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红色岩层及其侵蚀性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红层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根据红层发育的地质年代和含膏盐岩层层位不同,可分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红层。根据红层中含可溶盐类矿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含膏红层与含盐红层。两种含不同盐类的红层,其地下水化学性质和侵蚀性离子浓度的频率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别。确定两种含盐红层的侵蚀性离子浓度的频率分布规律,为预测和评价类似地质环境条件下地下水成分特征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富于的地下水对隧道建设及隧道使用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文中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富水区域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分析隧道中地下水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正确处理隧道中的地下水病害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富水隧道地下水防排不当导致的路面湿滑及结构水毁问题,对隧道路面结构层防水等级及排水能力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确定了典型基层的合理防排水能力范围。提出了基于"隧道基层排水+连续配筋混凝土层防水"的富水隧道复合式路面基层底部水压力计算方法、地下水排水量和基层设计方法;提出了隧道路基局部涌水、隧道基底施工缝及沉降缝地下水处治、隧道岩溶水引排通道处治、基层顶面渗水处治、沥青面层水处治等地下水防排方法,可为富水隧道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排水设计与处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富水地段浅埋两车道和四车道公路隧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围岩的松动土体力学行为,得出松动土体的剪切破裂角,并与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对破坏面形状有重大影响,考虑渗流时的破裂角比不考虑时小11.8%~19.7%;随着隧道所处地下水位升高,围岩破裂角逐渐减小,围岩松动剪切破坏范围增大;大跨度隧道破裂角受地下水渗流的影响比小跨度隧道显著。得出结论,计算富水地段浅埋公路隧道荷载时应该考虑地下水的渗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万源石塘隧道发生坍塌为工程背景,为探清该隧道塌方发生机理,以隧道岩性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气象条件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地下水发育情况以及隧道近水平岩层的特点,分析地下水对近水平岩层隧道的影响。借助断裂与损伤力学,从裂纹孕育、扩展角度剖析初期支护裂缝形成原因及隧道塌方发生机理。结果表明,石塘隧道发生塌方的原因主要有"地下水破坏节理和软弱结构面、环向裂纹孕育发展导致钢拱架失稳、地下水影响隧道围岩剪切强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穿越土石分界是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情况,隧道进出口土石分界情况较多,少量的地下水和设计、施工对洞口安全的重视均能顺利进洞;但洞身穿越土石分界处地质情况复杂和丰富的地下水作用下,隧道施工进展缓慢、拱部坍塌、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结合某隧道穿越富水土石地段施工,揭示地质情况、地层认识,采用针对性措施,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周鹏  运荷 《山西交通科技》2012,(4):84-85,91
结合山西和顺至榆社高速公路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云山隧道地下水环境现状的调查,论述了隧道建设可能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城市浅埋地铁隧道下穿岩溶地层高速公路路基时导致的路基变形问题,以某市地铁矿山法隧道下穿高速公路路基为例,采用理论设计与施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从岩溶处理、地下水控制及隧道支护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路段灰岩溶洞分布不规则、裂隙水分布复杂的地质条件,对溶洞和地下水进行分区处理,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采用溶洞和地下水优先处理及双向大管棚超前支护后进行隧道施工的方法,可使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满足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故障树理论的公路隧道冻害分析方法,以隧道冻害发生为初始事件,以隧道衬砌漏水结冰、路面溢水结冰、衬砌剥落掉块为后续事件,建立隧道冻害故障树,采用T-S模糊故障树计算方法对各底事件的重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防水层破损、注浆堵水层失效、地下水侵入是导致隧道衬砌漏水结冰的关键问题;围岩中地下水丰富、排水设计施工不当、排水沟结冰冻胀是造成隧道路面溢水结冰的主要原因;衬砌施工质量不合格和衬砌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是造成隧道衬砌剥落掉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寒区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中一定要重视防排水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衬砌材料劣化和材料耐久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影响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埋富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为严重的涌水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而隧道的建设亦会给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定性分析对于解决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只有定量分析隧道涌水和地下水环境受隧道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隧道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在实现隧道建设目标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埋富水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较为严重的涌水问题,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而隧道的建设亦会给隧址区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定性分析对于解决隧道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及影响这一问题是不够的,只有定量分析隧道涌水和地下水环境受隧道的影响,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隧道与水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在实现隧道建设目标的同时,使自然环境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山区变质岩裂隙发育特征、裂隙水富水规律及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区内已建成营运的高速公路隧道,采用不同隧道涌水计算方法及合理的参数计算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与隧道施工开挖时及施工后隧道涌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对变质岩区隧道地下水涌水量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隧道工程所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简要介绍了裂隙岩体渗流特征、渗流模型及渗流计算原理,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模拟裂隙岩体隧道渗流规律并定量评价地下水资源流失量,为提高模型拟真性,在模型中考虑了裂隙岩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进行了隧道运营期间的地下水流失量计算,为减小隧道施工地下水资源流失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综合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地下水进行超前预报。提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运用TSP203超前预报系统、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等技术对地下水进行跟踪预报,并以锦屏辅助洞隧道为实例,说明综合预报对地下水预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公路山岭隧道因强震受损情况,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对隧道净空、衬砌厚度、衬砌强度、裂缝及渗漏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检测,依据现行规范对其进行了技术状况评估。结果表明:隧道衬砌、路面、洞门结构及机电设施良好,可确保隧道安全运营;但需采取一定的堵漏措施,防止地下水渗流对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40-141
从高速公路隧道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研究高速公路隧道渗水的机理,了解地下水对隧道的作用原理,进而总结出高速公路隧道排水问题,提出防排水施工技术,包括进洞前排水措施、涌水地段防排水、防水材料的填充,二次衬砌排水施工还有运营过程的维护,以提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分析了降雨、河流水位变化、周围水库修建等引起地下水位变动对隧道围岩和衬砌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特征,阐述了渗水处理材料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并根据渗水类型和位置分析胶泥堵水、注浆止水以及引流防渗三种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以某隧道工程裂缝渗漏为例,对侧墙裂缝渗水现象采用开凿沟槽,胶泥止水方式进行处理,有效控制了地下水对隧道的围岩、衬砌的破坏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高速公路隧道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研究高速公路隧道渗水的机理,了解地下水对隧道的作用原理,进而总结出高速公路隧道排水问题,提出防排水施工技术,包括进洞前排水措施、涌水地段防排水、防水材料的填充,二次衬砌排水施工还有运营过程的维护,以提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条山特长隧道隧址区气象、水文、地下水埋深、岩层富水情况及水文地质分区等情况,采用灰色系统法和地下水动力法对隧道涌水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关绍威 《北方交通》2008,(3):153-154
针对阿家岭隧道的地质情况及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阐述了阿家岭隧道防排水的施工情况.为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