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吸烟、饮酒史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前合并症(P=0.001)、肿瘤分期(P=0.021)和手术时间(P=0.025)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01,OR=5.871,(95% CI 2.958~11.651)].结论高龄并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术前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放疗对子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1 54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及未放疗组 ,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前放疗可使子宫颈癌的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扩大到Ⅱb期 ,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并探讨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病程的关系。结果显示: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还发现NO水平随病程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提示NO是2型糖尿病馒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该院近16年来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内手术820例,其中发生意外并发症30例。本文重点分析讨论了意外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D-山梨醇清除率法评估肝储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CLh-s)法补充吲哚箐绿15min潴留率(ICGR15)和Child-Pugh分级相结合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41名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分别给予Child-Pugh分级、ICGR15、CLh-s检测评估肝储备功能,对前两种评估方法出现交叉重叠的患者,进一步分析其CLh-s值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Child-Pugh分级与ICGR15值(以40%为界)交错重叠主要集中在B级和C级之间。在Child-Pugh分级B级的18例患者中,>40%的患者有5例,术后3例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分别为629.52、509.79、450.71 mL/min),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分别为784.49、779.36 mL/min);在Child-Pugh分级C级的13例患者中,有4例ICGR15<40%的患者,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CLh-s为484.57 mL/min)。1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CLh-s为723.36 mL/min)。概括之,CLh-s>700 mL/min者,手术并发症少;CLh-s<700 mL/min,者手术并发症多。结论CLh-s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手术并发症有关。该法可对ICGR15和Child-Pugh分级联合评估肝储备功能时出现交叉重叠者进一步分类,使肝储备功能评估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血管并发症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Lp(a)水平,采用酶法测定其血清中TC、TG、HDL、VLDL的水平。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各种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还发现有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与常见的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Lp(a)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157例足月体重≤2500g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分娩方式与围产儿L转归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出生体重愈低,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剖宫产组围产儿死亡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胎吸和产钳助娩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臀位助娩和臀位牵引的新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故对宫内发育迟缓儿应加强围产保健和产时监护,尽量使其自然分娩;臀位儿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94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行支气管镜检术的麻醉效果,并比较了全身麻醉与表面麻醉下的并发症及死亡率,认为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全麻行支气管镜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座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无异体巩膜包裹HA义眼座进行一期眶内植入术25例,二期植枚术8例,随记3~24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予相应处理。结果 主要并发症中,HA义眼座暴露5例;上睑下垂2例;上眼窝凹陷2例;下睑松驰1例;穹窿变浅1例。结论 HA义眼座的主要并发症可以避免和矫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300例次血析急性并发症的原因和表现作了分析,并对防治措施作了简要介绍,以期提高血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对无水乙醇栓塞后肾癌手术标本 36例及同期单纯手术切除标本1 0例中微血管数目、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 FGF)和其受体 (FGF- R)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前栓塞组的微血管数目低于手术对照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 ;b FGF和FGF- R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术前栓塞组 b FGF和 FGF- R阳性率为 55.6% ,手术对照组 b FGF和FGF- R阳性率为 60 %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提示无水乙醇栓塞能够降低肾肿瘤微血管数目 ,并减少肿瘤血行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9年10月~1995年3月对5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血流同步双栓(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同时注入化疗栓塞剂)治疗。结果半年生存率为94.1%。1年66.6%,2年31.3%,3年5.8%。该方法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Forpatientswhohavelostthechanceofsur-gica1resection,combinedhepaticarteria1emboliza-tionwithportalvenousembolization(HAE PVE)cangetbetterresultthansimpleHAEorPVE,whichhasbeenprovenclinically"'.Risksofdou-bleembolizationlieintwoaspects:diVolumeofliverbeingembolized.@Compensationfunctionofnonembolizedlivertissue.Itwasfoundclinicallythatthevolumeofnonembolizedliverlobeen-1argedobviouslyafterdoubleembolization.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left.Whetherthisenlarge-mentisduetohypertrophyoflivercel…  相似文献   

14.
<正> 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的免疫学机理,已为医务工作者所注视,有关免疫学检查亦见诸于临床。本文旨在总结肝硬化病人的免疫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和结果本文353份资料取自近年住院确诊为肝硬化的病例,多为肝功失代偿期患者。全部病人作了血清球蛋白定量(双缩脲法),绝大多数病人作了γ球蛋白测定(纸上电泳法),部分病人作了免疫球蛋白(单向扩散法)、自体抗体(萤光法)、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  相似文献   

15.
用介入放射学方法处理颈、胸、腹、上肢和股盆部血管损伤20例。经Digitalsubjectivean-giography(DSA)检查,9例行介入血管栓塞术。结果表明DSA能明确血管损伤部位、状况和程度,对决定治疗有指导价值。对某些部位血管损伤,尤其肝内、股盆部栓塞效果好。提示:介入放射学处理血管损伤效果明显,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5只狗进行了选择性肝动脉和门静脉一次双重栓塞的实验研究,发现被栓塞的肝叶呈纤维萎缩性改变,未栓塞肝叶呈代偿性肥大,双栓后24h转氨酶升高,两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光镜、电镜均显示被栓肝叶24h后明显改变,两个月后胶原纤维显著增生,本实验说明,双重栓塞狗肝的2/5量不致影响狗的存活。藉以用于不能均除肝癌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达到自家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血液净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炎症介质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CRRT)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 6(IL 6 )及内皮素 1(ET 1)的清除作用 ,探讨炎症介质在HFRS中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HFRS的中型及以上类型患者 4 0例随机分为两组 :CVVH组 2 0例行CVVH ,HD组 2 0例行HD。用ELISA法检测TNF α和IL 6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ET 1浓度。结果 ①CVVH组及HD组少尿天数 (3.0± 2 .1,6 .0± 3.4 )、并发症发生率 (2 5 % ,4 0 % )及病死率 (15 % ,2 5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②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③CVVH组治疗后血中TNF α、IL 6和ET 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 ;HD组治疗前后血中TNF α、IL 6和ET 1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④CVVH组滤出液中可持续检测到IL 6及ET 1,未检测到TNF α。透出液中未检测到上述炎症介质。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清除炎症介质 ,改善HFRS的病理生理过程 ,改善肾功能和预后 ,减少并发症 ,降低病死率 ,是治疗HFRS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例出血热重危型并发急性肾衰时血透析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早期施行透析疗法可予防并发症,并对透析时机,出血热肝化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有条件血透单位应首选血透析疗法以减少出血热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自 1990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32例 ,1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 1例栓塞失败改作手术治疗 ) ;17例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术后死亡 1例。随访 2 8例 ,2 2例恢复良好 ,1例植物生存 ,2例偏瘫 ,2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癫痫。对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要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相当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占我院157例肾肿瘤的2.5%。术前正确诊断困难,常笼统诊断为肾肿瘤。本病系肾实质间叶组织肿瘤,因含较多脂肪组织,故X线平片肾肿块区有不规则斑片状密度减低透亮区。多发生于肾小管,肾盂及肾盏旁,生长缓慢,于肾盂造影时,可见压迫肾盂肾盏移位、分离、变形,无侵蚀破坏,肾盏数目不减少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腹痛、腰痛、腹块、血尿及胄肠道症状,约50%伴结节硬化症。本文就我院已经手术,病理证买的四例病人(不伴结节硬化症),对其临床、病理及X线特征加以讨论,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