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厦门成功大道下穿立交排水设计中,通过设计优化,将调蓄池与泵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2.
布艺新 《中国水运》2007,7(1):116-118
金沙洲居住新城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在2004年经过调整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中,金沙洲地区被列入广州市今后重点发展的新居住区之一,规划本居住新城人口数为11.4万人。现时市政配套设施较缺乏,雨污水通过排水明渠汇集排入白沙河。综合金沙洲防洪排涝规划及现有排水现状,本文仅对金沙洲居住新城市政雨水系统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曾向前 《中国水运》2007,7(2):83-84
雨水规划对城市管网建设、河涌整治等相关工作有指导作用,文章从排水体制、排涝模数、雨水分区等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可供规划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排水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青岛出口加工区排水规划设计,从规划理念、原则、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排水规划设计方法。并且详细说明了青岛出口加工区排水系统中雨水、污水的规划情况。青岛出口加工区共分6个污水系统,区内规划污水处理厂一座、泵站4座。雨水采用分散式就近排入水体。  相似文献   

5.
针对旧城区排水管网存在的错接乱排、乱接乱排、雨污水混流等现象影响水环境的问题,深圳市开展了排水管网正本清源工程,其目的就是从源头上将污水收集起来,打通通向排水用户的最后一根管道,形成"用户—支管—干管—污水处理厂"的路径完整的雨、污水收集系统,避免污水排入市政雨水系统,保证雨水可以干净地排入河道,保护生态水环境。本文对试点工程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希望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水源和供水量要求出发,结合洋山港船舶用水量现状和环保用水水源分析,进行了船舶用水节水设计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设计,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分析了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自动化集装箱港区的可行性,进一步确保港区排水安全,并通过雨水的资源化,增加对雨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做好集装箱堆场排水系统设计,保证暴雨时地面排水通畅,降低堆场地面积水概率,对于保障集装箱堆存期间的货物安全,避免经济纠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京唐港26~#和27~#集装箱泊位工程的平面布置及工艺形式,分析比选了以往类似项目设计的雨水系统方案,最终选择了合理性和经济性较好的排水沟集水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已越来越完善,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相当多旧城区源头排水仍然为雨污合流,雨污水混接、乱接现象非常普遍,排水系统不完善,卫生条件差,造成上游污水污染下游雨水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以某煤炭港口为研究对象,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将煤炭港口给水、排水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排水系统“海绵化”改造、含煤污水处理站扩能及工艺优化、生态水系建设及分类、循环水系统构建、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及智能化运行等措施,实现了煤炭港口“污水零排放、出水全回用、雨水能调蓄、水体能循环,兼顾生态景观,智能管控运行”,形成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港口生态循环水系统,解决了港区过量含煤雨污水的问题,提升了港区的生态环境水平,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排涝泵站主要是用于解决由于短时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管网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内涝问题时有发生.解决城市内涝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除了河道整治、增加调蓄能力及改造排水管网外,末端措施则需要建设排涝泵站增强城市的排涝能力.排涝泵站一般建于城市内河与主要行洪通...  相似文献   

11.
文中在城市排水规划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经验,简述了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为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城市高层居民生活排水发电的新型微小水电节能系统。文中阐述了该系统的作用原理、适用范围、创新点,以及在城市居民生活排水中节能环保上的优越性,并对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宋娟 《中国水运》2007,7(12):113-114
城市雨水利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城市雨水利用可以解决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冼彩红 《中国水运》2006,4(7):136-137
城市排水体制和管道系统是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数十年来国内对它们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工程实践中暴露出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科学解答和技术支持.如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的严重污染、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等,构成我国城市有效实施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绿化屋面研究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绿化屋面构造系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绿化屋面对城市气温及湿度的改善分析、建筑屋顶性能及温度的改善分析、城市雨水径流量的削减分析及其他相关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城市水危机事件屡见不鲜,这引发了人们对城市雨水控制的思考和对海绵城市的关注。本文从国内外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出发,结合南宁市基本情况,分析现有雨水控制技术情况,并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效益分析,提出在南宁市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2015)规定,给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等市政公用管线皆可纳入综合管廊。鉴于此,文章简要介绍了常规入廊管线的设计情况,主要从设计角度分析雨水、污水管道入廊的可行性,并针对污水管线入廊范围与横断面形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为类似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普通货种的高桩梁板码头,通常在码头纵梁顶部设置盖板明沟进行雨水收集和排放。采用该排水方式时需要在梁板顶部开凿排水沟,而在老码头的排水系统改造工程中,该方式会破坏现有码头结构,增加工程投资。以江苏省某老码头排水改造工程为例,提出一种暗管排水方式,并对关键节点进行标准化设计。结果表明,暗管排水方式投资较低、对码头结构影响较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国家对港口绿色发展水平的要求,本文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港口建设中,打造生态化海绵港口。结果表明,在满足港口排水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在排水系统中建设下凹式堆场、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工程性设施,利用其对雨水存储、渗透、调蓄功能,可大大增强港口的防洪排涝能力,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海绵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雨水收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工程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校区现有排水系统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利用具有良好基础。雨水综合利用改造项目分为屋面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及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两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