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船舶登记的立法历程以及现状 1.历程 我国关于船舶登记的止式立法是从1950年3月12日政务院发布《关于一九五零年航务工作的决定》开始的,1960年9月6日交通部颁发的《船舶登记章程》是较为完整的规章。  相似文献   

2.
沈肇圻 《中国船检》2015,(3):112-118
1956年8月,交通部对机构进行调整,船舶登记局同时结束筹备宣告成立。不久,首批由前苏联船舶登记局帮助培训的验船师学成归来,交通部船舶登记局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沿海干舷勘定干舷——核定许可载重,是保障海上安全的一项措施。这是政府验船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一般需要政府的授权,从而体现国家主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沿海航权没有全部收回,海关  相似文献   

3.
李瑛  齐桂华 《水运管理》2002,(1):29-29,22
船舶登记是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法律行为之一。船舶登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对船舶的监督管理,对于船东而言,是为了取得船舶的所有权和航行权。 船舶登记的重要意义,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1)便于国家对船舶的监督管理:(2)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使船舶能够享受国家所提供的政策优惠;(4)决定某些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其中包含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了确保登记的每艘船在良好的状态下安全运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船舶登记章程》、《海船登记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等…  相似文献   

4.
从《物权法(草案)》看对船舶登记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竹 《中国海事》2006,(5):3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自1995年1月1 日起施行以来,调整规范了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等船舶物权的登记行为。但是,由于我国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中一直缺少完整的物权法,在基本民事法律框架体系不健全或缺位的情况下,单由部门法调整船舶物权的有关问题,难免是不完善的。经过多年的酝酿,经过法学界不断地研讨,2005年终于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据报道,《物权法》有望在2006年获得通过。今后随着《物权法》的正式实施,必将对目前船舶登记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物权法(草案)》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7,(3):42-47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于2016年12月27日公布,自2017年2月10日起施行。《船舶登记办法》共9章76条,包括总则、登记一般规定、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国籍、船舶抵押权登记、光船租赁登记、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登记、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的特别规定、附则。作为《船舶登记条例》的下位立法,《船舶登记办法》主要是对《船舶登记条例》既有规定的细化和补充,此外着重针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际船舶登记作了全新规定。  相似文献   

6.
贾云新 《水运管理》2008,30(2):25-27
为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对于船舶物权登记工作的指导作用,从船舶物权登记的性质、登记机关的审查义务和赔偿责任、共有船舶的处分原则、船舶价值评估和登记规费征收以及新船舶登记制度的创设等6个方面分析《物权法》有关条款在船舶物权登记实践中的应用,认为《物权法》的实施对船舶物权登记产生重要影响,船舶登记机关应及时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7.
我国船舶抵押权登记法律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涛  魏方  安馥 《世界海运》2006,29(1):53-54
对船舶抵押权登记在实践中存在的船舶所有权的认定、船舶价值评估、抵押登记请求权和变更登记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同时为更好地推动船舶抵押权登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吕宏均 《世界海运》2014,37(10):30-34
通过分析中国船舶登记工作的发展,以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船舶登记工作进行对比,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阐述做好国际船舶登记工作对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船舶登记中方便旗船的弊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众所周知,船舶国籍是指船舶所有人按照某一国家的船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登记,取得该国签发的船旗国登记证书并悬挂该国国旗航行,从而使船舶隶属  相似文献   

10.
通过船舶登记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分析船舶物权变动模式以及抵押登记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船舶登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能仅凭船舶登记确定船舶所有人及抵押效力的观点,并就解决目前船舶登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船舶登记,是指赋予船舶以国籍和权利与义务的行为,即对船舶享有某种权利的人,向国家授权的船舶登  相似文献   

11.
由《物权法(草案)》看船舶登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杈。所有权是物杈的基础,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杈均由所有权产生,本文讨论的主要是船舶物权中所有权的变动模式。从《物权法(草案)》框架来看,第一编总则的第二章“物杈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分为三节:第一节不动产登记、第二节动产交付、第三节其他规定。船舶被规定于第二节,可见被认定为动产。船舶作为特殊的动产,在我国《海商法》、《担保法》中均有体现。在《物杈法(草案)》中,船舶物杈变动模式的特殊性也体现了船舶作为动产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B《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实施若干问题说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船检》2004,(11):46-48
一、关于<条例>第一章总则部分 (一)"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得低于50%"的含义为包括50%在内. 就企业法人而言,"出资额"可以是中方法人或自然人的股份之和.对合资企业法人的船舶,在办理所有权登记时,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查验合资企业的验资报告,确认"合资额".境外中资企业在境内投资开办航运企业,其出资额是否计算为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应视具体情况报我局审核后确认.  相似文献   

13.
办理船舶登记是对船舶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多种经济结构并存,与这相应的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人的关系也就变得多元化.这给我们的船舶登记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现就船舶登记工作中对船舶经营人的确认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珠江水运》2015,(1):44
<正>近日,为加强船舶登记工作的管理,规范船舶登记行为,中国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印发《船舶登记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适用于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及本规程规定的其他相关业务,并于2015年1月5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船舶登记条例》)自1995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形成了全国统一规范性的船舶登记制度,对依法加强船舶的监督管理,保障船舶登记方  相似文献   

16.
王海  陈继红 《航海》2021,(1):4-7
在我国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的创新过程中,政策探索以"特案免税政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试点方案》,以及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船舶登记新政为主要代表.本文通过分析前述三项政策的利弊,对我国自贸区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进行辨析,并提出重视香港旗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和设立船舶所有人综合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做好船舶登记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海森 《水运管理》2004,26(7):20-21
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前提下更好地做好船舶登记工作,本文对船舶登记中突出的“‘船舶价值’在抵押登记中的意义”、“临时国籍登记的实质”、“船舶检验与办理所有权登记的关系”三个问题作了具体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了“提前介入,实行船舶登记‘预审’制度”的新思路,为推进船舶登记工作提供了可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船舶融资租赁登记起到将物上权利登记公示后保护交易各方利益的重要功能。现行船舶融资租赁以光船租赁形式进行登记,存在将两者实质化混淆的行政风险。文中归纳了现行制度中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特有审查要点。然后依据《民法典》对特殊动产登记的定位,辨析了现行登记制度中将船舶权利登记行政化处理导致登记机关诉讼风险和社会资源浪费的现状。最后回归船舶融资租赁登记的社会价值,借鉴民用航空器登记制度、美国申明登记制度等从立法、部门规章及实务操作方面提出了完善船舶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船舶登记是指船舶所有人向经国家授权的船舶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文件,经船舶登记机关审查,符合规定后依法予以登记的行为。1958年《公海公约》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规定了船舶必须与船旗国有“真正联系”。船旗国应当对于悬挂其旗帜的船舶有效实施行政、技术  相似文献   

20.
姚彪 《水运管理》2010,32(12):34-36
阐述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和船舶登记档案在船舶变更船籍港时移转的程序;指出船舶登记档案移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船舶登记机关对规范的理解和尺度的把握不一致,各船舶登记机关做法相互不认可;提出改进船舶登记档案制度建议:建立全国船舶登记档案数据库和查询系统,实行船舶登记档案只接收不审查原则,统一船舶登记材料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