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于军 《铁道车辆》2006,44(8):24-27
通过合理选择旋压制动缸前盖和劈开式活塞的旋压工艺参数,确定了制动缸前盖采用剪切旋压工艺取代冲压工艺、活塞采用非对称劈开工艺、制动缸全面实现代铸造工艺的工艺方案,为实现旋压系列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SW220K轴箱体的车削加工工艺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后的轴箱体加工工艺,并对其工艺控制要求、相应的车削加工工装分别进行了阐述。与原加工工艺对比,改进后的工艺在加工方式、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和工艺装备方面都优于原工艺。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三维协同工艺平台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应用,详细阐述了三维协同工艺平台的架构、技术路线,以及工艺研发关键的业务场景。三维协同工艺平台可实现设计、工艺和制造并行协同,改变了传统多平台分步式工艺研发流程,推进了轨道交通产品工艺研发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设计体系,全面推进工艺提升。工艺标准化是提升企业制造水平、建立工艺设计体系的基础,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则是建立工艺设计体系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轨道车车体钢结构制造工艺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制定工艺措施,分析单件物料制作工艺,阐述了车体钢结构总拼工艺,提高工艺装配能力,控制关键部件定位精度,提升车体钢结构制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提升铁路货车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以铁路货车设计、制造工艺现有的不足为切入点,提出设计、工艺并行理念,深化基础工艺和工艺可靠性研究,推行货车工艺的工程化,采用精益制造模式,以提升工艺研发手段来实现货车的高质量制造。  相似文献   

7.
张银凤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71-373
柴油机弹性联轴器花键轴啮蚀严重,用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改进淬火设备,设计新的淬火感应器,进行多种淬火工艺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并应用.解决了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的关键技术,使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顺利实现,目前已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机务段机车工艺执行情况检查及工艺管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检修工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阐述了检修工艺管理的理论基础,对检修工艺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型有轨电车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检修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因此,需要对检修工艺进行研究。针对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分析其不同于传统转向架的特征,研究转向架构架和轮对的检修工艺及维修设备,得出转向架轮轴检修间的工艺布置。与国内现有的有轨电车转向架检修工艺相比,优化了工艺布置和设备配置,解决了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轮轴的检修工艺。  相似文献   

10.
在对工务机械段大型养路机械工艺执行情况检查及工艺管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检修工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阐述了检修工艺管理的理论基础,对检修工艺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对现有铁路统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流向、层次结构和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结合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铁路统计信息化规划》提出,以服务运输生产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满足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求为目标,至2020年,建成技术先进、标准统一、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铁路统计信息系统,并据此目标,制定铁路统计信息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TCN网络管理监视配置软件的实现功能和技术架构设计,该软件支持站服务、MVB链路服务、WTB链路服务、变量服务、信使服务、域服务和时钟服务,由网络管理监视和网络管理配置两大部分构成.软件功能符合IEC61375标准的规定,可为标准TCN网关设备和车辆控制单元提供配置数据库和实时在线网络监视.软件界面友好,采用可视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便了车辆设备的调试与测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介绍了机车和柴油机新产品开发设计的任务来源、新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的策划、具体工作任务策划、机车和柴油机的总体设计、设计评审、施工设计、设计更改、设计确认、研制生产及运用技术服务和整图整改及成果鉴定等工作程序、步骤和工作内容及要求,并指出在机车和柴油机新产品设计中要始终树立“质量第一、成本为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生产线一直存在的工序多、单车生产成本高、生产效能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以精益制造与TRIZ(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为依据,结合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生产线的建立原则及管理原则,围绕安全环境、质量、生产、成本、设备、人事、信息等7大任务,利用40个发明原理、物质-场分析及76个标准解等创新方法,对影响生产效能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剖析,通过求解创新了精益管理及精益生产手段,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并有效建立起一套可复制、可移植的精益制造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对某汽配厂接触噪声工人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汽配厂接触高强度噪声[95dB(A)~100dB(A)]的工人进行调查发现,接触组工人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也高于正常成人组,提示90项症状自评量表可以应用于噪声接触工人的心理学研究和早期检测指标的职业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推行铁路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推行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四化"手段,即专业化——以架子队管理模式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机械化——以配套设备的"管、用、养、算"实现机械化管理,工厂化——以"五固定"模式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信息化——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管理、预警管理,并针对"四化"手段的具体做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同时以工程实例说明"四化"手段的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铁路原有的运输生产力布局不适应内涵挖潜、提高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不适应建设现代化检修基地、提高设备质量的要求,不适应运输企业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不适应建设发达铁路网、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铁路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为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创造了更加成熟的条件。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分为规划方案与全面推进、优化完善与深化微调两阶段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正在进一步优化新增资源的生产力布局,做好既有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站段、车间的制度管理,整合生产作业流程,不断提高站段和车间的管理创新能力。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解决了运输生产站段规模小、数量多和主要干线分割严重,作业区段短的问题,为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和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2期工程车辆基本技术特点,包括总体技术性能、设备布置、车体、制动系统、空调、门、内装、转向架、车钩、贯通道、牵引装置、辅助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及乘客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工务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养护技术升级改造为背景,梳理总结我国铁路路网规模、运营速度、轨道结构、检测技术、维修策略、作业手段等方面发展的主要历程,阐述我国铁路工务线桥结构现代化、作业手段机械化、维修管理科学化的养护维修理念,最后从推进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维修组织、推广应用先进的维修手段、积极推进运营维护智能化等四个方面展望铁路工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的实施,着重介绍长大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应用研究的目的、思路、方法、手段、工作原理、实施步骤与判别方法、主要预测预报成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