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袁阳  槐博超  陈巨龙 《船电技术》2010,30(8):16-18,23
嵌入式实时系统以其优异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军工、通信、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VxWorks在行业内的应用最为成功。嵌入式实时软件的质量和效率,对于保证嵌入式实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嵌入式软件所运行的硬件环境复杂多变,并且硬件资源比较匮乏,所以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测试一直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本论文深入分析了嵌入式实时软件测试的特点,提出了嵌入式实时软件测试的经典结构,并以LDRA Testbed/TBrun软件测试工具为例,介绍了基于VxWorks平台的嵌入式实时软件测试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上短波远程通信链路仿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ECAP高频传输预测软件对海上舰船与岸基多台站之间的短波远距离通信电路进行仿真分析,计算了最高可用频率、信噪比和舰载鞭状天线的场强分布,分析了天线的场强覆盖,在满足信噪比的要求及频率低于MUF的条件下,计算出场强中值大于接收机灵敏度的台站个数,形象地描述了海上短波远程通信过程。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海岸信息系统在通信中受到传输数据较多的影响,在传输时常存在数据冗余情况,从而导致信息在传输时出现丢包情况。为此,设计一个基于无线网络的海岸信息系统。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了无线通讯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和存储模块等,为系统提供通信支持,在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对簇头选举与信道分配,以此完成海岸信息系统的设计。通过实验表明,所研究的系统减少了信息的丢包率,并降低了信息系统的通信时延。  相似文献   

4.
短波通信凭借覆盖范围、通信成本等多方面优势在海上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无法被替代的地位。短波通信其通信效果会受到通信时间段和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搜集了公开台站与本地之间的短波通信数据,就时间与天气特征对短波信号接收信号强度、噪声信号强度和信噪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对短波通信接收信号功率在收发台站双方不同天气与不同通信时间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佳通信时的天气情况和时间段。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信息化、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船舶的综合性能逐渐提高,尤其是船舶通信和控制领域。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船舶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包含船舶机舱信息、导航信息、通信信息等于一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数据传输与管理功能。由于船舶信息系统需要海量的数据传输,因此,数据接口显得异常重要。本文基于J2EE软件开发平台和NAPA软件,针对船舶信息系统进行高速接口的设计,包括数据导入接口、数据导出接口、信息交互接口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通信台站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分析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组成,提出了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论文综合应用Web服务、视频处理、网络安全等技术设计开发了通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状态监控功能,具备电子地图定位功能,并实现系统安全、配置和日志管理等功能.系统测试和试运行结果表明其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以装备试验学和软件工程学为理论基础,对雷达系统精度指标软件测试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分析现代雷达系统进行精度指标软件测评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考.以装备试验理论为基础的雷达系统精度指标软件测试方法研究,既是装备试验与测试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装备软件测试与武器装备相结合的理论思考,对科学合理应用装备专业理论,提高军用武备系统软件测试专业性理论水平起到初步探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件测试模型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软件测试模型则是软件测试的工作框架,用于指导软件测试过程。较为详细地介绍了V-模型、W-模型和前置测试模型。  相似文献   

9.
杨武 《中国水运》2014,(2):89-91
为保障通信信息系统有效运行,逐步实现通信信息管理“程序规范、响应及时、处置有效、管理有痕’’的工作目标,长江海事局通信信息处牵头开发了通信信息运维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通信信息工作,适应长江海事局以及下辖的信息中心和各支局的通信信息化技术保障需求,为管理、运营、考评提供足够的、便利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组件技术的应用给软件测试活动带来了很大压力.面向方面编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模块化分离关注点的技术,有利于软件系统的维护和扩展.提出使用AOP技术,构造自查方面和跟踪方面改善组件软件易测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胜  孙长嵩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2):46-48,78
针对舰船数字化系统设计特点,应用MPLS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实时控制网络技术及CORBA技术等网络和软件集成技术,构建一个双网络环境的舰船数字化系统。首先提出了舰船数字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在分布式数据库实时控制网络和MPLS信息管理网络的双网络基础上,利用CORBA代理服务来实现系统的软件集成,从而将舰船数字化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以解决舰船信息管理和控制一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监控系统中交通卡口子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洪才  贾瑜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2):38-40,86
从通讯线路、系统设备和软件等方面介绍了城市监控系统中交通卡口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系统组成结构,详细地阐述了各种设备在系统中的主要作用,通过对子系统中各种数据流的分析,说明了各软件模块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在船舶外场涂装阶段除锈和拉毛施工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一款用于船舶甲板的智能抛丸机器人。简介该型机器人系统组成,阐述其抛丸分系统、除尘分系统和越障辅助机构的硬件设计及其软件设计,并设计手动遥控和自主导引操作方式。实船测试结果表明,该型机器人可满足船舶甲板除锈清理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姚海  严兵  习俊通 《船舶工程》2011,33(4):72-75
针对起重船设计开发中对母船选型及改造技术的需要,提出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Access构建起重船数据库系统.用户可通过VBA使用ADO获取数据库中的信息,并利用系统与Excel的无缝连接导出完整数据,达到了船舶型值信息输入输出自动化的目的.该数据库能够方便快速的存储和查询所需要的船型信息,提高船体与起重负荷的相互匹配,缩短母船选型与改造的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5.
徐胜文  王磊  汪学锋  李博 《船舶力学》2016,20(6):986-998
在启用新的动力定位系统时,数值和试验验证方法,包括静态动力定位能力分析、动态的时域模拟和模型试验应该用来设计,分析和预测新系统的性能。为了精确并经济地验证动力定位系统的性能,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开发了一个能够进行一个"试验"来评估一个新设计的动力定位系统和其子系统的程序。另外,这个新开发的动力定位时域模拟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对一个半潜平台的模型试验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这个程序可以作为一个船舶研究工具用来检验新设计的动力定位系统或其新模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港口铁路规模的扩大和运量的增加,急需一整套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连云港港口集团铁运公司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就是由调度指挥子系统和货运管理子系统两大系统构成的管理信息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对系统功能作了分析。该系统开通以来,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船舶运营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船舶运营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方法。与一般的营决策支持系统不同,它以最优资源分配模型、最优生产调度模型和最优运输模型组成模型库,通过预测子系统、优化子系统、经营状况模拟及分析子系统输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求解方案,将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控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提高船舶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用软件测试角度,从雷达系统专业背景考虑,对雷达系统软件探测能力指标进行考核验证,测试用例设计基于雷达系统功能和作战使用,以期通过软件测试发现系统缺陷,体现装备软件测试的专业背景.基于系统功能的软件测试方法,将装备软件测试与装备专业理论结合起来,符合信息化装备发展的要求,符合装备软件测试按专业领域划分的要求,有利于保证测试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提升装备软件测试对装备软件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基于HLA的虚拟海战场电磁环境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虚拟海战场电磁环境仿真分系统的实际需求对仿真系统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具体设计和实现了相应的仿真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仿真系统产生的作战想定和电磁环境能够满足海战场仿真系统的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适配于螺旋桨的船尾线型+泵喷推进器”构成的船舶泵喷推进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的实船快速性预报新方法。[方法]以某大型水面船舶泵喷推进系统为对象,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典型推进泵的推力系数图谱曲线,综合运用船-桨配合时的K_(T)-J曲线和船体-喷泵配合时的推力特性曲线,建立“仅需船舶阻力曲线就能实现船舶泵喷推进系统实船快速性预报”的新方法,并基于船模阻力试验、泵喷模型敞水试验及船体-泵喷自航试验的测量换算结果对实船推进性能的预报结果开展精度校验。[结果]校验结果表明:在航速18~30 kn范围内,船舶泵喷推进系统的自航转速、推力和功率的预报误差可控制在5.4%以内,其中设计航速附近的误差甚至小于2%;船体-泵喷的相互作用程度介于船-桨与船体-喷泵之间且幅值相对较小,推力减额系数为趋向于0的极小值,故船舶泵喷推进系统是介于桨轴推进系统和喷水推进系统之间的产物。[结论]该预报方法有利于提升船舶泵喷推进系统实船快速性预报的能力,可为新型舰艇泵类推进系统总体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