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研究对象,探讨动脉血管壁胶原成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AT1和AT2亚型蛋白表达的增龄性改变。方法幼年组(7周)、成年组(26周)、老年组(51周)雄性SHR各20只,正常饮食饲养1周后,测定鼠尾动脉收缩压;胸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SMA)取材后,石蜡切片,Mallory染色观察壁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ATR蛋白表达。结果 3个年龄组SHR大鼠的血压随增龄呈现明显升高[(151±26)mmHg vs.(166±9.0)mmHg vs.(180±13)mmHg,P<0.05];胸主动脉和SMA壁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沉积亦随增龄增多(IA值:主动脉416±43 vs.483±74 vs.553±83,SMA 387±46 vs.425±67 vs.468±81,P均<0.05);胸主动脉和SMA壁AT1和AT2表达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灰度值:胸主动脉AT1 159±7.0 vs.150±8.7 vs.139±8.9,AT2 187±6.9 vs.181±9.5 vs.169±10;SMA AT1 163±11 vs.112±11 vs.128±18,AT2 188±11 vs.171±15 vs.171±13;P均<0.05),AT1/AT2比值仅在老龄组增高(幼龄及老龄组胸主动脉0.86±0.01 vs.0.78±0.08;SMA 0.85±0.07 vs.0.71±0.08,P均<0.05)。结论增龄可导致SHR成纤维细胞生长、胶原纤维沉积,血管壁局部AT1、AT2表达及二者比例改变,同时AT1由单纯的介导血管收缩作用转变为介导血管壁重塑,可能是SHR大鼠血压增龄性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盐摄入及补钾对Dahl盐敏感大鼠血压、肾髓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维化水平的影响,探讨TGF-β1在盐敏感高血压形成及靶器官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n=24)及SS-13BN大鼠(n=24)各3组,分别给予含4g/kg NaCl(低盐组)、80g/kg NaCl(高盐组)及80g/kg NaCl+80g/kg KCl(高盐补钾组)饮食干预4周。于干预前后测量大鼠尾动脉压。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测定肾髓质TGF-β1的表达,并用Masson染色观察肾髓质区的纤维化。结果经4周干预,Dahl盐敏感大鼠高盐组血压较低盐组明显升高[(169.9±2.2)mmHg vs.(147.1±6.1)mmHg,P<0.01],高盐补钾组较高盐组血压明显下降[(123.6±3.8)mmHg vs.(169.9±2.2)mmHg,P<0.01]。SS-13BN大鼠高盐组较低盐组血压升高[(145.6±1.9)mmHg vs.(140.2±3.7)mmHg,P<0.05],高盐补钾组较高盐组血压下降[(125.2±2.8)mmHg vs.(145.6±1.9)mmHg,P<0.01]。Dahl盐敏感大鼠高盐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低盐组明显升高(0.87±0.02 vs.0.67±0.04,P<0.01;0.136±0.002 vs.0.030±0.002,P<0.01),高盐补钾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高盐组明显减少(0.55±0.04 vs.0.87±0.02,P<0.01;0.070±0.008 vs.0.136±0.002,P<0.01)。Dahl盐敏感大鼠肾小管区胶原沉积高盐组多于低盐组(0.075±0.002 vs.0.037±0.002,P<0.01),高盐补钾组则较高盐组减少(0.038±0.008 vs.0.075±0.002,P<0.01)。结论高盐可使Dahl盐敏感大鼠血压明显升高,肾髓质区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及纤维化。补钾对高盐引起的血压升高及靶器官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国产盐酸莫索尼定 (Mox)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 0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30只随机分为①Mox +SHR组 ,②Cap +SHR组 ,③SHR组 ,每组 10只。另设性别、周龄相配的SD大鼠 10只为正常对照组 (NC组 )。观察期末 ,测量左心室重 体重 (LVW BW )、左室胶原分数(CVF)、标准化血管周胶原面积 (PVCA)、肌间动脉中膜厚度 (AMT)及左室组织c myc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Mox+SHR组不仅LVW BW明显低于SHR组 [(3.4 6± 0 .13)mg·g- 1 vs(3.96± 0 .18)mg·g- 1 ,P <0 .0 1],CVF低于SHR组 [(0 .0 86± 0 .0 18)vs(0 .0 4 6± 0 .0 15 ) ,P <0 .0 1],PVCA少于SHR组 [(0 .6 9± 0 .11)vs(1.34± 0 .2 9) ,P <0 .0 1],AMT薄于SHR组 [(7.97± 0 .73) μmvs(11.91± 1.16 ) μm ,P <0 .0 1],而且c myc表达量也低于SHR组 [(0 .74±0 .16 )Avs(1.2 4± 0 .2 1)A ,P <0 .0 1]。结论 盐酸莫索尼定能够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左室肥厚 ,对c myc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慢性盐缺乏和盐负荷对内源性哇巴因(EO)分泌的影响,探讨在慢性盐缺乏或盐负荷状态下EO对SD大鼠钠代谢和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含0.02%(低盐)、0.5%(普食)及8%(高盐)的普通加碘盐饲料喂养SD大鼠8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液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O水平。结果高盐组SD大鼠血压较同期普食组和低盐组显著性升高(P<0.01)。高盐组24 h尿钠排泄量较普食组和低盐组显著增加(P<0.01)。高盐组24 h尿钾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盐组(P<0.01)。高盐组与普食组比较血清E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低盐组于第4周开始血清EO水平高于普食组和高盐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慢性盐缺乏时SD大鼠EO水平升高,提示其为慢性盐缺乏状态下维持血压的调节因子;而慢性盐负荷时血压明显升高,但未发现EO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蒜素(allicin,All)联合番茄红素(lycopene,Lyc)对自发性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n=8):SHR组、SHR+All组、SHR+Lyc组和SHR+All+Lyc组。各组每天采用腹腔注射15mg/(kg·d)All或/和7.5mg/(kg·d)Lyc灌胃干预6周,以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的WKY大鼠作为对照。6周后,HE染色检测胸主动脉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并对肾组织病理变化进行Paller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和胸主动脉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及抗氧化指标;DHE荧光染色检测胸主动脉中的超氧阴离子(O-2)含量。结果 SHR+All+Lyc组与SHR组、SHR+All组及SHR+Lyc组相比,显著改善SHR大鼠的主动脉壁增厚及肾脏炎性损伤(P<0.05),并可使SHR大鼠血清和主动脉中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及动脉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SHR大鼠相比,All联合Lyc可显著减少高血压诱导的丙二醛(MDA)和O-2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蒜素联合番茄红素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及抗氧化的调节机制来降低高血压诱导的靶器官损伤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IPF患者及正常对照肺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NAC(5、10、20、40mmol/L)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再分为NAC(20mmol/L)、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单用及联用组和正常对照组,RT-PCR检测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α-肌动蛋白(α-SMA)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结果 5、10、20、40mmol/L NAC对正常及IPF患者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C组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及IPF肺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分别为0.28±0.04vs.0.52±0.07,P=0.001;0.56±0.08 vs.0.74±0.03,P=0.017);NAC联用TGF-β则可以减弱其抑制作用(0.75±0.03 vs.0.28±0.04,P=0.012;0.71±0.03 vs.0.56±0.08,P=0.000)。正常肺成纤维细胞表达一定水平的α-SMA,而IPF肺成纤维细胞则表达水平明显增高(0.97±0.06 vs.0.63±0.04,P=0.001),NAC能够明显抑制IPF肺成纤维细胞α-SMA及STAT3表达(分别为0.48±0.02 vs.0.97±0.06,P=0.000及0.43±0.05 vs.0.76±0.02,P=0.000),NAC联用TGF-β则可以减弱其抑制作用(0.93±0.04 vs.0.48±0.02及0.89±0.03 vs.0.43±0.05,P均=0.000)。结论 NAC能够抑制正常及IPF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这可能与抑制α-SMA及STAT3的表达有关,但这种作用可被TGF-β所抑制。  相似文献   

7.
两肾一夹型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病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两肾一夹型(2K1C)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病变的异同,为临床继发性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周龄2K1C与SHR模型,应用常规组织病理学和Weigert弹性染色法,对比观察肾组织及肾微小动脉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 2K1C大鼠术后4周血压(187±24)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107±11)mmHg,P<0.01].SHR 16周龄和24周龄血压[分别为(201±21)mmHg和(204±16)mmHg]与2K1C大鼠无显著性差异.2K1C组中有6只大鼠(85.71%,6/7)可见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每10个低倍镜视野中蛋白管型为(49.14±22.78)个,在SHR16周龄组和SHR24周龄组均未发现肾小球纤维化及蛋白管型.2K1C组微动脉每10个低倍镜视野中平均为(1.43±0.79)个玻璃样变,在SHR16和SHR24周龄组均未发现微动脉的玻璃样变现象.2K1C组、SHR16和SHR24周龄组可见部分小动脉内弹力膜增厚、分离及断裂现象,小动脉中膜/管壁比值和内径/外径比值各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K1C高血压大鼠肾组织及肾微动脉病变的程度重于16和24周龄SHR,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肾及微动脉可能存在不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 ,TGFβ1 )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estationaltrophoblastdisease ,GTD)中的表达及其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1 0例早孕 (6~ 1 2周 )人工流产绒毛、40例葡萄胎、1 0例侵蚀性葡萄胎及 6例绒毛膜癌组织进行了TGF β1 测定。结果 TGF β1 在四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 0 0 %、95%、80 %、66 7% ,葡萄胎组织中 ,TGF β1 染色强度与组织分级均无相关性 (P >0 0 5) ;TGF β1 染色在良性葡萄胎与以后恶变的葡萄胎之间表达无差异 (P >0 .0 5)。结论 TGF β1 与GTD的发展呈负相关 ,作为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因子 ,有可能抑制GTD细胞生长和侵蚀 ,并在抑制GTD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TGF β1 不能作为判断葡萄胎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和TGFβ1在 5 0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表达。结果 VEGF阳性显色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 ,表达率为 66% ,其表达与NSCLC的病期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 ;TGFβ1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胞浆内 ,细胞核内无表达 ,表达率为 60 % ,其表达与NSCLC的病期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 ,且两者表达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 3例VEGF阳性表达标本中 ,单纯VEGF表达阳性者 ( 9/3 3 )明显低于VEGF与TGFβ1同时表达阳性者 ( 2 4/3 3 ) ;3 0例TGFβ1表达阳性者中 ,单纯TGFβ1表达阳性 ( 6/3 0 )也明显低于二者均阳性表达者 ( 2 4/3 0 ) ,VEGF与TGFβ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r =0 .3 62 ,P <0 .0 1)。结论 VEGF和TGFβ1在NSCLC均有较好的表达。TGFβ1通过对VEGF表达的正向调控协同促进了NSCLC的病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心脏前负荷减低对中心动脉压及主动脉扩增指数的影响.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行下肢负压(LBNP)抽吸造成不同程度前负荷减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输出量的变化;采用中心动脉压力分析系统(SphymoCor)检测桡动脉压力波形,经平均转换功能形成中心动脉压力波形.结果 ①随着下肢负压的加大,上腔静脉血流进行性减低,在-30mmHg阶段,S波减低22.4%,VTIs+d减低了15.8%,同时SV减少24.7%,CO减少18.7%;②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除在-30mmHg阶段轻度下降外,在-10及-20mmHg阶段没有明显改变,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在各个负压阶段没有明显改变;③主动脉压力波P1在各个负压阶段均明显下降,在-30mmHg阶段,P1减少了19.6%[(28.2±5.02)mmHg vs.(22.65±3.08)mmHg, P<0.01],而总外周阻力(TPR)在各负压阶段均较基础阶段明显升高,在-30mmHg阶段升高21.3%[(16.0±2.9)(mmHg·min)/L vs.(20.3±3.4)(mmHg·min)/L, P<0.001].主动脉扩增指数(AI)无明显改变.结论 前负荷减低使中心主动脉压及主动脉压力波P1降低,同时使TPR升高,由于TPR的升高抵消了P1 的降低,因而AI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BP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的疗效,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氧敏感性KV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低压低氧舱内每日饲养8h的方法建立HPH大鼠模型;BPS干预组每日给予BPS灌胃[300μg/(kg·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HI),肺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肺动脉壁增厚程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小动脉平滑肌KV1.2、KV1.5、KV2.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4周低压低氧成功诱导HPH大鼠模型;与模型组相比,BPS干预后mPAP和RVHI降低[mPAP:(13.48±2.18)mmHg vs.(23.87±2.23)mmHg vs.(17.09±1.20)mmHg;RVHI:0.28±0.02 vs.0.46±0.03 vs.0.36±0.04;P<0.05];肺小动脉重构改善(中膜面积百分比:35.72±6.58 vs.68.52±5.64 vs.46.58±8.43,P<0.05),肺动脉平滑肌KV1.2、KV1.5、KV2.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蛋白相对表达量:KV1.2,0.78±0.10 vs.0.15±0.03 vs.0.57±0.13;KV1.5,0.61±0.10 vs.0.31±0.05 vs.0.59±0.13;KV2.1,0.29±0.05 vs.0.10±0.02 vs.0.28±0.07;P<0.05)。结论 BPS可改善HPH大鼠的肺动脉高压,并上调肺动脉平滑肌KV1.2、KV1.5、KV2.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Tp-e/QT比值,并探讨其发生猝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20例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组)、119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c、QTd、、Tp-e,并计算Tp-e/QT比值,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STEMI组患者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明显延长[(33.66±16.76)ms vs. (55.29±31.12)ms,(89.55±12.61)ms vs. (142.65±39.33)ms和(426.57±65.03)ms vs. (482.26±48.03)ms,P<0.001],且Tp-e/QT比值显著增加(0.21±0.03 vs. 0.29±0.07,P<0.001).120例STEMI患者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34例(28.3%),心电图上QTd、Tp-e及QTc均较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但只有Tp-e/QT比值显著增加(0.32±0.07 vs. 0.26±0.05,P<0.000).结论 急性STEMI患者Tp-e/QT比值较健康成人明显延长,Tp-e/QT比值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心脏性猝死最重要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人体组织学水平观察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结构重塑的特点。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住院并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其中心房颤动组39例,窦性心律组45例。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手术中获取右心房组织(0.3~0.5mm3)。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两组患者右心房纤维化程度;RT-q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血压、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左、右心房直径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P<0.05);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提示心房颤动组心房组织存在明显纤维化,心房颤动组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45.37±2.33 vs.12.90±1.02,P<0.05);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2.042±0.177 vs.0.988±0.099,P<0.05),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较窦性心律组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8±0.151 vs.1.067±0.068,P>0.05)。结论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存在明显的心房纤维化,与Ⅰ型胶原基因转录水平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进一步探讨植物性雌激素和内源性雌激素对雌性自发性高血压鼠 (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三周龄雌性SHR行卵巢切除术 ,饲以 0 .1mol·L- 1 或 1 .4mol·L- 1 NaCl,含或不含植物性雌激素之食物。 1 0周龄时 ,腹主动脉内植入遥测传感器 ,用“计算机腹主动脉血压遥测系统”2 4h连续测量血压、心率及整体活动。静脉注射六甲双铵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后 ,记录动脉压和心率反应。结果 食用无论是否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高盐食物 ,动脉血压都明显增高 ,不含植物性雌激素组更甚。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阻断后 ,引起所有各组鼠夜间动脉压急剧降低。结论 食物中所含之植物性雌激素可降低雌性SHR的盐敏感高血压反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在高盐食物引起的血压增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螺内酯对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PDGF-BB及α-SM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kg- 1·d- 1灌胃。分别于第 2周、4周、6周、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BB)及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TGFβ1、PDGF BB及α 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 BB活性及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对肝纤维化的形成起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RNAi质粒载体.方法 根据人TGFβ1 mRNA序列选择3个靶序列并设计合成相应3对寡核苷酸序列,同时合成1对阴性对照寡核苷酸序列;将以上4对寡核苷酸序列退火后连入pRNA-U6.2/Lenti质粒并分别命名为pRNA-U6.2/Lenti-1、pRNA-U6.2/Lenti-2、pRNA-U6.2/Lenti-3、pRNA-U6.2/Lenti-4.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以上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运用RT-PCR和ELISA检测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酶切和测序证实目的 寡核苷酸片段已被准确克隆到pRNA-U6.2/Lenti质粒;与对照组相比,pRNA-U6.2/Lenti-1、pRNA-U6.2/Lenti-2转染Hela细胞后,TGFβ1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受到明显抑制;其中TGFβ1蛋白水平在pRNA-U6.2/Lenti-1组下降79.2%,在pRNA-U6.2/Lenti-2组下降53.7%,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TGFβ1基因RNAi质粒载体,对于TGFβ1高表达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rs10754558位点C>G和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8(CARD8)rs2043211位点A>T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450例ACS患者和380例对照组人群,使用ABI Snapshot方法分析NLRP3rs10754558位点和CARD8rs2043211位点多态性;冠状动脉造影后以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结果 NLRP3rs10754558位点对照组和ACS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P=0.022),NLRP3rs10754558位点G等位基因与ACS发病相关(AOR=1.334,95%CI=1.085~1.642,P=0.006)。而CARD8rs2043211位点两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582),且与ACS发病无明显关系(AOR=1.168,95%CI=0.942~1.449,P=0.156)。ACS患者NLRP3rs10754558位点GG基因型Gensini评分高于CC基因型(74.07±2.13 vs.42.91±1.80,P<0.001);IL-1β质量浓度GG基因型显著高于CC基因型[(3.21±2.68)pg/mL vs.(1.37±1.36)pg/mL,P<0.001]。结论NLRP3rs10754558位点C>G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CS发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G等位基因是ACS发病的危险等位基因,其作用与IL-1β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兔血浆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关系,探讨内皮功能损伤的机理。方法将2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只,分别喂食正常饲料(正常对照组)、L-蛋氨酸[0.8g/(kg.d)]饲料(蛋氨酸组),分别于0、20、40、60、80d取血检测NO和VCAM-1的浓度,同时应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其髂外动脉EDD的改变。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氨酸组兔髂外动脉的EDD显著降低,且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80d,(-1.74±3.58)%vs.0d,(13.43±4.13)%,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氨酸组兔血浆中NO明显降低[80d,(217.43±27.38)μmol/L vs.0d,(379.75±56.83)μmol/L,P<0.05],血浆VCAM-1却明显升高[80d,(0.091 2±0.009 7)ng/mLvs.0d,(0.047 2±0.004 7)ng/mL,P<0.01],亦呈现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高分辨力超声检测到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与血浆粘附分子明显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导致内皮功能损伤是一个多途径的综合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哇巴因及盐负荷对大鼠心血管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哇巴因腹腔注射(20μg/(kg.d))构建动物模型,同时给予1%高盐饮水及正常无盐饮水,并建立阴性对照,喂养8周后电镜观察心脏及升主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单独注射哇巴因组(12只)及单独高盐饮食组(10只)均有部分大鼠(分别为10/12和7/10)血压升高,此组大鼠分别为“哇巴因敏感鼠”和“盐敏感鼠”,哇巴因注射加高盐饮水喂养组(10只)大鼠血压都升高。血压升高的大鼠其心脏及升主动脉超微结构明显变化,尤以联合干预者为著。结论哇巴因及盐负荷均可以引起高血压发展过程中的心血管重塑,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尿毒症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As)病变特征及MMP-9的表达.方法 以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2步外科手术法建立尿毒症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造模后检测肾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10周,检测血清MMP-9浓度;主动脉根部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天狼星红染色计算斑块内胶原含量,α-肌动蛋白、MAC3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斑块内SMC及巨噬细胞的含量;RT-PCR法检测主动脉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肾功能检测显示造模成功.尿毒症组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根部As斑块相对面积提高、斑块内胶原含量减少、SMC成分减少、巨噬细胞含量增加,血清MMP-9浓度及主动脉MMP-9 mRNA的表达提高.结论 尿毒症apoE-/-小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As伴随着斑块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